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南省委原书记、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徐光春同志,因病于2022年10月21日在郑州逝世,享年77岁。徐光春同志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慰问。
徐光春骑自行车外出采访
公开简历显示,徐光春,1944年11月生于浙江绍兴。1969年9月参加工作196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7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9 月起先后任新华社安徽分社党组书记、副社长,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党组书记,新华社北京分社社长、党组书记,光明日报社总编辑等。1995年7月至2000年6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机关党委书记。2000年6月至2004年 12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任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2009年12 月至2013年3月任十一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退出领导岗位后兼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
徐光春(右一)与同事外出采访在山间休憩
一张难忘的合影
展开全文
记者出身的徐光春,大半辈子都在跟新闻、摄影工作打交道。1969年,时年25岁的徐光春从学校毕业。他被先后分配到北京市东方红炼油厂、北京市苏家坨公社、解放军6377部队农场劳动锻炼。1972年,因工作能力突出,徐光春被调至安徽生产建设兵团,并出任了建设兵团铸管厂宣传科干事兼《兵团战士》报记者。
徐光春分配到安徽新闻图片社工作的介绍信
1975年,他又先后出任了安徽画报社(安徽省新闻图片社)记者。任职期间,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能力,总能准确地报道各种新闻政事,拍摄的照片恰到好处。
徐光春在安徽画报社(安徽省新闻图片社)工作的办公旧址
徐光春在安徽省新闻图片社工作期间的发稿原始底(组图)
在合肥市长江路19号老省委大院里,有两栋四层高的小楼,这里是安徽画报社原办公和宿舍所在地,曾在社里暗房工作、年近70岁的劳伦蓉仍住在这里,“徐光春在这里工作生活的时候,我跟他是邻居,虽然打交道不太多,但是他人挺好的,见谁都客客气气的。”憨厚老实是徐光春留给劳伦蓉最深的印象。
徐光春(左一)在抓拍时任凤阳县委书记陈庭元
曾在洗印车间工作过的徐明林与徐光春当时也是邻居,他至今还保存着一张与徐光春的合影,“那是在20世纪90年代,我已经调到安徽省新闻出版局工作,这时候徐光春已经是中宣部副部长,他随时任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到安徽考察,来到安徽省新闻出版局,一次会议结束,我赶忙跑到他跟前说‘老徐你好,你时间有限,可以跟我合个影吗?’,‘哎,小徐你好。’徐光春认出了我,爽快地答应了,我赶紧让以前画报社的同事乐卫星帮拍了张。”徐明林回忆道。
徐明林(左)与徐光春的合影
一段历久弥新的记忆
1979年9月徐光春调到新华社工作,先后任安徽分社记者、组长和党组书记、副社长等职,在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里,徐光春挎着相机揣着笔,跑遍了安徽的山山水水、七乡八村,倾听百姓的心声,记录乡村的变化。
在任新华社安徽分社摄影记者时,徐光春就很有创意,也有很突出的表现。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安徽分社原副总编辑于杰,曾与徐光春保持了较长时间的联系,至今还记得徐光春拍摄的摄影专题新闻组图《谁是林森?》,报道了一个经常做好人好事却不留名的模范人物,被全国大大小小许多报刊采用,引起了非同寻常的轰动和反响。
于杰和徐光春(右)在一起的合影
“在我看来,老徐的贡献之一就在于引领了一批有志于搞新闻摄影的年轻人,在新闻摄影这条战线上坚持、发扬并传承下去。”回忆起自己与徐光春那些年的交往岁月,于杰感慨良多。
1982年的夏秋之交,此时已任新华社安徽分社摄影组组长的徐光春和当时在宿州《拂晓报》工作的于杰一起来到蚌埠怀远大河湾,在素有“皖北粮仓”之称的这一地区采访农村麦收工作,并先后去灵璧、固镇、泗县等地进行了为期半个月左右的采访。“当时徐光春穿了一件黑色衬衣,因为天气炎热,上面满是流汗结下的盐斑。”刚见到徐光春时的样子,于杰至今仍清楚地记得。
因为条件有限,于杰和徐光春到农村采访,都是身背装有钢架的老式摄影包,骑着从县里有关部门借来的自行车,吃饭住宿都是到老乡家中,“我们给老乡钱,但他们都很淳朴,基本上都不会要。”
徐光春在肥西山南拍摄的著名作家鲁彦周与村民在一起交谈
虽然采访条件比较艰苦,但徐光春工作起来非常认真。在灵璧县采访拍摄了一户在家创业、经营农业的农民家庭后,徐光春当即发表了一篇报道《金窝银窝不如俺家的草窝》。在怀远县采访的一天早晨,徐光春早早从农户家里起床洗漱完毕,看到于杰还在睡觉,就把蚊帐一掀,喊道:“小于,起床了”,等于杰下床准备刷牙时,发现徐光春已经帮自己挤好了牙膏。在固镇采访时,于杰写了篇《论新闻摄影的形象思维》的稿子请徐光春修改,徐光春看过后十分赞赏,“那段日子里,我俩经常一起讨论摄影的理论、报道的思路等等,我进步的快也得益于他的帮助,那一阶段每天老徐都帮我改稿,我的稿子也经常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知名报纸刊载,在当时这对一个地方小报的记者来说是很难得的。”于杰说。
1984年,徐光春任新华社安徽分社党组书记、副社长,主持分社的大部分工作。那时候社里人手比较紧缺,因对于杰比较了解,在徐光春建议下,29岁的于杰在这一年调来安徽分社工作。
“那时候办公室的条件也比较差,我就在办公室里搭了张行军床住在里面,老徐的办公室就在隔壁,每天晚上他来办公室签稿子,经常跑来问我:‘小于有没有稿子要签呀?’,我就把整理好的稿子交给他。”于杰回忆,徐光春看得很仔细,有时候还会找他来讨论确认。
徐光春在安徽工作期间编著的摄影书籍(组图)
“凡是到社里来上班的记者的第一课就是讲人人平等,在单位里不管什么职务,都应该是直呼其名,不许以职务相称,这是新华社多年来的老传统。老徐的称呼也就一直这么叫过来了。”于杰笑谈,徐光春虽然是南方人,却长着一副北方人的身材,但他为人始终很谦逊、低调,后来走上更高的职位,始终没有忘记摄影,也做出了很多贡献。
事实也的确如此,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徐光春写有大量各类题材的新闻作品和上百篇论文,拍摄并发表了上千幅新闻摄影图片,还著有《业余摄影实用手册》《哲学与新闻》《摄影特技》,其中《业余摄影实用手册》被评为全国优秀图书“金钥匙”奖。
据《安徽画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