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本书的时间,带你走进印象派的世界_印象派_南京_城市

题图作者:克劳德·莫奈

2016年,在印象派画家莫奈逝世90周年之际,《印象莫奈》的艺术展在全球进行了巡展,继韩国、日本多地展出后,又来到我国成都、上海、北京和广州进行展览。2020年,在莫奈诞辰180周年时,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也以“莫奈与波士顿:永恒的印象”为主题展出莫奈的真迹。

近些年,“印象派”这个词更加广泛地走入大众的视野,“印象派”真的火了。家居装饰、文创产品上都有印象派名画的身影,关于莫奈作品的沉浸式体验展层出不穷。这些绘画里描绘着现代城市的样貌,纯粹美好的自然风光和日常生活。马奈、莫奈、毕沙罗、雷诺阿......这些名字也越来越为人熟知。

为什么印象派画作在我们这个时代如此受欢迎?印象派艺术对现世有什么新的意义吗?

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印象派艺术,我们需要一本全面讲述印象派艺术的著作。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赞 36

展开全文

用一本书的时间,

带你走进印象派的世界

文 | 苏美社

01

何为“印象派”?

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例如:莫奈的《印象·日出》,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

莫奈《印象·日出》,选自 第九章 / 典型的印象派:克劳德·莫奈

马奈《草地上的午餐》,1863 年

正如印象派诞生时社会上出现的种种质疑与争辩一样,直到今天,“印象派”仍然是一个讨论热度极高的话题。不过,在今天,大家不会再为了印象派的艺术价值而争论不休,它已经成为了最具影响力的美术流派之一,更多的讨论则在于印象派艺术是值得深入研究,还是已经沦为吸引人眼球和金钱的工具。

复旦大学著名学者沈语冰教授在他翻译的《印象派》译后记中这样讲:

弗莱的书是塞尚研究的里程碑,但没有提供印象派的全景;T.J.克拉克的著作固然是从艺术社会史角度研究印象派的杰作,但对一般读者来说过于深奥;乔纳森·克拉里的巨著或许代表了研究19世纪晚期巴黎现代性与印象派关系的扛鼎之作,普通读者却发现他讨论当时的视觉机制和视觉文化多于讨论艺术作品本身。 总之,一部既有学术深度,又可以为普通读者接受的研究印象派的全景之作,在中文世界尚付阙如。

人们也许会想起雷华德的名著《印象派绘画史》和《后印象派绘画史》。不过,稍微敏感一点的读者就会觉得,尽管这两本书提供了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巨细无遗的编年史,却忽略了对具体作品的详尽观看和辨析。读者的身心也许会沉浸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上这两个最重要的艺术运动年鉴般细密详尽的奇闻轶事和艺术家的个性化刻画中,却读不到对这两个流派所产生的大量杰作的鉴赏和分析。换句话说, 读过这两部著作后,读者了解的最多的还是那些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家,而不是他们的画作。

梵高《加歇医生》,1890 年

后来,沈语冰教授找到了一本两全其美的书:夏皮罗的《印象派:反思与感知》。

02

夏皮罗与印象派

迈耶·夏皮罗,他是艺术史学科中最卓越的人物之一,长期以来被公认为美术史界的传奇。自1928年,他在一篇题为《现代艺术》的文章中首次论述了印象派。这篇文章发表在《西方当代文明概论》第7版上。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他开始在哥伦比亚大学讲授包括印象派在内的现代艺术。而这本《印象派》是他1961年在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分校发表的6场帕丁讲座的扩展版。

杜米埃《肥皂剧》,约 1860 年

在讲课时,夏皮罗教授没有专门写好讲稿,而是即兴发言,以幻灯片引导他的主要思路,让自己从每幅画中获得新的灵感,讲述新的思维火花,这比提前写就的讲稿或提纲更加丰富与精彩。帕丁讲座被录了下来,而它们的文字记录为夏皮罗提供了他关于印象派的第一个完整的手稿。

30年后,89岁的夏皮罗在回顾自己的《论文集》第四卷(《艺术的理论与哲学:风格、艺术家和社会》)时,他又把注意力转向了印象派,并继续修改他的手稿和插图清单。从此,我们可以看出夏皮罗对于这个选集的重视程度,感受到他在这份手稿上倾注的毕生心血。

本书的目录由夏皮罗最初起草。分别有:

导论 / 观者、观看和被看

第一章 / 印象派的概念

第二章 / 印象派的美学和方法

第三章 / 自然与环境

第四章 / 铁路

第五章 / 城市

第六章 / 表演者

第七章 / 群众、行人与作为社会形式的视角

第八章 / 肖像与摄影

第九章 / 典型的印象派:克劳德·莫奈

第十章 / 印象派与科学

第十一章 / 历史上的印象派风格

第十二章 / 印象派与文学

结论 / 对印象派的反叛 

莫奈《圣阿雷塞花园》,1867 年,选自 第三章 / 自然与环境

马奈 《女神游乐场的酒吧间》,1881—1882 年,选自 第五章 / 城市

雷诺阿《弹钢琴的女孩》,1889 年,选自 第六章 / 表演者

毕沙罗《法兰西大剧院广场》,1898 年,选自 第七章 / 群众、行人与作为社会形式的视角

雷诺阿《游船上的午餐》,1880-1881 年,选自 第八章 / 肖像与摄影

03

印象派研究的另辟蹊径

本书的译者之一——沈语冰教授为读者做了如下解读:

沈语冰,艺术史和美学学者,现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当代艺术理论文献翻译与研究”,执行主编“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已出版33种)。

关于印象派的书确实很多,一般就是介绍印象派这个群体有哪些画家,有哪些代表作,他们那些画有哪些风格特色。而夏皮罗的《印象派:反思与感知》就 好在它是雅俗共赏的,它既有学术上的高度,同时又适合大众阅读。

“在一般的史学家只关注印象派技法的时候,比如户外画法、明亮的色彩、生动的笔触等,夏皮罗就已经关注到印象派作品的主题和其特殊性。比如光是火车站就可以写出一章节。” 这就是夏皮罗作为一个艺术社会史大家所具有的一种视野和独特的眼光。

莫奈《诺曼底火车和圣拉扎尔火车站》,1877 年

在对印象派艺术长达70年的反思和感知中,夏皮罗为世人提供了一份印象派艺术的理念、主题、技术和美学的近乎完美的终极成果。作者将印象派绘画的诞生追溯到19世纪(甚至更早的)欧洲社会史、思想史和哲学史根源中;对印象派绘画的美学和方法做出了迄今为止最为深刻的思考和阐述;于印象派艺术主题的阐发匠心独运,穷幽极微;在“印象派与科学”“历史上的印象派风格”“印象派与文学”等议题上开后世研究之先河:乔纳森·克拉里对印象派的视觉机制研究,T.J.克拉克对印象派的社会史研究,弗雷德对文学印象主义的研究,无不得益于夏皮罗这位了不起的艺术史家和伟大的导师。

THE END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亦可购买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梁漱溟文化思想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叶檀读者见面会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 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 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2018)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 | 《 生活的逻辑: 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 》 |《谢辰生口述》 |《袍哥》 | 《年羹尧之死》 | 《朵云封事》 |《两性》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 |《东课楼经变》 |《旧影新说明孝陵》 |《光与真的旅途》 |《悲伤的力量》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 《书事》 |《情感教育》 |《百年孤独》 |《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单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诗经》 |《霓虹灯外》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 《拉扯大的孩子》 |《子夜》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骆驼祥子》 |《朱雀》 |《死水微澜》 |《通往父亲之路》 |《南京城市史》(新版) | 《被困的治理》 |《双面人》 | 《大名道中》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 《九王夺嫡》 |《乡土中国》 |《白鹿原》 |《冯至文存》 |《在城望乡》 |《海阔天空》 |《遗产的旅行》 | 《城堡》 |《被遗忘的一代:第四代导演影像录》 |《了不起的盖茨比》 |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