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外大型商用飞机年度进展和展望_波音_订单_飞机

全球大型商用飞机市场经历三年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2022年终于迎来积极的回暖信号。2022年,全球大型商用飞机市场总体表现良好,波音和空客商用飞机交付总量和订单总量与2021年相比均双双上涨,窄体客机和宽体客机市场均出现疫情后的复苏信号。2022年,国外大型商用飞机重点产品研制项目取得新进展,波音737 MAX 10飞机虽未实现2022年获得型号合格证的目标,但在年底为后续取证铺平道路;波音777X飞机因波音面临的诸多问题被迫再次推迟交付时间至2025年,比最初计划晚了5年;空客A321XLR飞机圆满完成首飞,顺利开启飞行测试和适航取证工作;俄罗斯MC-21飞机获得型号设计更改合格证,是该飞机实现国产化的关键里程碑。当前,全球大型商用飞机市场仍处于双头垄断格局,波音、空客两大寡头尽管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二者发布的市场预测报告均表明未来前景可观。

产品市场年度表现

2022年,波音和空客市场交付和订单情况如表1所示,大型商用飞机年度交付数量达到了1141架,比2021年的951架增长20%,空客占58%,位于波音之上;大型商用飞机年度新增订单数量为2013架,比2021年的1680架增长19.8%,窄体飞机和宽体飞机的订单均恢复增长,空客以54%的份额位居波音之上;大型商用飞机积压订单从连续三年的下降出现了转折,截至2022年12月底,积压订单增加到12669架,提升幅度11.2%,其中波音仅占43%,仍落后于空客。从大型商用飞机的细分市场表现来看,窄体客机和宽体客机市场均出现了疫情后的复苏信号。两大商用飞机制造商在市场方面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录得订单出货比(即通常说的“买飞比”)均高于1,波音在宽体客机市场占据优势,而空客在窄体客机市场更胜一筹。

表1:2022年全球大型商用飞机交付量和订单情况(单位:架)

1. 波音商用飞机交付数量猛增40%,宽体客机市场尤为亮眼

2023年1月10日,波音宣布2022年共交付480架商用飞机,收到935架订单(净订单774架),截至2022年12月底,积压订单5430架。

展开全文

年度交付数量方面,波音商用飞机年度交付总量激增,达到480架,同比增长41.2%。尤其在最后的12月份,波音交付53架737 MAX、10架787,这是自2020年3月以来最富有成效的月份。从细分市场看,窄体客机交付387架737,同比增长47.1%,包括374架737 MAX、13架其他改型机。宽体客机交付93架,787交付量成为最大亮点,由2021年的14架增加到31架,同比增长121.4%;此外,另交付5架747、33架767、24架777。总体来看,波音2022年交付量有大幅度增长,但这一数字仍远低于该公司在2018年之前五年的平均值(760架)。值得注意的是,737系列和787系列的市场年度表现优异,表明波音这两个项目中为大量缩减库存的努力正在获得成效。

年度新增订单方面,波音商用飞机年度订单总量为935架,比2021年的909架仅增加3%,但净订单量由2021年的479架增加到774架,增长幅度达61.6%。其中,窄体客机收获697架737系列订单,比2021年的765架下降9%,737 MAX收获561架订单、占窄体客机订单的80%。宽体客机方面,787系列表现强劲,订单由2021年的21架猛增到139架(净订单114架),增加4.62倍;与此反差较大的是767系列订单出现大幅下滑,仅收获31架订单,同比下滑幅度超过50%;777有小幅度增长,年度订单由2021年的53架增加到68架。总体看,波音的窄体客机订单表现较弱,而宽体客机在年度全球订单中占据绝对优势。

产品积压订单方面,截至2022年12月底,波音积压订单总量为5430架,扣除852架被标记为风险并被列入公司ASC 606会计类别的订单,官方积压订单4578架,同比小幅上涨6.1%。官方积压订单包括,3628架737 MAX及25架737其它型号,一架747,106架767,373架777和505架787飞机。扣除的852架飞机包括659架737、127架777和66架787。波音积压订单总量不到全球的一半,主要是在窄体客机领域明显弱于空客。

2022年,波音市场表现总体良好,稳定了737系列的生产,恢复了787的交付、启动了777-8货机项目等。尤其在去库存方面,波音做出巨大努力,据《航空周刊》数据显示,波音商用飞机库存最多时达460架,现在已降至约80架。波音737系列在2022年交付387架,超过其最近预测的375架(由于某些因素,该目标从2021年初的500多架向下调整)。波音表示,2023年初步目标是交付425至450架737 MAX。当前,787因制造缺陷问题未能完全解决,需继续对库存中的787进行返工,同时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做详细探讨如何为恢复交付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2. 空客连续四年成为全球最大商用飞机制造商,窄体客机订单突出

2023年1月10日,空客宣布2022年度向84家客户交付661架民用飞机,获得1078架订单(净订单820架),截至2022年12月底,空客储备订单为7239架。

年度交付数量方面,2022年,空客交付661架商用飞机,同比增长8%,但仍低于交付目标(2022年初提出交付目标720架,后缩减至700架左右)。其中,窄体客机A220在2022年交付53架,比2021年仅多3架。A320neo系列交付516架,同比增长6.8%,相当于每月43架生产速度,远低于早期预计的爬坡曲线。宽体客机A330/A330neo系列2022年交付32架,同比增长77.8%;A350交付60架,同比增加5架。从细分市场看,空客2022年窄体客机交付量同比增长6.8%,远低于其宽体客机26%的增长幅度。

年度新增订单方面,空客2022年共收到1078架飞机订单(净订单820架),同比增长40%。其中,窄体客机A220新增订单127架,比2021年基本翻一番;A320系列新增订单888架,同比增加34.3%,同时取消订单118架,净订单770架。宽体客机新增订单63架,取消订单118架,净订单出现负增长;其中A330新增订单19架,取消订单84架;A350飞机新增订单44架,同比增长75%,取消订单34架,净订单仅10架。从细分市场看,空客窄体客机新增订单占有优势,宽体客机与波音相差甚远。

产品积压订单方面,截至2022年12月底,空客积压订单总量为7239架,比2021年7082架增加了157架,增幅2.2%。其中,窄体客机为6620架,占空客总积压订单的91.4%,同比增加248架,其中A220有527架,A320系列有6093架。宽体客机领域,A330积压订单215架,低于2021年83架;A350飞机404架,也低于2021年的509架。从积压订单看,空客宽体客机不足其总量的10%。

2022年,波音和空客在大型商用飞机市场均取得了优于2021年的成绩,净订单量均明显高于交付量。空客尽管未完成年度交付目标,但市场总量仍超越波音。尤其A220作为A320neo系列的有效补充,使空客在窄体客机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空客A321XLR将于2024年第二季度投入使用,有望在窄体客机市场占有优势。当前,空客和波音都表示面临供应链问题,2023年在供应链方面仍将充满挑战。空客尚没有给出2023年的生产目标,但提出到2024年将A320neo系列月生产率提高到64架,在2025年中期提高到75架。

重点型号年度进展

1. 波音737 MAX 10飞机型号认证一波三折

波音737 MAX 10飞机是737 MAX系列中最大的机型,在单级客舱布局下最多可载客230人,并可飞行远达3300海里(6112千米)。2021年6月,737 MAX 10飞机完成了首飞。2022年,波音与监管机构FAA密切合作,开启全面测试取证工作。11月18日,美国FAA重申,根据2020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的《航空器合格审定、安全与责任法》规定,2022年12月27日后,FAA不得向设计中不包含机组人员告警系统的运输类飞机颁发型号合格证。这是在印尼狮航和埃塞俄比亚航空发生两起737 MAX坠机事故造成346人死亡后,美国国会于2020年强制实施的。波音为了铲除这一障碍,持续推动国会通过修正法案取消这一强制规定。12月20日,美国国会在2023年拨款法案中加入了修正案,批准可不升级驾驶舱告警系统完成737 MAX 7和737 MAX 10取证,为两型取证铺平了道路。该修正案同时也提出了737 MAX系列飞机安全增强功能改装的一系列具体要求,波音须逐项落实。波音原计划2022年获得737 MAX 7认证并未实现目标。737 MAX 10尚未获得FAA签发的型号检查核准书(TIA)、进入审定试飞阶段,预计最早于2023年晚些时候才能获得批准。

2. 波音777X飞机研发进度再次推迟

波音777X于2020年完成首飞之后进行数次测试飞行,但交付却因种种原因一推再推。该项目一路坎坷,2019年因GE9X发动机的设计问题而延迟;2021年,FAA以软件和硬件问题尚未解决为由拒绝为777-9试飞原型机签发型号检查核准书,导致该项目进入局方审定试飞时间推迟。4月,第二架777X原型机完成首飞,但5月FAA对该机发出警告要求进行更多的测试飞行,暂无法对777X进行认证。2022年2月,波音四架777X原型机完成约1900小时的飞行测试,飞行次数超过650次;4月,波音宣布将首架777-9的交付时间从2023年底推迟到2025年,比原计划延迟5年,此决定是基于满足FAA飞机认证新要求所需时间的最新评估,同时为减少库存,波音暂停777X生产直至2023年;10月,由于发动机故障,波音停止该机试飞工作;12月17日,波音宣布恢复777-9的首架试验原型机飞行,其余3架尚未开展飞行试验任务。

3. 空客A321XLR飞机成功完成首飞

2022年6月,空客首架超远程机型A321XLR首飞,总时长约4小时35分钟,测试了飞行操纵系统、发动机及包括高速和低速状态下的飞行包线保护等主要系统。该款飞机设计载客量为180至200人,航程4700海里(8700公里),计划2023年获得欧盟航空安全局(EASA)的认证。9月,第二架A321XLR完成首飞,是首架配备新型普惠发动机PW1100G的飞机,是计划测试认证A321XLR的4架飞机之一。12月,空客完成A321XLR长航程试飞,历时13小时,从图卢兹飞往英国和爱尔兰,监控飞机性能表现并监测潜在问题,验证了A321XLR远程飞行能力。空客预计,2023年底前后完成试飞并向适航当局提交取证所需的全部最终文件,确保A321XLR在2024年如期投入运营。

4. 俄罗斯MC-21飞机获得型号设计更改合格认证

MC-21是俄罗斯伊尔库特公司开发的新一代中程客机,于2017年5月28日完成首飞,于2021年12月获俄罗斯联邦航空运输局(FATA)颁发的型号合格证。2022年10月,俄罗斯已对MC-21飞机开展了82个飞机系统的国产化工作,截至当时完成了燃油箱保护系统、新一代电传动装置、航电系统元件、机身隔热隔音材料等部分俄国产系统的原型制造。11月,伊尔库特与俄航子公司Rossiya航空使用MC-21-300原型机开展飞行员试运行(不载客)。12月13日,俄国家航空系统研究院表示,正在“电鸟”上对MC-21飞机的航电系统(驾驶舱内的进口控制面板已替换为俄制产品)与PD-14国产发动机的接口进行试验。12月29日,FATA颁发MC-21型号设计更改合格认证,确认可采用PD-14国产发动机和国产复材机翼。12月底,俄宣布预计MC-21国产化机型将于2024年完成飞行试验、获得适航证,并计划2024年底向俄罗斯航司交付6架MC-21飞机。2022年,配装PD-14发动机的MC-21共完成160多架次试飞。该项目获得型号设计更改合格认证是重要里程碑节点,是未来所有系统实现国产替代的基础。

未来市场前景展望

全球航空业经历了三年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2022年市场逐渐表现出复苏信号,在此背景下,波音和空客均发布最新商用航空市场预测。

2022年7月,波音发布2022版《商用航空市场展望》(CMO),预测2022~2041年,全球将需要41170架新飞机,比2021版CMO的预测减少约2500架。其中,新窄体机需求占75%、为30880架,新宽体机需求占18%、为7230架,新支线飞机需求占5%、为2120架,新货机占2%、为940架。2022版CMO报告未包含俄罗斯对新飞机的需求,2021版报告中俄罗斯新飞机需求达1540架。与此同时,波音预计到2031年机队增长将略高于此前预测。未来10年运营商将需要19575架新飞机。如果包括此前预测的俄罗斯运营商710架的需求,总数量将接近波音2019年的预测。

同期,空客公司发布2022~2041年全球航空市场预测(GMF),预计全球航空运输将在2023~2025年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水平,未来20年航空客运、货运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6%和3.2%。未来20年全球客机(100座以上)及货机(载货重量10吨以上)的新机需求量为39490架,相较于此前全球市场预测(约39000架)小幅提升。其中,窄体机31620架(占比约80%),宽体机7870架(占比约20%)。空客预计,未来20年,有15440架飞机(约占2/3)将被替代,2041年全球在役飞机数量为46930架(其中货机数3070架)。

在地区分布上,波音和空客一致认为亚洲市场继续强劲增长。波音预计,亚洲地区约占新飞机长期预测需求的40%,欧洲和北美分别占到20%以上需求,其他地区需求占15%;空客预计,在地区分布上,亚太地区(不包括中国)新机需求量最大(9160架),中国需求量为8420架,在中东地区宽体机交付份额最大(占51%),在非洲、亚太、欧洲/独联体、北美地区,窄体机和宽体机之间比例大致稳定于80:20。

来源 | 民机战略观察

作者 |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 杨敏

▌声明:我们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部分图片难以找到原始出处,故文中未加以标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