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乡村之星丨魏丽:辞掉工作扎根田野,勇当“美丽事业”探路人_培育_花卉_菜苗

记者 安臻 通讯员 张琳

小年的前一天,距离春节还有一周时间,走在街头已经能感受到涌动的年味。记者走进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伊兰生物苗木种植基地的花卉大棚,排列整齐的蝴蝶兰颜色各异,热情的粉红、淡雅的米白,不同品种之间花朵体积大小也有所不同,映入眼帘十分惹人喜爱,虽然架子上已经空了一半,但依旧给整个花卉大棚带来了无限春意。

前来迎接的伊兰生物经理魏丽笑着说:“你们来得有些晚,蝴蝶兰差不多快卖完了,现在能看到的也都是预定出去的。”现在人们置办年货,除了准备传统的对联福字,买一盆清雅的蝴蝶兰放在家里也成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选择,春节前的这段时间也成了魏丽最忙的时候。

“蝴蝶兰适宜温度在16到30度之间,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每周浇一次水就好,不要把水喷到花瓣上,这花养好了能开两年……”一上午的时间,花棚里进进出出许多来提花的客人,每次把蝴蝶兰送到客人手上时,魏丽总是仔细地用纱布将花罩好,防止在车里因为颠簸把花瓣蹭伤,再一遍遍地嘱咐着养花的注意事项。“我就是喜欢这些花花草草,所以照顾起来也就格外上心,也正是因为喜欢,才选择了这个行业。”

二十多年前的魏丽,从学校毕业后进入了银行。这在当时几乎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但银行办公室单调的生活无法留住魏丽的心,她更渴望的是像海子诗中所描绘的那样,拥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人生。那时正值市里农业高科园需要承包,心底的梦想让她做出了主动辞职的选择。1998年,她不顾家里人的反对,毅然走上了这条回家自主创业之路。

展开全文

承包下农业高科园后,魏丽选择从培育蔬菜苗开始积累经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人生固然美好,但田间地头的耕作与办公室生活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菜苗的培育,需要魏丽每天起早贪黑守在旁边,自己亲自松土、浇水、施肥,还要检测着地里的温度、湿度。一心想要干成事的她,扑在地里,手磨破了,脸晒黑了,皮肤也皴裂,像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干农业,哪有不辛苦的。”魏丽说,“自己还是个女同志,有时候晚上出门送菜苗,自己也会害怕,平日里还需要照顾家里老人孩子,压力确实很大。”但面对这些困难,魏丽始终没有放弃这个事业。

在种苗培育上,她坚持亲自到正规蔬菜种子厂家进货,设身处地为百姓服务。对于手头紧或者生活困难的群众,她就把种苗赊给大家甚至送给大家。几年下来,因为魏丽培育的菜苗品质好,并免费提供管理技术指导,帮助联系销售渠道,让周边的农户收入大幅提高,受到了当地用户的认可。菜苗培育的成功,让魏丽更加充满信心,她的目标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培育好蔬菜苗种。

21世纪初的日照还没大有成规模的鲜花种植基地,想要购买鲜花主要依赖外地供货商供货,魏丽便想着在日照开展花卉种植。于是,在蔬菜种苗培育基础上,她又去北京、上海等地学习鲜花种植技术,开始涉足鲜花事业。建成花卉大棚后,她积极引进新品种,引进荷兰红掌盆花、鲜切花,经过培育种植,销往全国各地花卉市场。2003年6月,魏丽还邀请到中国花艺协会会长、花艺大师袁乃夫,成功举办了日照市第一届花艺培训班;在2004年的全国苗木展上,魏丽团队培育的曼基亚红豆杉荣获一等奖。

2009年,魏丽成立了日照市伊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公司最开始将蔬菜工厂化穴盘苗培育作为主攻业务方向,后来公司为满足市场对彩化美化新品种苗木的需求,又先后引进了金冠黄杨、金丝吊蝴蝶等20余种新品种苗木进行了试验示范及扩繁。在越发专业化的市场竞争中,为提高本地区蔬菜、花卉生产的科技水平,公司先后与国际知名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引进世界各地及国内最新优良品种,同时引进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等新技术二十多项,促进了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新技术二十多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带动了周边地区苗木生产农户更新换代新品种,也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300多万元。

2019年,伊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来到了东港区涛雒镇西灶子村。西灶子村由于地理位置靠海,村中也有不少海水养殖大棚,当地常年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严重。大量盐碱地种上作物难有好收成,不种闲置了又可惜,这些“盐碱地”成了村民眼中的“鸡肋”。落户西灶子村后,伊兰生物与村子展开合作,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流转了当地闲置盐碱地,培育耐盐碱的苗木花卉,并施用有机肥料改善土质。同时面向周边村居招纳群众务工,常年吸纳3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临时用工几千人次,带动人均年增收2万到4万元。

从事农业的困难,不仅在于所需付出更多的体力与精力,农业抗风险能力弱,受天气等影响大,也给公司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2020年7月,一场暴雨淹没了魏丽刚栽下的60多万株木绣球,在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后,这些木绣球苗还是全部被水泡坏,面对所付出的心血化为泡影,魏丽一连7天高烧不退,心灰意冷。可是订单已经签下,无论如何也要说到做到,索性这些苗木栽下时间不长,还有补种的可能。身体康复后,魏丽便多方凑钱,带着员工整顿残局,从头再来,种上第二波花苗之后,晚上魏丽自己便守在棚中,时刻监测着里面的温度湿度。最终圆满完成订单任务,得到客户充分肯定。

现如今,魏丽创建的伊兰生物已建成基地500多亩,年产花卉、蔬菜种苗8000多万株,精品盆花2000多万盆以上,年产值1000余万元,成为山东花卉苗木龙头企业。不仅自身发展,魏丽一直积极从事花卉种植培训活动,近些年先后培养了80多名花卉种植能手,并带领他们自主创业,建立自己的花卉大棚,并给予技术指导,逐渐形成了花卉栽培集群,让日照花卉市场有了自己的生产基地,改变了之前依赖外地供货商供货的局面。

从最初承包土地的培育菜苗,到发展成为如今集高档花卉生产、蔬菜、林木工厂化种苗培育生产为主的农业龙头企业,一路走来魏丽已经坚持了25年。魏丽说:“不管是蔬菜育苗还是花卉种植,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这又是一个美丽的事业,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自己也都要用一个美丽的心情去经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