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龙脉”在哪?丨鱼说榕城_福州_卧龙_山形

传说中的“龙脉”

“龙脉”是指起伏的山脉。因为山脉在形态上多方面与龙相似,故中国风水学将山脉比喻作龙。龙脉又是指传统堪舆学中的一种特殊地理形态。按地理脉络的形象比喻,土是龙的肉,石是龙的骨,草木是龙的毛发。广而言之,地脉之行止起伏曰龙。

龙脉之说本是形胜家就某地的山川形势所作释说,常被视为一地人文状况(包括文脉、政脉与人脉等)的预言或诠解的论据或佐证。关于福州城内山水龙脉之说,明清时期比较盛行。

自古以来,堪舆家就认为福州地理形胜,山川孕秀,拥有龙脉或王气。据明正德《福州府志》(卷二“地理志”)记载“:秦时,望气者云,此山有金鸡之祥,遂属断山脊。”传说福州(其时应为初设之闽中郡)有瑞云王气,于是朝廷派人到金鸡山挖断地脉,据说以此泄去王气,禁民起事。但是秦王朝最终还是祚短命蹇,而亡秦者并非闽人而是楚人。

上古时代,福州远离中原,与王朝声气相通本少。只有在秦末陈胜、吴广领导农民军起义以后,闽越王无诸应时而动,毅然率兵加入刘邦领导的反秦义军队伍,因为作战勇敢,战斗力强劲,“佐汉灭秦”之后,又帮助刘邦攻灭楚霸王之师,解了有功而未受封赏之怨。刘邦善于笼络人心,让无诸自己回闽建政。可惜无诸后人郢和余善,无大才而有野心,终于在兄弟夺权攻杀与汉武帝平叛大军的讨伐下相继败亡。

有意思的是,无诸受封闽越王,仍与刘汉王朝保持良好关系,汉闽相安无事。余善坐大之后“,威行国中”,不服闽越王郢管辖,谋杀驺郢,编造祥瑞,讨得朝封东越王,进而刻玺自立,僭称“东越武帝”。须知“汉武帝”还是在刘彻身后的谥号,余善野心膨胀,先期制造在惠泽山台石上钓得白龙,张扬“瑞应”舆论,自欺欺人。但世人却因此而有了传说的资讯,编入载籍。闽江边遂多了钓龙台、钓龙井的遗迹,惠泽山也易名为大庙山。

根据地方史志记载,福州自城北晋安区至城内南门一带邱陇起伏,传为龙脉之说。如明正德《福州府志》云:龙腰山“即越山之后,脉自莲花峰来,实府城主山”。可见福州龙脉乃以莲花峰作主山,为发祥地。仅以山形说事,城北新店地区,就有“龙窟山”的存在。正德《福州府志》又载“龙窟山在金鸡山后,山有巨蟒,人以为龙”。可知所谓龙窟,原是蛇窟,这倒符合古闽人崇蛇的习俗。

清乾隆《福州府志》记载“涧田山在四十都。又有崎山、龙窟山”。说明三山相靠近。明初,北宋状元许将的坟墓从长乐梅花迁到龙窟山,大概与寻觅风水宝地有关。此山之南有涧田山,又载“浮仓山在卧龙山北。卧龙山,去城五里,一名伏龙山。有三石如品字,名品石岩。石圆而耸,叩之则诸山响应,又名应石”。此处写出山岩不同凡响之状,让人遐思。明学者谢肇淛《游升山记略》称“出郭门五里,至玄帝亭(在琴亭),折而西度,岭蜿蜒为卧龙山,有石刻‘卧龙山’三字。其下为义井。山椒三石鼎峙,为品石岩”。说法与上述类同。按地图标注,卧龙山在义井和湖前村之间,海拔高41.2米;以“蜿蜒”而状山岗连绵之态,是有意味的。还有记载称:“卧龙山也叫伏龙山;又因山上三石沐风响应,也称应石山。”“卧龙山上有安国寺,五代王审知为玄沙师备禅师设立,宋李纲曾居之。”今山顶铲平成台地,建“怡景小区”住宅。

展开全文

许将

明万历《福州府志》(卷四“舆地”)载:“出井楼门,迤西五里为龙卧山,有三石如品字,名品石岩。”“其北为浮仓山。”又曰:“由井楼直北五里,为涧田山、崎山、龙窟山。”《闽都记》云:“卧龙山,在湖前亭之北,一名伏龙山‘上有寺曰安国,初名龙丘’。此山向南。”可知卧龙山原有龙丘之名。可见由今晋安新店镇北部之龙窟山(涧田山、崎山),接郭前罗汉山、卧龙山(又名龙卧山、伏龙山、龙丘)一路曲折蜿蜒向南,经北山接龙腰山,中间丘岗起伏,络绎不绝,乡人喻之为隐没之龙。明高棅有诗曰:“卧龙山对莲花开,赤日遥光倒影来。”因为山在东湖边上,故映出倒影。辛弃疾“贺新郎词”咏游西湖,有“挽天河,谁来照影,卧龙山下”。表明卧龙山将东、西湖分隔开来。龙脉之中又以龙腰最为贵重,古时禁民在此山樵采,更不准挖断,以免破坏龙脉风水。龙腰南延连越王山,山南向,气势阔大恢宏,自闽越国王起,历代主政闽中官员均在越王山南麓山坡地上开府建衙,设官治民,里人盛称官衙“坐龙之腹”,稳当庄重,洵为风水佳域吉地。

龙头传说定位在古代的鼓楼,巨大的楼阁建筑,其下双门被视为龙鼻双孔。鼓楼两边原有一对“龙须”,实为城内河沟,居左的称东龙湫(福州俗称须为湫)河,居右的称西龙湫河。今唯存东、西龙湫巷名。龙头上的犄角则远在于山和乌山,唐五代时两山分建有定光塔和坚牢塔,俗称白塔、乌塔,更坐实了龙角之名。如此想象布局遂成全龙地貌。史志载笔屡有记述,民间闻说口耳相传,百姓宁信其有而不信其无,足见民心。因为百姓自信福州地理形胜,山形水势有足珍视者,而且略为一些史实所验证。如少受饥荒战祸、天灾时疫之害,民生相对安宁丰足,人文之殷盛更有足资称道者。

乌塔

福州不仅山势有龙脉之象,丰沛的水源与密集的河网,更有水流龙脉的佳兆。明代水利专家、工部侍郎董应举在《省城山川水利议》中指出:“龙腰东北诸山之水汇于溪,送入汤水关;龙腰西北诸山之水汇于湖,送入北水关。此二龙送水也。”他还进一步指出,洪山、台江二江之水,挟潮绕入西水关,环注而东;海潮自水部门入,环注城中,与送龙水会,“进以钟其美,退以流其恶,最为吉利”。清福州郡守李拔在《福州水利考》中,盛赞横贯城内的安泰河称:“夏有内沟外濠汇归流通,以助其胜。商贾以之辐辏,室家以之安宁,人文由此蔚起,政教因而覃敷。此支河之开与运河等,均功在万世者也”。由此论证三坊七巷及福州城内人文鼎盛的缘由,盖亦持之有据,只是风水之说信以见信,疑以见疑,不能称其为必然故也。晚清博物学家、水利专家郭柏苍在《重浚三元沟记》中记述,外江潮汐“由河入濠,穿城根,入泮池,鼓荡地脉,通达文运”。经由他主持疏浚了三元沟、八卦沟之后,内河、城濠与文庙泮池水流畅通,福州文运因之复兴,其后即有多人中举入仕,郭柏苍亦为之额手称庆。

福州舆地之胜在山形水势。山形由北而南如地龙入城,奠定州城形胜,宜于开府建衙,聚众施治,历两千余年不衰。其水势自南向北,闽江挟海潮之力,穿城垣,入坊衢,连络池沼,形成水网,或称二龙送水,或称玉带环腰,水脉亦如龙脉,催生人文,起兴文教,成就英才。龙脉之说,虽意象混沌,难以捉摸;传说虚幻,近乎荒诞。故常人有曰:尽人事,听天命。命运由个人掌握,何况同处“龙脉”之中,个人的生死、荣辱、显晦多不相同,可知风水不可恃。古人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要每个人好自为之,自求多福。

来源丨《福州晚报》·卢美松 、网络等

责编 | 庙小妖风大

校对丨古力波

该文谨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如侵请后台联系我们删除。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