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那些“死读书”的同学,都混的怎么样了?_的人_都是_同学

网友一:

就说两个吧,我们班死读书的学霸,一男生一女生,都考上到上海的名牌大学。女生在上海某审计机构做总监,工资按年薪计算,根据工程量有提成,奖金另算。男生留在所读大学,现在是副院长,前途不可估量。

他们假期几乎都是世界各地度过,平时晒孩子,教育,娱乐,饮食等,都是我们所不能及。他们过是高品质的生活,我们连想都不敢想。上学时我们就是边学边玩,曾笑过他们学习太死,不知道玩,不知道吃,不知道穿。现在,除了羡慕嫉妒恨,最多的就是后悔。

网友二:

我所在的高中是市里的重点中学,但是学校管得并不严格,从来不补课而且作息特别规律。晚上7点左右就放学,自习自愿参加,所以基本没有紧张的学习氛围,大家全凭自觉。我们班的一个女生,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是我们眼中“死读书”的典型代表。

因为只有她一个人和我们格格不入。下课大家都在放松,她会跑着去上卫生间,真的称得上争分夺秒。当时大家还会开玩笑说:“都让开,琦姐要开跑了,别耽误人家时间。”但现实是卫生间排的很长的队,她去了依旧是等。所以当时的我们没有办法理解她的行为,只当学习学傻了。最后高考,她不仅是我们班唯一一个考上清华的人,更是全市的状元。

之后,通过朋友了解到,在大学期间,她参加了许多比赛,每天会运动和参加许多活动,日子过的有滋有味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死板沉寂。她在研究生期间直接直博,毕业后去了一家500强企业,2年后做到了副总的位置。直到这一刻我才清楚的认识到,“死读书”的人并不是不知道变通,她只是不屑于不同频的人为伍来占据自己的学习时间,他们能最大化的利用时间,不断的学习,她们极度渴求知识并且尊重知识。

网友三:

我有个初中同学,学习非常刻苦,是一个典型的我们常人眼中的书呆子。那时,我们离家远的学生都住宿,他家离学校稍稍近一点,但也有四五里地的样子,他选择走读。那时我们早晨五点半起床,先跑步,然后去教室上早自习。跑完步到教室也就六点钟左右,冬天六点钟还是黑咕隆咚的。我们到教室的时候,人家已经在教室看书了,他可是步行四五里地啊!可想而知他在家几点起床了。

那时我们贪玩,下课以后就去打篮球,可是人家从不参与,一直在教室静静地看书、写作业,直到天黑了才步行回家。我们总是取笑他,你这个傻子,要是考不上清华北大可就太冤了。

后来,他没考中专(过去中专是直接农转非的,对农村孩子诱惑力非常大),而是直接读了高中,听同学讲,到了高中他更刻苦了。高考的时候,他虽然没考上清华北大,但是考进了北航。大学毕业又考了北航的研究生。现在,在华北地区一个航天系统的大公司做副总,也算是功成名就了。现在看来,任何付出都是有回报的。我们眼中的死读书往往都是带有偏见的,而这种偏见可能恰恰就是自己逃避付出的一种自我安慰罢了。

网友四:

想起一个高中同学,高一那会儿成绩真的算不上好,充其量就算个中下等吧,而且头脑不怎么灵光,老师讲一遍别的同学都能听懂的,但是他要课下老师再讲一遍才能懂。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同学,有极强的韧性。从高一坚持到高三,每天早上5点多都在教室来晨读了,晚上总是最后一个走。只要不懂的他就缠着老师或者同学给他讲,即使别人露出不耐烦的表情,他还是硬着头皮让对方讲。他一个人做过的高考模拟试卷加起来足足有两麻袋。

就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同学,通过“死读书”,到了高三的时候已经挤进年级前十了,后来还考上了北京邮电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后来从同学聚会中得知,他现在在北京一家外企公司上班,年薪50万,而且今年内还会升职加薪。

我们这些曾经自命比这个同学聪明的人,如今工资还在停留几千。有时候“死读书”并不意味着死脑筋,而是这类人做事更有始有终,比一般人更能取得成功。而且现在这个社会下,学历还是人进入社会和职场的敲门砖。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