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nd forge9.0如何使用_电平_录音_选择

第一节,打开文件

File=〉Open… 书条,弹出打开文件对话框。这里跟所有软件的打开命令几乎相同,我们注意一下在文件属性的上方有三个可选选项。

Open as read-only:这个选项选中以后只能播放文件而不能对其修改。

Auto Pl击色热副称称愿ay:选中以后,在来自文件选择窗口中单击任何该软件可读取的音频或视频文件,都可以立即开始播放文件,用于预览文件内容。

Merge L/R to Stereo:合并两个单声道文件并在Stereo数据窗口打开。灯容述整季似米木胜田系选择该模式后,Ctrl+鼠标左键单击两个单声道文件,首先选择得是将要生成立体声文件的左声道文件,后选择的是右声道文件。该选项可以非常方便的合360问答并分开的左右声道音频文件。

[attach]54718[/attach]

第二节,录音

File=〉New向教序散。这里可以选择你要新建音频文件的基本特性:采样率、采样深度以及单声道和立体声的选择。

[attach]54719[/attach]

View=〉Toolbars,将Transport选择上。这时,Transport工具栏就会出现,单击第一个录音键。

[attach]54720[/attach]

New:新建音频文件

Close:关闭录音对话框

R冷宁升村滑著府帝emote:遥控录音。选择后,Sound Forge将最小化,录音对话框精简显乙映质王期示,并浮在Windows桌面最上面。在录音的同时需要在计算机上做其他工作的情况下(譬如要看文稿朗读录音),此功能很实际。Back键返回原始状态。

Selection:此功能在Punch in录音模轻席跳房怀叫笔高重式副式下可用,详见下文。

Window:在多个需要录音的数据窗口切换。

Sync out:录音同步设置。

DC adjust:直流倒蛋至费常势酒偏移校正。Calibrate键可对现状测试并自动校正。

Monitor:电平监视。

Met新鱼hod:有四个选项,Normal、Automatic:Time、Automatic:Threshold、Automatic:MIDI timecode。

Normal即标准手动录音。

Automatic:Ti配率脱土坏用指林散屋也me为定时录音。

[attach]54721[/attach]

[attach]5472官少2[/attach]

[attach]54723[/attac混h]

[attach]54724[/attach]

Automatic:Threshold为门限录音。

[attach]54725[/attach]

Automatic:MIDI timecode为MIDI时间码录音线妈原章酸照容小团音,需要在Optio步协稳就婷贵住n下对MIDI选项进行设置。

Device:录北景升局次念音设备选择

Mode:录音模式,包括5个模式:

Automatic retake (automatically rewind) :自动重新录音,即在第一次录音完毕后,当再次执行Record命令,将重新记录音频信号,并删除上一次的文件。

Multiple takes creating regions:多段录音并创建区域标记,即在第一次录音完毕后,当再次执行录音命令,将在上一次的文件后面继续记录,并创建新的区域标记。

Multiple takes (no regions) :同上,但不创建区域标记。

Create a new window for each take:在新的数据窗口录音,即每次录音都会自动打开一个新的数据窗口。

Punch-in (record a specific length) :插入录音以及定长度录音。当在原有文件上插入录音时,可选择此模式。可以先在数据比性窗口选择范围,再进入录音对话框,亦可在录音对话框内对录音的范围进行设置。创建新的定长度录音时,在录音对话框设置结束时间即可。

[attach]54726[/attach]

[attach]54727[/attach]

录音控制以及监听

[attach]54728[/attach]

第三节,Data Window数据窗口

数据窗口有以下各个部分,如图:

[attach]54954[/attach]

Overview Bar:我在这里叫它导航栏。在导航栏里单击可改变指针位置,双击可改变导航条的所在位置,也就是波形显示会跳转到鼠标双击的相对位置。右键单击会从音频文件的起始位置开始播放,再次单击暂停。在导航栏上拖动指针一小截后停止,将循环播放指针前后一定范围内的信号,用于预览不同位置其内容。

Time Ruler:时间标尺。拖动时间标尺,可左右滚动音频波形。单击右键可选择不同的时间长度及单位的时间标尺。

Edit Tool Selector:编辑工具选择器,单击此处可在Edit Tool(编辑)、Magnify Tool(放大镜)、Pencil Tool(铅笔)、Envelope Tool(包络线)这几个工具中轮流转换。Pencil Tool须要在波形放大到一定倍数才可使用;Envelope Tool需要在插入效果器后才可使用。右键单击此处,弹出选择窗口,可选择开启或关闭数据窗口显示的各个部分。当然,此设置也可在File=〉Properties=〉Display中设置。

Level Ruler:电平标尺,右键单击弹出菜单,可选择放大电平功能,亦可选择百分比/dB方式显示电平标尺。在电平放大状态下,可用鼠标上下拖拽电平标尺以观察到全部信息。

Level Zoom:电平放大显示,快捷键Ctrl+鼠标滚轮。

Playbar:播放控制,由左到右分别是:指针到起始位置、指针到结束位置、停止播放、播放(旁通效果器)、通过效果播放(当无效果器时为添加效果器功能键)、带有样本的播放、带有剪切目录的播放。后三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出现,我们在下文中细细介绍。需要注意的是,Transport中的Play键是跟随前一次播放的类型而播放的,假如你用Play as Sample播放完再用Transport中的Play,那么这个play也是Play as Sample。

[attach]54955[/attach]

[attach]54956[/attach]

Scrub control:这个东东很有趣,往右拖拽即往前播放,往左拖拽即后退播放。拖拽得越多,播放速度越快。它对还有三个快捷键:“J”、“K”、“L”。“J”后退播放,连续按“J”键可增加播放速度;“K”键暂停;“L”键向前播放,连续按“L”键增加播放速度。底下的小三角为正常播放速度的坐标,如果你改变它的位置,你就会改变所有播放功能的播放速度,不过鼠标双击它就会回到正常值。Scrub control跟Transport里面的Play一样,也是跟随上一次播放的播放类型的。

Time Zoom:时间轴的放大功能,同鼠标滚轮的效果相同

Selection status bar:选区的起始时间/结束时间/长度。双击起始时间位置,弹出Go to对话框,可按时间定位方式命令指针移动。双击结束时间或长度显示区,弹出set selection对话框,可以时间定位方式选择波形区域。

第五节:Process与Effects

所有效果处理在无选区时默认选择为全部区域。

1.Auto Trim/Crop自动修剪:

[attach]56240[/attach]

Function功能:

Keep edges outside of the selection:选区内起始和结束低于阈值的区域将被删除。

Remove edges outside of the selection:选区外和选区内起始和结束低于阈值的区域将被删除。

Remove silence between phrases (creates regions):选区内所有低于阈值的区域将被删除并新建区域标签。

Remove data beyond loop points:删除Loop标签区域以后的所有内容。

Remove data from start and limit file length:删除从开始高于阈值到最长素材时间限制结束区域以外的内容。若限制时间足够长,则功能同Keep edges outside of the selection相同。

Attack threshold & Release threshold:激发/恢复阈值

Fade in & Fade out:修剪后对所保留素材进行渐入渐出时间设置。

Minimum inter-phrase silence:最短静音时间。在Remove silence between phrases (creates regions)功能中,控制所保留素材之间的最短静音(低于阈值的)时间。举个例子,对于一些旁白,我们需要每一句之间稍微留有间隔,那么这个间隔时间长度就是这里的最短静音时间长度。也就是说,从低于恢复阈值到高于激发阈值之间的时间长度,如果小于这个最短静音时间值,那么就不执行修剪的命令;如果大于这个值,将修剪掉差值时间长度的静音部分。

Minimum length following loop end:在Remove data beyond loop points功能中,指定删除在Loop素材区域后方n个采样点的内容。

Auto delete from start & Maximum output size:在Remove data from start and limit file length功能中,控制删除从起始位置开始删除区域的时间长度,和最大素材保留时间(处理后的素材时间长度限制)。

2.Bit-Depth Converter比特深度转换:

[attach]56241[/attach]

Dither抖动信号:

Half Rectangular:用来消除转换到低Bit深度时产生的量化噪音。但抖动噪音电平依原始信号而定。最大抖动噪音振幅为0.5LSB(least significant bit)。

Rectangular:同上,最大抖动噪音震幅为1LSB。

Triangular:用来消除转换到低Bit深度时产生的量化噪音。并通过加入抖动噪音来消除底噪。

Highpass Triangular:同上,但皆为高频抖动噪音。

Gaussian:与前两者不同,但可能会适合一些素材。

Noise shaping:这个功能通过将噪音转移到较高频率来降低人耳对噪音的察觉。

3.Channel Converter

[attach]56242[/attach]

4.DC offset直流偏移校正:

[attach]56243[/attach]

5.EQ均衡:

Graphic EQ

[attach]56244[/attach]

Paragraphic EQ

[attach]56245[/attach]

Parametric EQ

[attach]56246[/attach]

6.Fade音量渐入渐出:

Graphic Fade

Fade in & Fade out:选区后执行此命令,自动渐入或渐出。

7.Insert Silence插入静音区域:

[attach]56247[/attach]

8.Invert/Flip反转相位:选择区域执行即可

9.Mute静音:选择区域执行即可

10.Normalize电平标准化:

[attach]56887[/attach]

Normalize包括两种不同的标准化,峰值电平标准化和平均电平RMS值的标准化。

当使用峰值电平标准化时(Normalize using:Peak level),我们可以先点Scan Levels功能键,在其下方会显示峰值电平,然后再调整Normalize to的推子到你欲将素材标电平准化的dB值即可。当然如果是最大化电平,将推子推到0dB即可。

当使用平均电平RMS值标准化时(Normalize using:Average RMS level),我们也可以通过Scan Levels来预先测得素材的平均电平RMS值,再通过调整Normalize to的推子来调整欲标准化到的平均电平RMS dB值(注意,这里与峰值电平标准化不同)。

在此模式中,可以对Scan功能进行调整。Ignore below推子控制纳入RMS计算的电平阈值,也就是说可以利用其功能将一些静音区域不计入RMS值的测算。Attack time和Release time是对瞬间峰值电平纳入RMS测算的反应速度控制,Attack time设置的较长,会忽略掉一些瞬间的高电平的计算。Use equal loudness contour选项可以使用等响曲线来测算RMS值,对高低频进行补偿后的测算。

If clipping occurs是选择在提高素材的平均电平响度的过程中,出现削波失真时的解决办法。Apply dynamic compression是在素材可能削波时,用一个非零激发和恢复时间的动态处理器把峰值限制到0dB以下。Normalize peak value to 0 dB是在如果出现削波失真时,就将素材标准化到峰值0dB。Ignore (saturate)可允许削波失真得出现。Stop processing会在遇到削波失真时停止处理并给于提示。

你也可以用另外一个素材的峰值或响度特性来标准化目前的素材文件。先打开另外的那个素材,然后打开Normalize的对话框并Scan Levels。关掉Normalize对话框,选择待处理的素材文件,并选择Normalize。这时Scan Levels中显示的值后代带有星号,这代表此数值非目前素材的特性值。选择Use current scan level,并调节好其他处理参数,单击OK即可。

11.Pan/Expand声像/声场扩展:

[attach]56888[/attach]

Pan/Expand的功能分为两部分,Pan和Expand。在Process mode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四个选项,前两个是Pan的动作,后两个属于Expand的范畴。

Pan (preserve stereo separation):这个功能就是单纯的Pan Pot的功能,可以通过包络线来改变素材左右声道的电平比。

Pan (mix channels before panning):这个功能会预先把左右声道混合,使左右声道信号相同,再改变其左右声道的电平比。

Stereo expand:立体声扩展。可以通过包络线来扩展或压缩声场。也就是说包罗线上的点越靠近Center,声场越窄;越靠近Wide,声场越宽。

Mix Mid-Side (MS) recording to left and right channels:如果素材是M/S录音的结果(左声道Mid,右声道Side),可用此功能通过将其混为Stereo。当然亦可以通过包络来调节声场大小。

包络线的使用和上文中的Graphic fade中的包络使用方法基本相同,不再累述。

[attach]56889[/attach]

12.Resample重采样

[attach]56890[/attach]

New sample rate:在此输入欲重采样之采样率。

Interpolation accuracy:重采样的算法复杂精度选择,一般情况下选择2 or 3,质量相对就很高了。

Apply an anti-alias filter during resample:在重采样计算中加入防混叠滤波器。

Set the sample rate only:如果你要转换到的采样率与目前的采样率是非常相近的,并且你希望转换的速度更快些,你可以选择此功能。

13.Reverse:素材首尾翻转

14.Smooth/Enhance:推子往Smooth拖拽,可以使素材听起来更平滑、迟钝、晦暗;往Enhance拖拽可以对素材的超高频率进行提升,使素材听起来更活跃、明亮。

15.Time Stretch时间拉伸:

[attach]56891[/attach]

16.Volume音量的增益和衰减

17. Acoustic Mirror声学模拟

[attach]57308[/attach]

Impulse:脉冲采样文件选择。SONY官方采样在官网上可以下载到,不过其他采样也同样可以使用。

Response width:响应宽度。改变混响声的立体声宽度,默认为50,数值越大,声场愈宽宽,反之愈窄。

Response delay:响应延迟。混响声与直达声之间的延迟。数值为正代表混响声在直达声之后,数值为负代表混响声在直达声之前。

Pan:声像推子,改变干湿混合声在左右声道的电平比。

Dry out和Wet out:干湿比。

Apply envelope and limit the decay to(Seconds) :应用Envelope编辑,并限制混响的衰减时间,在Envelope模式下此限制以一条竖直的红线表示。

Low-shelf start freq & High-shelf start freq:低/高频搁架式滤波。

Convert mono to stereo:单声道转换立体声

Quality/speed:1~5选择,1最快处理质量最低,5处理速度最慢质量最高。

Envelope模式:Reset重设所有Envelope参数。Package impulse into preset,将修改参数后的脉冲采样保存到预设文件夹中。

Recover:这个功能是让我们用自己制作脉冲采样来使用的。假如你有回放测试音频文件的设备和采集用的立体声麦克风,你就可以自己做脉冲采样。

首先,你要找到Sony Sound Forge安装光盘中的一个叫Test Tones的文件夹。假如你没有安装盘,这个文件夹也可以在官方网站上下载到。然后选择一个Test Tone,一般来说,24秒长度的就足够,如果环境中噪音或干扰较大,或者环境的衰减时间特殊的长,你可以选择48秒的Test Tone。

接下来就要采集声音了,如果你是采集环境混响的采样脉冲,你就要把回放的喇叭和拾音的立体声麦克设置好,因为这对最后采集到的采样至关重要。如果你是采集电子设备的声音特性,比如什么硬件效果器,那就直接把回放设备的输出接到电子设备的输入,再把电子设备的输出接到录音设备的输如即可。播放……采集……

将采集下来的音频文件前端(第一个脉冲前)和后面(第二次播放脉冲开始到录音结束)的所有没用的部分都Cut掉(一定要仔细裁减)。然后保存成wav文件。

[attach]57310[/attach]

打开Acoustic Mirror,进入Recover模式。在Recorded file中选择我们方才采集并剪切好的文件。在Test file used中选择我们那段用来测试的Test Tone,再选择一个生成脉冲采样的保存路径。

大多数情况下,你不太会喜欢太多的低频,尤其是非常低的低频,你可以选择上Remove very low frequencies。

在Impulse recovery mode中选择Use start and end of the recorded file as timing spikes,然后单击Recover Impulse即可导出采样,也就可以使用了。

Impulse recovery mode中有三个选项,用来确定采集到的测试文件和原始测试文件之间时间位置的关系。其中,Use start and end of the recorded file as timing spikes是用录音文件的起始和结束位置定位。Auto-detect timing spikes是自动检测出第一次出现的测试信号并将其作为测试文件。Do not use timing spikes是以采集到的文件起始位置定位。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