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尘不染的圣湖,独一无二的纳木措_唐古拉山_摄影_湖水

天蓝的,蔚蓝的,靛蓝的,宝蓝的……在你的梦里是否曾出现过深深浅浅的蓝色?或者一片透明的纯净的湖泊?它是那样安详、平和,水波轻轻荡漾,湖边牧草芬芳,轻风微扬,远处绵延的山峦是一张安全的屏障,长久地守候这片湖泊的静谧,沉默且坚定。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安静而深邃的地方。

静谧的圣湖-陈欣欣摄影

现实中,也有这样一片宁静的似仙境般的湖泊,它在被称作“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之上,像一块被高擎着的镜子,反射出明亮的光。

它,就是纳木措,或许你未曾去过,但你应该曾听闻它的名字。

展开全文

纳木措湖边山头-陈欣欣摄影

文献上记载,纳木措像蓝天降到地面,故称“天湖”。 “措”是“湖”的意思,当地藏族人民叫它“腾格里海”,信徒们尊其为四大威猛湖之一,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

在纳木措南侧,屹立着冰雪覆盖的“神山之王”念青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主峰海拔7100多米,是西藏中部最高的山峰,也是离拉萨最近的雪山之一。

念青唐古拉山-陈欣欣摄影

传说中,纳木措湖和念青唐古拉山是一对恋人,相依相伴。念青唐古拉山像是一位盛装的战士,安详、沉稳,充满着力量,而纳木措则是一位柔和的少女,婀娜、美丽。

人们为此而歌:

那湖水岸边走来的卓玛

总被看成纳木措的化身

你用千年的泪滴成湖水

柔情着雪山相依相偎

圣湖纳木措-陈欣欣摄影

纳木措明净辽阔的湖面倒映着念青唐古拉山的身影,念青唐古拉山消融的冰雪补给纳木措湖水,巍峨的雪山上融化流淌而下的雪水注入平静的湖泊,也养育了湖泊周围的草场、牧民、牛羊与候鸟。

雪山、草场和牧民-陈欣欣摄影

古人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沿湖漫步,可以远观山的雄伟壮阔,亦可以细品水的自由坦荡,感受心境与景色融合为一的快乐。

在此,你也许得以幻化成飞翔的鸟儿羽翅上的一缕风,青草摇动时草尖上的一丝颤动,扬蹄的马儿尾鬃上的一分自由,或是舒卷的云朵那种飘荡变化的快活。

纳木措一隅-陈欣欣摄影

这就是纳木措,头顶着深邃广袤的蓝天,云白得纤尘不染,湖水映现天空的倒影,粼粼微光晃动人的心神;湖周向外铺展成片的绿毯,芳草如茵,鲜花盛放;远处是雪峰,琼楼玉宇般高耸,四下静谧如太古之初,只有风来往穿梭。

在此,宛如置身于脱离尘世的仙境。这圣洁无瑕的景象令人静默,“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圣湖”周边有苔草平铺的草原,有杂草丛生的条块湿地,这些天然的牧场,全年均可放牧。每年在冬季到来前,藏北的牧民会把牛羊赶到这里,度过风雪寒冬。不少水禽,将“圣湖”当成了自由港湾,在此靠天地养着。

它们是些见过世面的留居者,跟人亲。当你投掷食物时,它们会雀跃地围拢过来,抢食捧场,瞬时满盈出“天地一沙鸥”或者“鸥鹭忘机”的大自在。

苔草草原-陈欣欣摄影

高原气候瞬息万变,时而天高云淡,时而狂风大作,时而乌云盖天。忽而,天气又从阴沉转为晴朗,刚才还很浓厚的迷雾一朝散尽,仿若从未来过,纳木措那湛蓝的身姿和唐古拉的威武又一次展现在眼前。风雪过后,湖面依然平缓如初,跳动的粼光宛如顽皮的精灵。

天高云淡-陈欣欣摄影

乌云压顶-陈欣欣摄影

暴雨过后,日头落下之前有一阵子光芒大放,好像是天际燃起的熊熊焰火。一时间天地一片金光,湖水被夕阳的余晖照得霞光闪烁,动人心魄。

霞光万丈-陈欣欣摄影

山峦叠嶂-陈欣欣摄影

来到纳木措的身边,就来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天的蓝、湖的蓝,草地的绿,雪的白,各种不一样的色彩交织在一起,让人陶醉其中。

转金轮-陈欣欣摄影

在那水草丰美的湖滨草场,牛羊群低头啃食青草,当日头在天上慢慢走过时,洒下的光让草地的颜色逐渐转换;藏族人转着转经筒在草地上和湖边走着,除了心中的神,他们似乎一无牵挂。

这山光、湖色、自在的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生机勃勃、诗意盎然,让人心旷神怡,又生出一分感动。

夕阳余晖-陈欣欣摄影

“圣洁会将一切的奢侈和诱惑都净化,而人心都有一个湖,需要自己去跋涉丈量。”

纳木措在高原之上,在云端,在天际,在人们的心间和梦中。它呈现原始大自然最初的模样,亘古不变,即使湖水日渐萎缩,现今的纳木措,也依然整日湖水拍岸。

纳木措合掌峰-陈欣欣摄影

亲临湖畔,才感悟何以纳木措是朝圣者心目中理想的圣地。这里如此广阔、开放,又这么的温和、包容。

曾到过纳木措的人这样歌唱它:“如此多峻美,凡尘安得渎。”诚如斯言。

看湖无数,你会发现,纳木措终究还是独一无二的那一个。

#旅途中的那些事儿#

#带你走遍全世界#

#我的旅行日记#

#头条带你游中国#

#宅家看世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