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原本小院里的宁静。年轻貌美的妻子从睡梦中被惊醒,看着正在起身的妻子,本·拉登敏锐地察觉到异常:“不要开灯!”但回应他的却是直接破门而入的美军海豹突击队,几声枪响过后,他满怀遗憾地倒在血泊之中。
为了这一刻美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甚至不惜对一个国家发动战争。从亲密的合作伙伴到不死不休的仇人,美国和本·拉登究竟经历什么,境外藏身近10年的本·拉登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出生豪门,却有颗不安的心
本·拉登出生于1957年3月10日,他的家族世代在沙特经商,依靠着和皇室的友好关系,发展出了庞大的家族产业,生活十分富裕。
在家族中,有着50多个同龄的孩子,而沉默寡言的本·拉登自然得不到太多的关注。然而在入学后,这一切迎来了改变。他学习能力出众,求学期间参与各种能提升自己能力的社交,足球、戏剧、柔道……还以不错的成绩考入KAU大学。
展开全文
阿拉伯地区基本都信奉伊斯兰教,校内宗教氛围也非常浓郁。不同于国家主流的信奉,本·拉登特别推崇伊斯兰教分支“瓦哈比支派”。日常生活中,本·拉登经常用严格的宗教信条来要求其他人,如果其他人做出有违“瓦哈比支派”思想的举动,他便会当众训斥。“瓦哈比支派”描绘的宗教复兴的伟大场景,一度成为本·拉登内心的向往。
学成归来后,本·拉登很快便到自己的家族企业中任职,从行政工作到高级工程师,每一个岗位都得心应手。家族很快便发现了这个有才华的青年,在家族的扶持下,他很快便拓展了属于自己的十几家公司,收获了数十亿美元的财富。
然而这些财富并没有让本·拉登觉得满足,反而让他觉得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在为其他资本服务,渐渐地开始对自己的工作心生厌恶。在众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的情况下,他辞去了家族中的公司任职。
恰在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彻底转变了本·拉登的人生轨迹。
苏联入侵,“基地”组织诞生
1979年12月末,为了本国利益,苏联发起了阿富汗战争。苏联侵略行为,让同为伊斯兰的伊朗、沙特等阿拉伯国家感到强烈的不安。于是政治场上的激进分子和民族主义者,纷纷加入到反苏联的阵营。
本·拉登也不例外,在他的号召下,一股由宗教组成的团队,从沙特奔赴阿富汗前线。
“为主道奋战而亡的人,并不会真正地死去,他们会在另外一个地方复活,并且享受真主的给养。为真主作战,不管是战死还是杀死他人,都将得到重大的奖赏……”
在《古兰经》教义的感召下,前线的抵抗者面对苏联军队无惧死亡,这也使得战争血腥程度大幅上升。大多数人认为,在这么残酷的战争条件下,“公子哥”本·拉登会很快灰溜溜地打道回府,但结局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相比于那些只会蛮干和死拼的“敢死队”,本·拉登更注重策略。他到达阿富汗后并没有着急上前线拼命,而是在当地召集从各地奔赴过来的志愿者,组建“服务营”。他们不但在战争中骚扰苏联军队,还多次帮助受战争影响无家可归的百姓,在当地赢得了相当高的声望。
许多人慕名加入到“服务营”,很快便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势力。本·拉登见时机成熟,一改之前的“服务”性质,把人员全部武装起来,在深山密林中和苏军进行游击作战。
1986年,本·拉登利用地形优势,引诱数倍于自己的苏军进入狭小的半坡地段进行作战,毫无准备的苏军被守株待兔的游击队打的首尾不能相顾,丢下装备和补给仓皇逃窜。
这一战中苏军不少将士当场被击杀,极大地鼓舞了当地的反苏武装的士气。本·拉登也因此声望更甚。随着“服务营”规模的不断扩张,本·拉登给自己的武装力量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基地”。
反目成仇,美国“养虎为患”
阿富汗战争的爆发时,正值美苏争霸阶段。美国自然不会放过把苏联拖入战争泥潭的契机,战争一开始,美国便开始对阿富汗境内的反苏联力量提供情报和武器援助。而本·拉登在战争中的表现,更是让美国情报局把他当做了拖垮苏联的“救命稻草”。
为了使本·拉登变得让苏联更加头疼,美国特地派出特战人员,不仅给拉登本人传授特战经验,还帮助他训练手底下的精英人士。重点特训项目包括情报获取、反侦察、爆破和刑讯逼供。
美军的特训很快便在战场之上有了成效,本·拉登的队伍让苏军伤亡惨重。接连的胜利,也让拉登内心变得贪婪,他渴望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帝国本。但刚赶走苏联,美国后脚就踏入了阿拉伯地区。本·拉登意识到,自己实现理想的最大阻碍已经不是苏联,而是此刻正在对阿拉伯世界指手画脚的美国。
美国也没有料到,起初自己一手打造出来对付苏联的“武器”,不只有着对宗教的狂热,还有着宗教信徒不具备的政治手段和野心。于是,各自对利益的角逐,让双方的立场发生了改变。
1991年,海湾战争再次刺激了本·拉登的内心。为了国家安全,本·拉登满怀自信地提出,希望让自己的“基地”组织力量来保护国家,却没想到遭到了沙特国王的无情回绝。更加本·拉登登不能忍受的是,国王刚拒绝完自己马上就同意了美国的驻军请求。这种“引狼入室”的行为,不仅伤害自己对这个国家的期望,也严重违背了伊斯兰教义。
本·拉登怒不可遏地写了一封信,把沙特政府狠狠地骂了一顿。这一行为,让反政府武装“塔利班”看在眼里,俩股势力一拍即合,美军和沙特的军事基地接连收到来自“基地”和“塔利班”的爆炸大礼。
美国傻了眼,这些爆破手段不都是自己教会的吗?!
因为爆炸引起的平民伤亡,本·拉登被沙特列为恐怖并驱逐出境。在苏丹和也门俩年的流亡,并没有让他消沉,反而激起了拉登的斗志。他再次回到阿富汗,并决心在此实现自己伟大的帝国复兴梦想。
在拉登的策划下,1994年到1999年5年时间,“基地”组织针对美国基地实施的恐怖袭击不断,这其中就包括了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美国大使馆爆炸,和坦桑尼亚的美国大使馆爆炸。当那些自称正义的战士穿着绿军装,站在无辜惨死的平民面前炫耀战绩时,拉登也从最早的地区英雄,转变成了人人惧怕的恐怖大师。
十年斩首,临终遗言“不要开灯”
2001年9月11日,两架被基地组织劫持的客机,毫无预兆地撞向了纽约世贸大楼。一时之间,火光四起,尘烟翻滚,伴随着尖叫和哭喊声,这一天成为美国人最大的伤痛。
3025人的巨大伤亡,让整个白宫为之震怒。虽然拉登否认对此事负责,但美国掌握的种种证据都指向了基地组织。同年10月美国出兵阿富汗,以雷霆军事行动回应基地的暴行,并宣布将对拉登实施斩首行动。
在美军的强大实力压制下,充当基地保护伞的塔利班政权很快垮台,拉登也只能带着队伍四处逃窜游击。为了躲避美军的追杀,拉登不敢在同一个地方住上2个晚上,并且给自己找了非常多的替身,这让美军每次斩首行动都无功而返。
拉登从阿富汗逃脱后,并没有逃往美国人觉得更加安全的巴阿边境,而是悄无声息地搬到了巴基斯坦的旅游胜地亚伯特巴德,并且在当地修建了一座有着三层别墅的大院子,一藏就是近10年,陪在他身边的是他的第五位妻子。
为了确保自己的行踪不被发现,拉登在院子周围安装了摄像头,还聘请了俩个当地的保镖在院子附近日夜巡视。即便是在自家院子里活动的时候,拉登也会戴上帽子遮挡自己,以免被美军特工人员认出。
虽然人在亚伯特巴德,但拉登一直通过自己的情报通信了解外界的变化,并通过特定的通信员远程操控基地成员,继续策划对美的恐怖袭击,希望借此摆脱目前的窘境。也许时急于求成,拉登提出的想法越来越不靠谱,他曾多次指示手下暗杀美国总统或是美军司令。
面对这些异想天开的行动,基地成员已经开始怀疑,并且对拉登的指令执行力已大不如前。拉登正在失去对基地的掌控能力。有资料显示,拉登想重组基地,以此来实现对权力的重新掌控,但都以失败告终。
而另一边,在美国强大的情报能力和开出的巨额美金悬赏之下,美国中情局已经嗅到了拉登藏身地的信息。
美国线人在亚伯特巴德,发现一名和拉登有联系的可疑基地组织成员“科威特”。美中情局获悉线索后,便立马派出特工对“科威特”进行跟踪。经过几周的努力,终于发现“科威特”曾去过一个高大的院子,该院子不仅围墙非常高,而且是众多别墅中唯一没有安装的宽带的,这一点引起了美中情局的警觉:这里面必定住着大人物,而且极有可能就是自己追寻已久的拉登。
为了验证中情局的怀疑,美国出动了侦察卫星,24小时对别墅进行监控侦擦,终于在一天拍到了一个带着帽子的高大人物出现在院子里。而本拉登身高1米9,从身形上看非常符合。
这一发现,让中情局的人激动不已,他们马上将这一情报上报到了白宫。奥巴马拿到情报时,火速叫来了中情局和部队将领,部署剿灭行动。为了能够在击杀后拿到被击杀者的DNA信息,奥巴马否决了效率最高的飞机轰炸和无人机定点清除计划,选择了风险较高的特种兵潜入斩首。
为了保证行动不再出现意外,美军搭建了一栋一模一样的别墅大院,进行实战演练,模拟进入院子后会出现的各种情况,甚至连气候条件都在模拟演练中。
2011年5月1日行动开始,凌晨1点,还在床上搂着娇妻的拉登,还不知道自己的院子已经被美军包围。为了试探屋内之人,海豹突击队敲响了拉登的房门。这才有了开头拉登大喊不要开灯的一幕……
随着拉登的倒下,美国和本·拉登十几年的恩怨也终于画上了句号。曾经叱咤世界的恐怖大师,也终于为自己的“恶行”买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