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创作网站被明星粉丝举报涉黄:举报怎么成了公报私仇的工具?_举报_同人_粉丝

虽然不是个肖战粉,小编这两天也算是结结实实吃饱了肖战和他粉丝的瓜。

小编上一次看到这么大规模的粉圈盛事,还是周杰伦和蔡徐坤粉丝PK争夺超话第一。

肖战粉丝以一己之力促成同人圈227大团结,绝了。

01

先给还没跟上节奏的路人们简单梳理一下事件始末。

无论是多不了解娱乐圈的人,大概都多多少少听到过一个名字:肖战。

就算没听过肯定也在微博热搜上见过。

肖战是个年轻演员,靠饰演电视剧《陈情令》中的魏无羡一角大火。

而《陈情令》,也为肖战吸引了一群特殊的粉丝——肖战与王一博(剧中另一男主)的真人CP粉。

展开全文

二人的CP超话阅读量将近400亿,高居CP榜第一位。

但有CP粉,自然也有唯粉。

所谓唯粉,就是只粉自家正主,对其他人保持路人甚至是黑的粉丝。

其中思想极端的那些,不但和别家粉丝闹得势不两立,就算是和自家正主的CP粉,也同样水火不容。

于是唯粉和CP粉间矛盾的种子,便悄悄埋下了。

前些天,肖战的某CP粉就以肖战和王一博为原型,在著名同人网站AO3上传了自己写的同人小说,《下坠》。

文中将肖战设定为一个女装大佬发廊妹,而王一博则是对肖战一往情深的男高中生。

哦写到这里再补充一下同人小说的定义。

同人小说就是在原作的基础上,把某部甚至某些作品里的人物放在新环境里,加入作者自己的想法从而创作出的文学作品。

同人小说遍地开花,以经典名著,热门影视和当红明星为主要创作对象。

如《暮光之城》的同人作品《五十度灰》,《西游记》的同人作品《悟空传》,还有江南创作的,金庸小说人物的校园version《此间的少年》。

同人这个圈子,虽然谈不上历史悠久,但也已经相安无事地存在了很多年。

再说回这篇《下坠》。

由于同人小说创作几乎0门槛,所以长期处于质量良莠不齐的状态。

而这篇《下坠》,作者本身的文字功底以及文字感染力非常强,笔下的人物细腻剧情饱满,自然吸引了极高的关注和追更,阅读量高达70w+。

然后,大概是因为心爱的爱豆在文章里被设定成女装大佬,甚至还有接ke等行为,肖战的唯粉,炸了。

而她们炸了的表现方式,是以传播“银卉瑟情”为由,举报了该文章的发布平台,AO3。

坐拥十几万粉丝的大粉主动下场“领导运动”,AO3一时间被若干肖战粉丝同时举报,现已被封。

顺带,另一个同人创作网站LOFTER也被疯狂的肖战粉组团刷一星,在翻车的边缘摇摇欲坠。

在这里我必须要强调一下AO3这个网站,是一个非营利性质的同人文学网站,本质是个鼓励同人文自由创作的正经平台,去年还拿了雨果奖。

AO3内备受争议的是否存在涉黄的问题,网站也解释过,是符合国外法律的。

考虑到各国法律不同,每篇文章都会明确标注警示。

人家都已经红圈高亮慎入了,你自己点进来找罪受还要怪平台,这什么逻辑?

反正,肖战的唯粉为了和“博君一肖”CP粉这一同人产物硬刚,选择直接用举报这一公权力摧毁整个同人界。

于是,就出现了篇首的“同人圈227大团结”。

如今,不管是科幻,游戏,动漫,影视还是小说,所有存在同人再创作的圈子都将矛头对准了肖战,抵制肖战代言的产品,组团给《陈情令》《庆余年》等肖战参与的作品刷低分,连肖战自己的陈年黑料都要被拉出来踩两脚。

如今肖战代言被撤,理智粉被脑残粉拖下水一起成为过街老鼠,场面一度失控。

肖战本人也是实惨,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压力之下肖战工作室和后援会不得不硬着头皮出来道歉,然后引起新一轮群嘲,带头搞事的那几个就开始表示自己被网暴。

是自己作的啊,小妹妹。

事情发展到如今的局面,导火索说白了只有一个。

举报。

肖战的粉丝从头到尾都没有意识到,她们把举报变成了一种公权力的滥用。

创作是每个人的权利,创作自由对应的是批评自由,而不是举报自由。

举报是对抗违法乱纪的手段,不是拿来对付文化的手段。

02

这不禁让我想起之前的“薅羊毛”事件。

B站UP主“路人A-”出镜时看到某水果店将26元4500克的脐橙误设置为4500斤的消息后,号召粉丝去组团下单,又在明知商家无法发货的情况下,恶意投诉“商家虚假宣传”,导致该店铺直接关店。

这不禁让人后背一凉,现在网络上的举报投诉成本太低了,只要我看你不爽,就可以投诉举报你,但是这样真的合理吗?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的号召能力非常强,比方说这个up主,和另一个人产生了矛盾,然后组织一群人去恶意投诉举报那个人,平台只看数量,不看证据,就把被举报人给封了,这样公平吗?这是不是在培养“大多数人的暴力”?

上文中的肖战唯粉粉头同理,自己看不惯CP同人创作,就靠着自己的影响力号召粉丝去恶意投诉举报AO3。

唯粉粉头自己是爽了,但同人圈又不是只有博君一肖一家,还有千千万万别的同人圈,你让他们情何以堪?平台情何以堪?

照这个逻辑,我喜欢咸豆腐脑,我就要举报所有卖甜豆腐脑的店?

我是个死宅,全天下所有的旅行社就得统统倒闭?

要是虎扑大直男觉得看耽美的都是蠢货,给一锅端了,你们觉得合理吗?

举报,成了个公报私仇的活计。

03

在搜索相关资料的时候,小编被震惊地科普了一个新名词。

举报师。

做电商经营的都见识过差评师,小编第一次听说还有举报师这个行业。

这些举报师的工作,就是收钱替买家举报账号,使某个账号被冻结,彻底歇菜。

而且,所谓的举报师,已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某闲鱼二手店店主程女士一天突然收到平台通知,称其与一位客户存在一个500元的交易纠纷。

同时举报中称,程女士在聊天中引导客户到其他平台上进行交易,违反了闲鱼平台的相关规定,平台将对其进行封号处理。

程女士感到很不解。因为这一年来,程女士所有的商品均在200元以下,根本没有这条被投诉的销售记录。

平台建议程女士和举报方联系,但一个多月过去了,平台和程女士都无法联系上举报方。

束手无措之下,程女士只能报警。

直到今天,程女士的闲鱼账号依然处于封号状态。

然而,程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

仅在闲鱼平台上搜索“举报”一词,就可以看到不止一家店铺出售举报服务。

有些店铺甚至放出“给力举报,纯手工百分百干死”的宣传标语,还有店铺直接“授人以渔”,出售举报软件并进行举报技术教学,“包学包会,无期限使用。”

至于价格,以闲鱼为例,举报三年以上的卖家,成功后收费800~2000元不等;而一年以下的新卖家,或出售商品较少的卖家,则要翻一到两倍。

举报师作为差评师的进阶版,更加令人闻风丧胆。

“‘举报师’的雇佣者,有些是投诉无门的客户,有些则是恶性竞争的同行。”有商家透露,“他们有时候为了能够一次性封对方,是愿意拼命砸钱举报的。”

如今连举报都可以交易了。

细思极恐。

举报的定义,是检举报告坏人坏事,也就是先发现坏人坏事,然后再才去举报。

如果为了能够举报成功,被有心者捏造出一堆所谓的“坏人坏事”,我们这些路人和吃瓜者,到底是信还是不信?

在这个被舆论支配,缺乏独立思考的时代里,也许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尽量不被别人举报吧。

04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那我们还不能举报一些歪风邪气的事情了?

当然可以。

我们有监督权,当然就能行使。

只是在“合理使用”与“恶意”之间,有一个简单的评判标准:这件事的受益者是自己还是社会,是自己舒服了还是会消除不良。

我们的生存空间本身就小到可怜,每一次的举报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使得有限的空间愈发逼仄。

毕竟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