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起于隋而成型于唐,它的第一大作用是打破了贵族对官场的垄断,使“寒门出贵子”成为现实,因而收获了一片赞誉声。可实际上,直到唐朝结束我们都没有看到“寒门出贵子”的盛大景象,真正的贫寒之家,靠科举出人头地仍然是遥不可及的梦。这是为何?
一、大唐289年历史,有近千名状元进士,真正出身寒门者少得可怜
唐朝是科举制的成型期,进士科在唐朝被确立为主要科目,殿武与武举也在唐朝产生,通过科举考试脱颖而出的士子们成为官场耀眼的明星,尤其受到重视。据《新旧两唐书》和《登科记考》记载,在唐朝289年的历史中,产生了141名状元和830名进士,合计971人。下面我们来扒一扒,这971人里有多少人是出身寒门?先说明一下,这里的寒门,是指经济上贫穷、政治上前几代都无官职的家庭。
先看状元。同样根据《新旧两唐书》和《登科记考》统计,141名状元里,只有5人出身寒门,但这种所谓的“寒门”其实并不“寒”,我们以其中3人:卢肇、苏检、裴说来看看。
卢肇乃江西分宜人,公元843年状元。其曾祖父卢挺曾为袁州刺史,祖父卢显春为地主,父亲卢华廷是教书先生,他自己读书时,拜韩愈为师。这样的人家能叫“寒门”吗?应该说是仕宦之家,书香门第,家道中落吧。
展开全文
苏检呢?苏检是陕西武功人,公元894年状元。此人家在农村,但娶的妻子却知书达理,善以红笺作诗,娶得起这样的老婆,家庭又有什么“寒”的?
最后是裴说。裴说是广西桂林人氏,公元906年中的状元。据《裴氏家谱》和《山西通志》载,裴说原是山西闻喜著名的裴氏家族后人,避战乱到广西桂林的,可谓背景深厚,不可小视。
状元说完了再说进士。《新旧两唐书》中记载的830名进士,70.96%是士族大姓,有589人;13.13%是小姓,有109人;余下15.91%是寒门,有132人。
这132人平均到唐朝的289年中,平均2.2年才有1个寒门子弟考中进士,何其可怜!而且,严格地讲,这132人也不能算寒门的,因为他们几乎都是“两代无官的书香门第或名宦之后”。
二、唐人进京赶考一次花费白银两千两,说明科举制没有为穷人打算
为什么唐代真正的穷人难以通过科举跳出农门?《太平广记》的一则记载或许可以让我们窥得真相。
有位名叫张汾的考生,在长安应举时曾与官员刑君牙聊天,抱怨道:
“在京应举,每年当用二千贯文,皆出往还”。
这句话有2个有效信息,一是“二千贯文”,大约相当于2000两白银;一是“皆出往还”,意即钱都花在了人际交往上。2000两白银按最低价一两值2000元人民币计算,也相当于现在的4百万,一年花掉4百万,实在让人难以想象。但这恐怕是真实的,因为唐朝科举制有“行卷”和“公荐”之弊。
所谓“行卷”和“公荐”,就是唐朝在正式的科举考试前,设置了一个推荐程序,让考生们先把自己的优秀诗文制成卷轴,呈送给达官显贵及文坛泰斗们,让他们先审核一番,然后,觉得好的就推荐给朝廷。考生如果有推荐,中举的成功率便大很多,如果没有推荐,文才再好都悬。我们所熟知的诗人王维,就是靠岐王和玉真公主的推荐做了状元。白居易那首著名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行卷”之作,给诗坛前辈顾况看的,经顾况推荐,白居易也考取了进士。
(白居易)
因为“行卷”的对象都是“大人物”,你又要人家“公荐”你,那么你非得花大价钱送礼,并与人交往。如此,一年2000两白银的开销就不足为奇了。
试想,真正的穷家小户哪里受得了这个!没有钱,没有人脉和社会关系,你都找不到人去“行卷”,你不“行卷”,就没人推荐,就很难考上。
除了“行卷”和“公荐”,唐朝士子们还要为科举考试承担长途跋涉、进京赶考的交通费、差旅费,承担长时间在京居住待考的食宿费,以及购买书籍、文具的零散花费。这些必要的花费,也不是一般穷人家能承受得了的。
总之,唐朝的科举制似乎并没有为穷人打算,唐政府设定此制度,是在施惠于民,,但是只施惠到了上等、中等家庭,真正的寒门仍然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
三、唐朝依然是贵族社会,贵族们抑制了“寒门出贵子”
唐朝有2个主要的贵族集团:关陇八大家与五姓七望。
唐朝初建,因为李渊、李世民本身是关陇八大家之一,李世民的舅哥长孙无忌也属于关陇集团,所以关陇集团占主导地位,朝中重要职位多为他们把持。李世民想了各种办法削弱关陇集团,唐高宗与武则天也合力对付关陇集团,终于在公元659年扳倒长孙无忌,才算折断关陇集团的翅膀,让它再也无法腾飞。
关陇集团衰落后,原先被压制的五姓七望又趁着安史之乱兴旺发达起来。比如荥阳郑氏,在唐朝进入中期后,连续产生了十多位宰相,史称“郑半朝”;又比如清河崔氏,自中唐开始,累计有8人为宰相……五姓七望彼此联姻,成为一体,所以他们又把持了朝政。
贵族世家掌控朝政,在人才的选拔上,自然是眼晴向上,倾向于在贵族体系内部寻找;在科举制度的设计上,自然很少为穷人着想。再说了,他们根本瞧不起穷人,也不愿意看到穷人翻身做主人。
(关陇集团代表人物长孙无忌)
而且,中唐以后的五姓七望的重新崛起,与它们利用了科举制、掌握了科举权有密切关系。比如五姓七望中的范阳卢氏,中唐之后,每年有大量子弟参加科举考试,累计考中进士的人数居然超过百人。这一现象,让人深思。这一方面说明这些贵族们已经适应了科举考试,形成了通过读书而做官的风气;另一方面还说明,他们利用了贵族的身份和“朝中有人”的便利,挤上了科举这条穷人的“独木桥”,比穷人家的子弟考上容易得多!如此,则穷人想出头,寒门想出贵子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参考书目:《新旧两唐书》;《登科记考》;《太平广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