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人黄家明的“微码人生”_微码_浪潮_团队

几乎每个IT人都有过这样的问题:科技时代,程序员的职业尽头是什么?成功人士总是在灌鸡汤,好像仰头一饮就可以走上人生巅峰。越来越多的程序员们幻想着成长可以一蹴而就,三五年做到架构师、CTO好像触手可及……

在浪潮耕耘了20余载的黄家明,是2020年度“星锐奖”最高奖项“星锐之星”的获奖者。浪潮商用机器副总经理、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光环之下,黄家明一直以“程序员”自居,在浪潮服务器的研发之路上行而不辍。

“自从进入浪潮,我就没想过离开。”黄家明笑称。“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有好多事情还没有干完、还没有干到极致,我认为没有必要去换另一条跑道,应该坚持在一条路上向前跑。”这份坚持了20多年的信念感,也让他的人生边界无限放大。

坚持在一个方向上做到极致

乔戈里峰,又称K2峰,海拔8611米,它是世界上第二高峰,却是世界最难爬的高峰。

黄家明作为核心层参与开发了中国第一台“关键应用主机天梭K1”,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高端服务器核心技术的国家。曾经,这个项目的代号为K2,艰难程度可见一斑。

彼时,研发完全是一个从零开始的探索。对黄家明和他的团队来说,是挑战,更是信念。“我当时就认准一句话:最难走的路才是最应该走的路,”回顾黄家明的来时路,道阻且长,却总有柳暗花明。

“一开始并不是说有一个多么宏大的规划,只是一步步来,先把这步突破了,再有一个更高的目标。”黄家明认为,这个过程与浪潮的模式转型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一个个的研发项目突破,推动了浪潮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微码世界的灵魂

BIOS微码是介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这段代码,是对计算机硬件进行初始化,对系统进行配置,引导操作系统的一个很关键的部分。

黄家明把微码比喻成是“点亮”计算机系统的“灵魂”。“你在正常使用计算机时看不见它的存在,但它却运行在每一台计算机之中。”

浪潮M10A项目,是一个新业务、新爆点,结果在测试的时候出现了宕机问题。为了验证这个问题,有30多台服务器同时在运行,有时候一人要看10台服务器……每天轰鸣声环绕,问题该怎么解决?“这个项目宕机已经升级到公司的最高级别,大家都一筹莫展。”团队成员王棚辉回忆当时的艰辛,有一刻都想要放弃了。

黄家明带领团队尝试各种角度探索。在某个早晨的团队会议中,他突然灵光一现:能不能在板卡出现宕机问题时,保证系统能正常运行?

历经近一年时间的反复测试,终于协助某厂商在设计层面找到了问题根因。“原因找到后,硬件本身已经不可能再进行修复了,我们就通过微码打补丁的方式来修复它。”

“他就像我们团队的微码。”王棚辉非常尊敬黄家明。作为团队攻坚的灵魂人物,黄家明对于团队来说,相当于微码之于计算机系统,像暗夜中点燃生机的火种,炙热的光芒也照亮了团队的前路。

微码人生的边界

置身于当今由技术编织起来的网格化社会之中,除了基本的“生存”,我们更想要“生活”——探索和追求存在的意义。

如果用一套微码比喻公司和人生,每一个人都是其中的一行代码,只有将微码组建成程序,不断调试、优化,这台计算机才能良好运转,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才能突破重围。

“说实话,不“逼”一把你不知道自己多优秀。”黄家明坦然自己的成长是“逼”出来的。“基于一个好的平台,在各种压力之下,‘逼’着你解决了各种棘手的难题后,回过头,你会很庆幸能拥有这样的机会,过往的经历给予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延伸了你能力的边界,这也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撑开一些空间,实践有价值的人生追求。

程序员的天空,到底可以仰望到什么风景?摘星人黄家明,用自己朴实的脚步一路走来的轨迹,似乎可以算是其中一个答案。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