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冬,解放军在淮海战役围歼敌黄百韬兵团时,蒋介石在淮海战场的总兵力还有6个兵团18个军50余万人,分别集中在三块地方:
1、徐州地区,有徐州“剿总”和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8个军30余万人;
2、蒙城地区、有黄维兵团,4个军12万人;
3、蚌埠地区,有李延年、刘汝明2个兵团,6个军10余万人。
在黄百韬被包围后,已成瓮中之鳖时,下一步打谁?也就是说,在蒋介石三块重兵云集之地,先打哪一块?这成为了中央军委以及诸将重点考虑的问题。
在三块战场选择一个主要打击之敌,先歼敌一个,再钳制、阻击另外两个,然后以各个歼灭的方式全歼三股敌军,不仅关系整个战役的胜负,也是取得淮海决战胜利之举。
那么到底先打谁呢?
从淮海战役发起之时,华野代司令员粟裕就开始考虑歼灭黄百韬后再打谁的问题。11月7日和8日,他在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中,就提出了下一步的歼敌建议,说歼灭黄百韬兵团后,下一步作战“或歼孙(元良)兵团,或歼黄(维)兵团”。
展开全文
粟裕最早提出了打黄维的设想。
粟裕的建议获得了中央军委的赞同。
为什么?
因为他的这个设想,与主席不谋而合。
这时,毛主席也判断认为,在黄百韬兵团被歼后,徐州之敌有南撤或不撤两种可能,如果他们不撤,第二步就打黄维、孙元良,这样徐州之敌就将完全被孤立起来,第三步则可以围歼徐州之敌——即打杜聿明集团。
后来有人说:“粟裕与毛主席两人最早提出了(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歼灭黄维兵团的设想,并把歼灭黄维兵团作为南线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淮海战役的发展,就是按照这三步一步一步发展和进行的,可见粟裕和主席的高瞻远瞩。
值得一提的是,在歼灭黄百韬过程中,主席又一度设想“第二步歼灭邱清泉、李(弥),夺取徐州”。
为什么主席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围歼黄百韬之战刚开始,尚不能判明其余三部敌军的动向,主席于11月15日指示华野和中野:“需黄(百韬)兵团歼灭以后,依邱清泉、李弥、黄维三部的情况,才能决定作战方针针。”
基于主席第二步打邱清泉和李弥的设想,粟裕在潘塘之战中曾设计诱邱、李兵团一部深入而加以歼灭。但是,邱清泉和李弥作战经验丰富,惧于华野的威势,逡巡不前。据此,粟裕上报中央军委:“邱、李东援部队进程甚缓”,“估计李已不敢大胆东援,纵(敌)东援歼灭可能不大”。
在打邱清泉和李弥似乎不可能时,南北两线战场的形势却发生明显变化:
1、被包围的黄百韬兵团已无力回天,死期已定;
2、邱、李两兵团东援很不积极——这一块,解放军难寻战机;
3、黄维、李延年、刘汝明三个兵团则开始分别从蚌埠、蒙城地区向北增援——战机出现。
11月18日,毛主席接到粟裕“纵(敌)东援歼灭可能不大”的报告后,向华野和中野发电指出:在北线歼灭了黄百韬兵团,南线歼灭了李延年兵团、歼灭或驱逐了刘汝明兵团之后,“即可全力歼灭黄维,如像在碾庄歼灭黄百韬那样,获得一个大胜利”。
这样,淮海战役的第二步战局从打邱清泉、李弥,又转到围歼黄维兵团上来了。
偏偏在这时,黄维兵团一路突进,跑到了蒙城,并向中野发起攻击。于是,刘伯承、陈毅等向中央提出,华野歼灭黄百韬后,以主力集中于徐东、徐南,监视邱、李、孙三兵团,争取休息10天半月;同时以尚未使用之5个纵队或3个纵队用于南线,协同中野歼击黄维、李延年——即由中野打黄维。
粟裕表示完全同意,并抽出四至五个纵队,参与中野歼击黄维、李延年之战,并且进一步建议“首先求得彻底歼灭黄维兵团为主”。
有趣的是,这时黄维还浑然不知觉,拼命向中野诱敌部队进攻追击,赶着要去救援垂死的黄百韬。于是,单独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机出现了。刘邓向中央军委也建议先打黄维,并请华野协助。
11月24日,中央军委复电:
“完全同意先打黄维”。
于是,淮海战役第二步围歼黄维兵团的行动开始。结果,黄百韬被全歼,接着黄维也陷入困境,杜聿明奉蒋介石之命率徐州之兵前来救援黄维,又陷入华野大军的包围圈——第三步也得以实现。最后,中野全歼黄维兵团,华野再见杜聿明集团,淮海战役以解放军60万主力对敌80万主力而大获全胜。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
¥55.8
购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