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 “气象局传来坏消息”?官方说法来了!_气候_气象局_天气

“就在刚刚,国家气象局传来坏消息。今年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将会比往年更加频繁 。2023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大家务必要提高警惕。一起转发出去,给身边的家人、朋友都提个醒。”近日,一段包含“气候预测结论”的短视频在朋友圈快速流传,其中文案部分剪切自2月6日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的发言。其实,这段视频中对于气候预测的理解和传播未免有些耸人听闻了。

网络传播的相关小视频

对于关注度高、专业性强的气候预测相关结论,公众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并参考?正好借着这段视频,我们可以通过细盘视频文案逻辑,学习如何正确科学地看待气候预测结论。

一检验。回溯结论信息源,还原事实,破除“心理战术”。视频里“就在刚刚,国家气象局传来坏消息”其实是指在2月6日中国气象局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初步研判认为,今年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我国最近几年的气候预测都是如此),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仍呈现多发强发态势(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实属正常)。视频中的“刚刚”“坏消息”听起来有种事态突发且性质严重的意味,但回溯信息源可知,这是中国气象局每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的一条气候预测信息。并不是“刚刚传来的坏消息”,事态也远非如视频所渲染般岌岌可危。回溯结论信息发布源头,检验事实,可破除自媒体营造的“局势危急”的心理战术。

二比对。参考信息源,谨慎看待程度副词。“今年的气候年景总体也非常差 ”这类表述过分夸大程度,以虚多实少的信息混淆视听。视频将发布会上的“今年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表述为“非常差”,在程度理解上无疑是不准确的。

三推理。再次演绎,检验逻辑关系是否成立。视频将发布会上“今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仍呈现多发强发态势” 直接强行等同于“极端天气将会比往年更加频繁 ”,显然不合逻辑。

四判断。谨慎对待其中下定义、下结论部分。“国家气象局传来坏消息”“2023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以后的天气将会越来越糟糕”这些表述里将气候预测结论主观定义为“坏消息”,没有根据地将2023年表述为“不平凡的一年”,未经科学证实就摆出“以后的天气将会越来越糟糕”的结论。这些充满主观判断的定义、结论真的经得起推敲吗?其实,国家气候中心每年都会在充分研判的基础上对未来一年的气候年景做出初步判断,并逐季节、逐月做出滚动气候预测,并不存在这类“坏消息”“天气越来越糟糕”等说法。了解结论信息发布的背景及其完整内容,谨慎对待这类资讯中的下定义、下结论的部分,能有效提升对于真假信息的辨别能力。

展开全文

在我国,气象部门对未来天气、气候的预报预测是根据时效划分的。根据《新型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方案(2022—2025年)》,天气预报业务覆盖未来几小时到14天内的预报;气候预测业务覆盖未来15天以上的预报;气候预估则特指对未来几十年到几百年气候系统对外强迫响应的估计。年代际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预估因预报时效较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其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三方面:模式响应的不确定性、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不确定性和排放情景的不确定性。由此可见,预测未来天气气候及其变化情况仍然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难题。

天气变化与百姓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正因如此,天气气候领域的信息资讯在受到百姓高度关注的同时,也容易被部分自媒体钻空子。就如每年汛期,当有较强的降雨过程出现时,“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这样的字眼便会在网络上传播;再如秋冬季一出现冷空气过程,《1950年以来最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1992年以来最寒冷冬季》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便来蹭一波热度。

不过,明眼人拿来一看就能发现,无论是东拼西凑的文字还是前后混剪的视频,都完全无法支撑那些耸人听闻的标题。是否有科学依据?分析是否全面?这些博人眼球的自媒体当然一点也不关注,他们所图的不过流量和利益而已。

汛期当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大家对天气气候相关话题也更加关注。那么,真实、完整且权威的天气气候预测信息该从哪些渠道获取?又应如何正确参考?未来天气气候受多重因素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建议公众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等权威渠道获取最新预测结论,切勿被非正规渠道剪切发布的小道消息扰乱阵脚。

中国气象局官网

中国气象局抖音

来源 中国气象局|作者 刘蕊

编辑 曾佳佳

流程编辑 刘伟利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