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过清明_清明_寒食节_清明节

□程磊磊

清明即将到来,徜徉在古典诗词的海洋之中,去感受清明多彩的礼俗文化和深厚的人文情怀,给自己来一次灵魂的“祓禊”之旅,亦是一件无比畅快的雅事。

“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新绿葱葱、娇蕊争芳的清明,就这样摇曳生姿地从古诗词中款款走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是宋代诗人高翥《清明日对酒》中的诗句,描写的是清明时节人们纷纷上坟扫墓,祭拜祖先的场景。扫墓祭祖作为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弘扬孝道亲情的优良传统。

而踏青郊游则是清明节另一大主题。“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欧阳修的这首《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就是描写人们在清明时节到西湖踏青游春的欢乐场景。而宋代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更是把佳节清明的西湖,描绘得如人间天堂,美不胜收。

唐代韦庄曾有《长安清明》诗云:“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描述的是清明春风拂柳之际,女子三五成群荡秋千于郊野树下的美好画面。荡秋千在当时是女子非常喜爱的游戏,也是清明节的重要民俗之一。韩偓的“两重门里玉堂前,寒食花枝月午天。想得那人垂手立,娇羞不肯上秋千”就勾画了一位女子在秋千架前欲上却怕、似喜又忧的“娇羞”形象,真是生动有趣,令人心襟摇曳。

清明节的前一二日是“寒食节”,这一天要禁动烟火,等到清明要“请新火”。人们往往将这两个节日合并起来过。“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这是宋代赵元镇《寒食书事》中的诗句,描述了寒食节家家户户禁火插柳的情景。南宋戴复古也曾写有诗句:“处处逢花,家家插柳。政寒食,清明时候。”可见当时的人们对清明寒食节插柳的习俗是多么的重视。

唐诗的《宫词》中还提到了皇宫内人在清明寒食节观看斗鸡比赛的热闹景象。诗云:“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楼双夹斗鸡场。内人对御分明看,先赌红罗被十床。”此外,也有不少唐代诗作中曾多次提到寒食斗鸡的情况,如“顾敌知心勇,先鸣觉气雄。长翘频扫阵,利爪屡通中”“莺啼正隐叶,鸡斗始开笼。蔼蔼瑶山满,仙歌始乐风”,都反映了清明斗鸡在唐代非常流行。

唐代还有一首七言诗,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皇宫内人在寒食节体育运动的情况。诗曰:“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诗中的“白打”指的就是“蹴鞠运动”。而韦应物的《寒食后北楼作》:“园林过新节,风花乱高阁。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描写的却是在寒食节期间军中蹴鞠并擂鼓助兴的场面,由此可见,蹴鞠在唐代已是一种全民喜爱的体育项目。此外,明朝王磐在《清江引·清明日出游》一词中也写道:“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清明诗词中很多反映了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因此,清明节既有祭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共同构成了清明的独特人文内涵。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