针对收视率造假,广电总局这次有大动作?_收视率_造假_收视

9月15日,导演郭靖宇在个人微博中发布长文,详述了他的新作品《娘道》遭遇卫视“天价保护费”的过程,激起千层浪。

次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总局要闻》一栏中做出如下回应。

细看这则要闻,不难发现三个关键点。

一是“舆情和反映”。

郭靖宇实名抵制收视率造假一事,并非第一次把收视率造假推上风口浪尖。往近了说,刚刚收官的《天盛长歌》因出品方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抵制收视数据和点击数据的买假卖假而吃足了苦头。用郭靖宇的话来说,该剧因此造成的损失,多达一个多亿。

2016年,由郑爽、马天宇主演的古装剧《美人私房菜》疑似因没有购买收视率创造了浙江卫视数十年来收视最低,最终以紧急撤档草草收场。

更早之前,电视剧《大祠堂》出品人王建峰拿出短信、邮件、商业合同等证据抵制某机构明码标价,称只需5000万便可助其迈进全国收视十强。

展开全文

无论是近两年的《天盛长歌》《美人私房菜》,还是昔日的王建峰,他们都如同今日的郭靖宇,扯掉了操作收视率造假这波人的遮羞布。不同的是,他们远不如郭靖宇“幸运”,在郭靖宇一篇微博长文之后,不是“人见人躲”,而是诸如王长田、汪海林、宋方金等一票影视行业从业者的拥护和支持。

总局的这份要闻,迅速地在这波舆情和反映之后为打击收视率造假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是“采取相关措施”“会同有关方面”。

早在今年4月份的全国电视剧创作规划会议中,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聂辰席就收视率造假问题直言,“如果收视率数据没有可信度、造假横行,必然造成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并进一步指出要具体从四个方面做好有关工作:一是坚决依法严厉打击收视率造假行为;二是完善行业自律机制;三是创新收视调查技术;四是实施退出管理。

相关部门针对收视率造假问题的整治一直未曾间断。

2015年8月,总局就曾召集央视和八大省级卫视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签署反对唯收视率、规范电视剧购播行为的自律公约,矛头直指“收视对赌协议倒逼收视造假”现象。2016年12月,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法务委员会也发布“坚决打击收视率作假黑势力”的声明,声明痛陈当前收视率作假的泛滥与猖獗,并揭开收视率作假的行业潜规则,引起行业内外震动。2017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再次呼吁立法严打造假。同年,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指导电视剧繁荣发展,一共14条,其中第5条又谈到收视率造假这一顽疾。

由此可见,从反对唯收视率到抨击收视率造假,再到不仅仅是总局主抓,而是会同可能包括执法和司法在内的“有关方面”采取措施、展开调查,行业对收视率问题的重视已从意识层面进一步落实到行动层面。

三是“必将严肃处理”。

如上,在过去几年中,总局等部门出台各种通知、声明,各方做出不少努力,业内人士也常常炮轰收视率造假这一行业毒瘤,但始终未取得显著成效。毕竟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利益面前,自律和炮轰的力量显然微乎其微。

不过,从“必将严肃处理”等字眼来看,总局的这条要闻显示出打击数据造假决心之大,很有可能不会高举轻放,而是尝试给予持续发酵的舆情和反映一个交待。

至于能否迅速有效扭转局面,还需拭目以待。

-END-

作者丨Lucky

编辑丨九张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