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华麟:扣手礼是香港人重要的文化符号_香港_饮茶_点心

饮茶在香港,不仅是重要的经济活动,也代表着香港人的地域身份。

香港老一辈饮早茶的习俗始源于广州。1930年代,当时 香港和澳门、广州等地海上来往频繁,人们都习惯出发或抵达香港时,到岸边的茶楼吃点心喝一壶茶,早茶文化因而兴起。

“一盅两件”是港式饮茶的典型文化符号。根据香港文化博物馆的资料,“一盅”是焗盅,或称盖杯,意即用盖杯泡茶,旧式茶楼活计伙计拿着大水煲为茶客添水,现在大部分的茶楼都已该用茶壶代替盖杯。 “两件”是指点心,如虾饺、烧卖等。现刚刚的茶楼卖点心的方式颇具独特之处。以前点心员用布带缠着点心盘掛在胸前叫卖点心,后来才有满载不同类型的挂着点心名称的点心车在茶楼出现。

有香港茶艺专家指出,本港茶餐厅的丝袜奶茶、港式茶楼的一盅两件、居港潮汕人的功夫茶、港人蕴藏有价的陈年普洱,可视为「香港四大饮茶文化」 。

开卷八分钟便曾经推荐过张展鸿教授的《公路上的厨师》一书所讲的香港奶茶的起源。

扣手礼是香港人饮茶的另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扣手礼,以“手”代“首”,二者同音,这样,“叩首”为“叩手”所代,三个指头弯曲即表示“三跪”,指头轻叩九下,表示“九叩首”。 主人给客人斟茶时,客人要用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以致谢意,这就是香港人饮茶的“叩手礼”。

展开全文

最早的叩手指是比较讲究的,必须屈手指握空拳,叩手指关节,后来才渐渐转变到现在的只用中指和食指并拢轻叩指尖了。

相传这个礼节的起源与乾隆皇帝有关。传说乾隆微服下江南,有一次,到松江“醉白池”游玩,与随从在附近一家茶馆坐下歇脚。茶馆伙计先端上茶碗,随着退后,离桌几步远,拿起大铜壶朝碗里冲茶,只见茶水犹如一条白练自空而降,不偏不倚,不溅不洒地冲进碗里。

乾隆好奇,忍不住走上前,从伙计手里拿过大铜壶,也站在几步开外,学伙计的样子,向其余的茶碗里冲茶。随从见皇上为自己冲茶,吓得想跪下叩恩,可又怕暴露了乾隆的身份,窘急之下,于是纷纷屈起手指,“笃笃笃”不停地在桌子上叩击。

事后,乾隆不解地问随从:“你们为什么用手指叩击桌子?”

随从们答道:“万岁爷给奴才倒茶,万不敢当,以手指叩击桌子,既可以避免泄漏皇上身份,也是代表叩头致谢也。”

以后,民间也开始以手指叩桌的谢礼风尚。直到现在,叩手礼依然是香港人饮茶的重要礼节。

一口菠萝包一口丝袜奶茶一段惬意时光!另一种配包“神饮”就是港式柠檬红茶,与菠萝包搭配亦是相得益彰!啖口茶、食个包,人生百事且放下。品港味、御华麟,岁月匆匆得闲暇。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