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豹突击队遇到6名越共,打死5人逃脱1人,任务还很成功?_越共_少尉_海豹

1967年4月中旬,美军海豹二队第2排B班,准备在越南干掉一个大目标。

海豹突击队是轮换到越南执行任务的,第2 排B班的班长是海军少尉理查德·马辛科。当他意识到5月底2排的海外轮值期就要结束,忽然觉得应该在临走前完成一次重大行动,于是他把目标定在了美荻河河口的伊洛伊洛岛。

这是一个仅有1.5英里长、0.25英里宽的小岛,整个小岛都被浓密的树林覆盖,绝大多数地方都难以通行。这个毫不起眼的小岛,曾经是越共的医疗训练中心和军需品生产厂,但是早在1964年的时候,南越政府军就派兵袭击了这里,最后还把整座岛的居民都安置到了别处。

1967年,这座小岛被宣布为“自由开火地带”,只要是出现在这座小岛的人,都可以被视为越共,可以开枪击杀。

马辛科少尉觉得,这座小岛应该已经回到了越共的控制之下,可以组织一次登岛行动。要知道,美军在越南的最大难题不是战斗力问题,而是根本找不到越共的踪影。如果现在能在伊洛伊洛岛有所发现,绝对是很大的成功。

马辛科少尉的计划很快就获得了批准,他们将在5月17日零点开始行动。

展开全文

正常情况下,海豹突击队的行动都要有“海狼”武装直升机做空中支援,但此时直升机都处于保养维护期,恐怕不能给马辛科少尉提供支援了。即便是这样,他们依然决定出发。

当所有人登上由中型登陆艇改装的“麦克艇”,出发向目标前进之后,没多久就出了意外。麦克艇的左侧引擎忽然停止了运转,这艘庞然大物本来时速就不高,现在更慢了。马辛科少尉也很明白,如果这艘麦克艇在接近伊洛伊洛岛的时候再失去右侧引擎,万一被伏击就完蛋了。

于是,为了谨慎起见,行动推迟一天,5月18日凌晨再出发。

第二天凌晨,海豹突击队准时出发了。他们乘坐的麦克艇火力强大,配有一门106毫米口径M40无后坐力炮,一门81毫米口径直瞄式迫击炮,还有几挺点50口径M2重机枪,后来还装备有40毫米口径速射榴弹发射器。

一艘麦克艇一次可以运送14人,因为安装了重装甲,防护性能也非常强大。正因为这样,麦克艇的“速度感人”,只能不紧不慢地前进。从基地到目标伊洛伊洛岛,海豹突击队大概要经历长达4个小时的漫长航程。

接近凌晨5点,麦克艇终于到达美荻河河口。

但是突击队员们发现,前面出现了大量的沙洲,到处都是淤泥,麦克艇如果继续前进,随时可能搁浅。于是,他们不得不改换成突击小艇,慢慢地向小岛前进。

没想到,伊洛伊洛岛的岸边布满了淤泥,很快连小艇也无法前进,马辛科少尉和队员们只能跳下水,徒步登陆小岛。凌晨5点,湄公河河水长年累月积累的淤泥,让这些海豹队员们寸步难行。

每走一步都深深地陷进去,淤泥就像胶水一样粘稠,把人牢牢地吸在里面。想把脚拔出来,需要使出全身的力气。太阳很快就会升起来,而马辛科和队员们依然困在淤泥里。又过了一会儿,太阳从他们身后升了起来,岸边开始被照亮,一群被困在淤泥中的美军,显得无比突兀。

马辛科明白,如果岛上的越共真的发现了他们,那整个小组就会死于乱枪之下。现在,只能默默祈祷,希望越共不会发现他们。一直折腾到早上6点多,队员们才终于上了岸。

海豹队员的麻烦并没有结束,虽然上了岸,但他们手中的武器已经糊满了泥浆。越南的环境气候一直是美军的噩梦,就连海豹突击队这样训练有素的队伍,也随时会陷入各种困境。现在,他们只好暂时停下来,轮流清理武器。此时越南的白天也来临了,温度忽然升高,空气也非常潮湿,闷热到让人喘不过气来。

在越南的丛林里执行侦察任务,非常困难。

除了闷热的天气之外,茂密的树林几乎遮挡了所有光线,只有星星点点的光从树叶间透进来,人就像被封进了一个大蒸笼里一样。丛林里没有路,很多地方寸步难行,需要一边行进一边清理才行,如果一不小心踏入越共的陷阱,那就麻烦了。

海豹突击队受到了严格的训练,比起一般的部队更适应在丛林中侦查前进。但是,在这座不太熟悉的小岛上,他们必须小心翼翼,慢慢前进。正因为如此,突击队员一直到中午,还没有把整个岛搜索完毕,他们已经耗费了很大的精力。

下午2点,忽然下了一场大雨,但很快就停止了。这种情况十分常见,下雨的时候很凉爽,但是雨后又是酷热潮湿,让人头晕目眩。正在这时,在前方搜索的尖兵停下脚步,打手势提醒后面的队员,他有所发现。

所有人都紧张起来,马辛科少尉悄悄上前,发现前面是一条约10英尺宽的运河,对岸有一处建筑物。在这样的岛上,建筑物一定是属于越共的。

突击队员悄悄地游过河,埋伏在建筑物旁边,马辛科派人搜索之后,发现这里已经没人了。不过很明显,此前不久还有越共在这里生活,因为他们发现了很多医疗用品、文件和书籍。等一切收拾完毕,已经到了下午4点左右,岛上仍然有没搜索的区域,所以马辛科少尉不得不加快进度了。

他们开始沿着河道继续搜索,在前进了几分钟之后,有了发现。

马辛科少尉发现,他们隐蔽位置20英尺远的地方,有6名越共正在烧火做饭。那是一片空地,中间燃烧着一个火堆,几名越共显然很放松,没有安排岗哨。所以,他们完全不知道身后的河堤后面,隐藏着一支海豹突击队。

马辛科少尉率领的B班立刻按照指挥四散开来,对这几名越共采取了包围态势。这样的训练他们非常熟悉,所以很快就在河道外围形成三面包围圈。

马辛科少尉一声令下,所有人忽然起身对准目标开火,在30秒内,海豹突击队打出了近200发5.56毫米口径的子弹。按照海豹突击队的标准程序,中间位置的队员要打光两个弹匣,轻机枪手要打光一条子弹带,然后再装弹。

两侧的队员要在打光一个弹匣之后,迅速扔出一颗手雷。所以,身处队伍两侧的队员掏出了手雷,朝着目标空地扔了过去。

万万没想到,其中一枚手雷撞在了树枝上,又反弹了回来。突击队员们眼疾手快,立刻全部卧倒,把脸深深埋在泥地里。一声巨响,掉落在泥地里的手雷爆炸了,幸好泥水吸收了手雷的一部分威力,再加上突击队员反应迅速,没有人因此受伤。

然而,他们发现之前攻击的越共,有5人被打死,还有一人跑进了远处的密林之中。突击队员们没有继续追击,他们又摧毁了周围3个小棚屋,缴获了一些文件,然后就准备撤离了。

为什么不继续追击,扩大战果呢?

马辛科少尉很明白,夜晚就要来临,那时候的丛林更加危险,他们必须立刻离开才行。从运河离开小岛是最快的方式,但他们发现,在接近河口的位置,两岸的树枝上密密麻麻地挂满了手榴弹和爆炸装置。

这些饵雷被蜘蛛网般的金属引线连接着,伸向丛林深处。他们来不及多想,立刻清除阻碍前进的爆炸物,快速离开这里。很快,身后就传来了枪声,那一定是岛上的其他越共追了上来。所有人都加快步伐,一口气来到河口,登上了突击艇。

晚上9点30分,这支海豹突击队安全回到了营地,任务顺利完成。

马辛科少尉认为,此次任务非常成功,虽然让一名越共逃脱,但突击队员无一伤亡,而且还缴获了一些文件,可以分析伊洛伊洛岛上越共的情况。这些情报并不这么容易得到,因为越共一般都隐藏在密林之中,美军的空中侦察根本发现不了他们。

现在,海豹突击队能确定岛上有越共,就可以让美军执行下一步的军事打击了。所以,看似没有太大战果的行动,还是很成功的。

毕竟,在越战中,要对付神出鬼没的越共,美军一直缺乏情报,伤透了脑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