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是先辈们生活起居的主要社区形式,也是农耕文明史具体体现的一个重要元素。临武县舜峰镇的杜家村就是湘南古村落的一个缩影。
杜家村是一个始建于元泰定2年(1325年),有着700年历史的古村,从现存古老建筑院落雕刻精美的窗花里,我们依稀可以探寻昔日的富荣:雄伟的“孝思坊”,庄重的“杜氏宗祠”;别具一格的巷道,平坦而又弯曲的石板路,四通八达的地下排水暗沟;留存的古民居房屋连串成墙围,所形成的村式堡垒格局的扎门、扎楼设施;只剩“半壁江山”的“云汉轩义学”学堂等,这些真实的遗存都静静地传承着杜氏家族的荣耀与辉煌,也为临武厚重的文化积淀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伦理持家道德传家彰典范
家风,是一个家族或者家庭的风气和风尚,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在同族血脉的传承与体现。一个词,一句话,一段家庭回忆,都可以是家风的载体。
杜氏家族历代先祖重视族人的行为规范,族规、家训甚为严格。临阳杜氏将“家训”记载在宗谱之中,最早在乾隆六年第三次修宗谱,由十五世孙杜长青所书:“遵祖、睦族、祭祀、孝友、谨身、肃内、教子、驭下、乐输、息讼。”共十条,二十字,每条的解读都非常精辟。如,睦族:宗族者,一本之枝叶也,枝叶之庇,本根所系,肢体之爱,脉络相通;孝友:孝者天之经,地之义,不可以名言尽,随分自尽而已;教子:孟子曰“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故古诮养子不教,牛马襟裾,然则教子岂仅为功名哉,人不学,不知义,教子诚急务也;息讼:讼起于争,无争何讼?不惟同室不可操戈,即邻里乡党,也不可睚眦兴戊,嫌隙起衅……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的和睦能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维持地方治安的作用。
展开全文
临阳杜氏“庭训”在乾隆六年由邑庠生杜祖琦所书载入宗谱,作为族内每个家庭的行为规范。它分为八条,共一百三十六字,归纳为“八常思,八自不敢”,来昭示家庭美德,弘扬正气,摒弃陋习,维持家族秩序,强化宗族宗亲之间的认同感,从而也就维持了家族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推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杜氏“庭训”告诫族人:“卑贱不齿,勤奋读书;天理昭然,积德存善;祖业艰难,苦心经营;疾病痛楚,振奋精神;福分有限,淡薄名利;生出烦恼,气和心平;饥寒迫身,勤俭节约;邪佞一至,不远匪人。”以读书为切入点,以友善为基调,以孝悌为主线,儒、道、法诸家思想精华囊括其中。这“庭训”深入杜家村人心灵深处,充满正能量,使得几百年来,杜家村族人和睦相处,人才辈出,家族兴旺。
到1992年第七次修宗谱,杜家人继承祖辈六次宗谱的文脉和集体智慧,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了家规、家训、庭训。将原来的《家训条规》和《家训十六》整合修订成“八条”族规,每条十六个字,总共一百二十八个字。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孝顺父母,家庭和睦;重视教育,发奋学习”等。文字简洁,通俗易懂,符合时代要求,彰显了一个家族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人才辈出俊彦宿儒启后人
《易·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庆之余者,历千万世而不坠,余气之长,故称远尔。临阳杜氏十六世孙邑廪生杜青钱追赞鼻祖庆远公曰:“丹桂芳菲出豫章,奉天司谕到临阳。拈来名笔花千样,载入新诗锦一囊。化雨霏桃红浪叠,春风拂柳绿袍扬。渊源理学成南道,衣钵家传桂籍香。”前清临邑侯龙门李振麟以“临阳望族”、“忠义古风”额悬于杜家村总门楼之上,彰显杜家曾经的辉煌。
作为肇基者的杜庆远,在临阳水埠头这片土地上勤奋耕耘,忠孝为鹄,诗书传家。到杜氏第五代的杜景良(1398年—1470年)、杜景诚(1399—1472年)兄弟首开科甲后,景良公以明经进士任粤东韶州府授,复署二府;景诚公以拔贡(按明朝制,应是选贡)任江西泰和县县尉。从此,杜氏家族开启了几百年的荣耀。正如《杜氏宗谱》中所述:“国家设科宴士,鹿鸣鹰扬并隆,吾儒有志事君,文事武备宜习,语云:文官把笔安天下,武官持刀定太平,均属国之桢干也。我族居临邑,自元朝以来或为都督、或为司铎、或为通判、或为县尉、或为吏目、或为户侯……”学而优则仕是临阳杜氏最为推崇的入世方式。
明朝万历年间,杜朝用任前护驾指挥使,偕大将刘挺征寇有功,加授总督军门,兼管两广总戎(正二品);清朝道光年间,杜学礼于1835年乡试(乙未科)中举,1844年(甲辰科)中进士,他也是临武县在整个清朝唯一有据可查的一位进士。杜学礼由户部主事(正六品)递升郎中(正五品),而后获得京察一等,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杜学礼为提督南河使者,咸丰元年,杜学礼为山西副主考,1852年,杜学礼晋升官四品,以道发广东用,赴任广东高廉钦兵备道,加二级诰授奉政大夫;同治丁卯年(1867年),杜学礼因眼睛染病,告假致仕。杜学礼淡泊名利,嗜好读书,平时与曾国藩、何绍基、魏源等相交密切,晨夕与聚,切磋学行。临阳杜氏第四次修谱时,曾国藩、祁隽藻、祁世长等人都曾亲笔作序,这是临阳杜氏族人值得自豪和骄傲的珍贵而厚重的人文积淀。与他同时代的还有杜茂林、杜曰珩、杜学浚三位举人,开创了临阳杜氏的鼎盛时代。
至清末,临阳杜氏共有63人受朝廷封官任职,其中文官45人,武官18人,从从九品到正二品,最辉煌时期莫过于清朝,有57人做官,故有“一房一府三知县”(知府:杜宝珩,知县:杜殿元、杜学浚、杜茂林)、“一门一花三蓝翎”(花翎:杜学礼、蓝翎:杜元衡、杜秉衡、杜铨衡)之称,享誉四方。据《临武县志》和《杜氏宗谱》记载,临阳杜氏经历元、明、清几个朝代,先后出过庠生、廪生、贡生等共169人,可谓冠盖连云,人才济济。这些人才的兴起,离不开乾隆后期杜甘棠、杜峻元兄弟创办的杜家“云汉轩义学”,据1989年版《临武县志》记载:“民间义学较著名者为云汉轩义学,由杜甘棠兄弟创办,学田七十余亩,教师俸金、伙食,以及考生赴省、上京应考盘缠都由义学承担。”《杜氏宗谱》中记载杜氏男丁无钱无专职老师的一到开蒙年龄钧可入“云汉轩义学”就读。
(黄毅华、谭文龙、陈志民)
广东江门水泥管桩集团,主要生产水泥管桩,全国有3万余名员工。
招生产普工1000人,要 求:男女不限,年龄18-50周岁,身体健康,可适应倒班工作,服从安排,能吃苦耐劳。
待 遇:计件制,多劳多得,月纯收入工资7000~9000元,每天10小时左右,月休2-4天,五天以上有工资,新员工入职前1个月出勤日伙食补助10元/天(够吃),后面不包吃(伙食300元/月),包住,有夫妻房,免水电费,淋浴、无线网络,免费发放床上用品,配有洗衣房,报销路费,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周边租房便宜,每月15日发放上月工资。
喜欢本文,你就告诉大家你在看 !
✍️图文编辑 / LMH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