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有这么一个消息!_读者_投资人_出借

自2019年网信实控人张振新在英国自家医院离奇去世后,先锋系700多亿债务的解决就成了谜团,到目前已经拖到了第四个年头。

最近我们却收到了一位读者反馈的好消息,其网信债权N折成功下车。

事情还要追溯到去年10月份,有第三方律师联系到读者,称可以处理出借人手里的标的,代理出借人去要回出借资金,再以债权转让方式打折后支付一定比例的现金给出借人。当时对方律师表示最少能要回N%,回款后还要再扣除律师费。

读者签署代理协议后就是等待回款。今年1月份的时候,读者咨询过对方标的进展如何,律师表示得等春节后,年前已有两个月没有回款了。

1月末读者向我们反馈这事时,我们认为如果不需要额外再掏钱的话,还是可以尝试看看。因为以前网信能下车的,对债权有一定的要求,这次是由对方主动联系,不知道是否有什么限定条件。

接着上周读者传来消息,对方律师表示合同上传,签署债权转让协议后就等待按协议中的约定打款了。

展开全文

该读者能顺利下车确实是个好消息,感谢读者的分享让我们了解到有这么个下车方式,也让网信的投资人看到回款的希望。

对于有类似律师或其他第三方主动联系到出借人的情况来说,还是需要先辨别对方身份的真假,比如让对方出示律师证明,编号等公示信息,这些信息在网上都能查到,另外也可以从原平台处去验证情况,提防打着此类旗号的诈骗,最基本的一条是谨守不能透露密码或验证码等支付相关的信息。

目前对于网信的投资人来说,主要还是走集体诉讼和债权转让,对于上述读者这种第三方主动联系的,可能还是小概率事件,猜测可能是所持标的底层资产具有一定价值,对方有路子能去要回钱,然后这部分投资人就能现金打折下车了。

解决上还是需要时间。当初实控人在英国自己的医院名义死亡,到底是真是假谁也不知道,只留下700亿的债务和投资人的一脸懵逼,或许债务窟窿没那么大,老板还有清盘动力,也不至于走上“身死债消”路子。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去年底网传的皮带哥跳楼事件,好在只是虚惊一场,对于这种实控人出事或跑路的,最终苦的还是债权人。

当初网信那么多钱也不知道搞什么去了,国内值钱的金融牌照一张也没搞到,基本都是参股,没有做到控股,只有香港的网信证券拿到了券商牌照,但港股券商牌照申请没那么严格,牌照跟着也就不太值钱,后来这家券商破产重整后也被收购易主并更名了。

网信的窟窿这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烧钱的路子太野,2015年以前网信旗下的网信理财和金融工场,光是在平台注册登录点个卯,每天就能领2块钱,一个人要是申请多个号,每天光是签到就能领几十块。还有专门的羊毛党,这群人基本信息共享,有羊毛薅就一起上,还可能只薅不投,所以这种推广模式烧钱那叫一个猛,用户数量增加的那叫一个快。

当初旗下的上市主体中新控股,最高时股价就被烧到了1.22,但2019年停牌时只剩下0.011,股价从最高点跌到只剩下1%,相比之下网信的股权投资人可能比债权投资人还要惨,现在来看当初扩张时烧的实际都是投资人血汗钱。

而且从实控人去世风波来看,既然都在海外有自己的医院了,有可能在2018年以前就把钱转移到了国外,包括一些跑路的P凸P平台老板,也是早早把资产转移并移民,留下一屁股债和风中凌乱的投资人。

现实生活中因P凸P平台暴雷产生的悲惨故事太多,当初某位年纪较大的工程师,在网信投了60-70万,算是全部身家吧,后来平台暴雷,受打击后直接心灵出家了。

对于文初的读者来说,能有一部分回款也是不幸中的万幸,虽说网信这种情况处理起来比较麻烦,但债务不是说随着实控人死亡而消散,现在至少工作组在继续推进,在积极催收,总还是能看到回款的希望。

关于网信普惠,或是网信理财,如果读者们还有补充,可以在文末积极留言。

后续的进展,这边还是会持续跟进!

公号“大佛聊互联网金融”,我们还将持续关注最新进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