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用一字取3个好名,自己都无法超越,三人都是经典角色_老先生_名字_这一

《礼仪》:“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大名、小名、笔名、译名、曾用名,名字不仅是个人的代号,每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不同的寓意,大多是父母对孩子美好的期望。父母为孩子取名的历史十分悠久,古时候的父母为孩子取名通常是在孩子出生以后,而后来的父母大多是孩子尚未成人形甚至是压根没怀上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为自己素未谋面的孩子取名字,大名,乳名一个都不落下。

给孩子取名字是一件大事儿,一般除了孩子的“姓”以外,“名”里的每一个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细细斟酌而来的,古人起名字喜爱引经据典,从经典的古诗词中挑选出字或词来作为孩子的名字。古代封建社会讲究长幼尊卑,往往根据辈分取名字,同一辈人属于同一辈,名字中都会使用代表辈数的字,名字中除去姓和字辈外的字通常父母亲或其他取名字之人选取。

给孩子取名会从寓意美好的字中选择,一些词意不够吉祥的字一般都被拒之门外,难以成“名”,而寓意美好的字被人们所热衷,因此难免出现“撞名”的现象,比如“梓”、“辛”、“涵”等字在日常生活中。

偏僻的字也不是没有人用,只是要么用的人极少,要么取的名字难登大雅之堂,而被誉为“武侠小说三剑客”之一的金庸老先生不但热爱选择不常被人使用的字为自己的小说人物取名字,并且取出的名字不但不难听,仔细研究这些名字,还会发现这些名字背后浓厚的历史底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展开全文

“不”是一个带有消极色彩的字,平常人起名字都尽量避免使用这个字,而金庸老先生却不同,他不但用了这个字,取出了家喻户晓的绝美名字,并且取出了三个同样令人意想不到的名字。不管是在金庸老先生的武侠小说中还是在根据金庸先生的小说改编排成的武侠剧中,有三个名字肯定让你记忆犹新——“东方不败”、“岳不群”以及“包不同”。

“东方不败”是《笑傲江湖》中的一个经典角色,“东方”原本是一个复姓,寓意这太阳升起的东边,“不败”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即可。结合东方不败这个角色在小说中的定位,寓意面对令狐冲、任我行等人,自己将永远处于战而不败的优势地位,这个名字十分符合东方不败想要立于不败之地的心,可谓是“名如其人”,这也是金庸老先生的不凡之处。

岳不群这一名字也是《笑傲江湖》的一个人物,相比东方不败这一从字面寓意直接分析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岳不群这一个名字就需要结合了解这个名字的出处,不然单看“不群”二字很难读出金庸对这个小说人物的嘲讽之意。

《论语》有云:“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可以看出金庸老先生对岳不群这个人品行的不认同,如同“小人”一般,而更讽刺的是根据“连姓为义”的管理。一个人名字的完整含义应该要与姓连在一起理解,而“岳”原本是用来形容山峰的高大、挺拔,演变为姓之后用来形容声望与名气。“不群”冠以“岳”姓,讽刺的意味可谓是溢于言表了。

这也与岳不群在小说中人前为君子,人后变小人,处事更是阴险毒辣,为了自己所想要的名与利,不惜以伤害身边的至亲作为代价,将的结发妻子、骨肉相连的女儿以及一手栽培的徒儿之余不顾,最后受到千万人的唾弃。

金庸老先生的另一篇举世佳作《天龙八部》中有个叫“包不同”的配角,与东方不败、岳不群在小说中的重大篇幅不同,包不同在《天龙八部》这一部武侠小说中出场次数少的可怜。如果没有看过原版小说的人在电视剧中甚至可能找不到包不同这个人的身影,可见包不同这一配角在全小说中的重要程度与前两位“不”字辈的角色无法相提并论。

仔细分析包不同这个名字,“包”表示包容,容纳,用作姓名有着大胸襟的寓意,“不同”表示差异、反差,整体来看“包不同”有海纳百川、求同存异的寓意,而包不同也没有做到“人如其名”,他的性格与包容二字可以说有南辕北辙的意味。

在小说中的包不同虽然是区区小将,无权无势,但金庸老先生笔下包不同与其他人物一样,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思想,不会因为自己小将的身份而唯命是从,一旦有人跟包不同的意见不同,他肯定会跟那个人比个高下,即使最后证明他理不服人,他也不会就此乖乖就范,包不同处处抬杠且乐此不疲。

无论是东方不败、岳不群还是包不同,都是金庸老先生花了许多心思后塑造出来的鲜活人物,他们的名字是金庸老先生给他们的“代号”。金庸老先生写了一辈子的武侠小说,笔杆子下所造的角色不计其数,取的名字也难以计数,我们无法一一还原金庸老先生在为这些英雄豪杰亦或是妖魔鬼怪起名字的背后渊源。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当在金庸老先生的小说中了解到这一个个独特的名字时,加之与小说剧情相结合,会引发感叹,感叹中华文化的精深,感叹金庸老先生内在的文化底蕴。金庸老先生用一“不”字取出了东方不败、岳不群、包不同这三个好名字,纵观金庸后来的武侠小说,再难看见用同一个字连续取出几个经典角色,可以说连金庸老先生自己都再无法超越这一佳绩。

金庸老先生在为笔下的人物取名字时善于结合小说人物性格、命运取出令人拍案叫绝的姓名,与金庸老先生善于引经据典,从古诗文中寻找灵感,而现今家长在为自己孩子取名字时容易随大流,取出的名字毫无新意,造成现在满大街的同名同姓的人,给人一种满大街都是张三、李四的错觉。

参考资料:

《礼仪》

《论语》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