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毕业到“黑快递”企业搞技术,一干就是20年 | 数智化的秘密_快递_技术_业务

作者|包校千

编辑|Lina

2002年的5月8日,上海外滩海关的大钟敲响9下,普善路290号的鞭炮声响震地面。等待烟雾散去,一块牌匾出现在众人面前——中通速递服务有限公司。

在此之前的几个月,小道消息就已经传遍了江浙沪的“快递江湖”。很多人都听说,有位做木材生意的年轻老板要注资2000万元进军快递行业。

这位“大人物”叫赖梅松。实际上,注册中通只用了50万,远没有传闻夸张,但32岁的赖梅松站在这块牌匾前,依旧是成竹在胸。

同样充满激情与期待的,还有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朱晶熙。

中通成立的第一年,朱晶熙辞去了教师的工作,带着自己的简历和一堆技术证书到公司面试,赖梅松没多看这些材料,只和他说:“先试着做做看”。

从技术新兵到CTO ,朱晶熙在中通一试就是20年。

01.“小作坊”如何搞技术

浙江杭州的桐庐县,有着与其他江南小城一样富庶秀美的景致。

20多年前,来自大山深处的农民踩着草鞋、骑着自行车寄发信件,坐着往返于杭州-上海的火车递送包裹,撬动了中国民营快递业的发展。圆通、申通、韵达、百世的发展萌芽都诞生于这一时期。

民营快递企业更具有灵活多变性,更契合市场需求,但当时快递的社会地位十分复杂:一方面,行业已经初具发展规模;另一方面,由于合法地位仍未被确认,民营快递依旧游走在灰色地带,随时会有政策风险。彼时的快递行业可以说是艰难又“上不了台面”。

朱晶熙毕业于师范学校,却不愿意从事家人眼中稳定的教书工作。在大学期间就参与学校网络管理中心搭建、系统研发的他,一心想找一家软件或者技术公司“玩玩”。

刚加入中通时,他还不知道自己进的是一家“黑快递”公司,他只觉得“黄浦江边船靠船”,既然选择了这家公司,上了这条“船”,就要好好做做看。

朱晶熙入职前,中通和“技术”相关的资产只有一台电脑。后来,公司买了服务器和六七台台式机,直接占了当时总投入的一半。

而后的两三年,朱晶熙“一人即一团”,软件、硬件、美工设计、爬墙布线、向外包软件公司提交业务需求、给下属网点做培训……当时每天工作14到15个小时是家常便饭。

2009年之前,邮政法还没有出台,中通的基本策略是生存。公司内部信息化程度低,缺少独立研发的条件,只能从市场上购买产品。而朱晶熙在几次选型中发现,绝大多数供应商打造的都是标准化工具,经常是人在适应系统,而不是针对公司的管理理念做量身定制。

以当时中通的技术实力,纯自研是不现实的。为了从根源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迫切需要一个能快速迭代,愿意和中通利益捆绑在一起的供应商。用最小的成本满足业务的发展,把业务流程摸熟摸透——这是朱晶熙当时的思路。

展开全文

找来找去,朱晶熙看中了一个只有四五个人的创业团队,选择这样的合作伙伴或多或少有些冒险,他找到赖梅松,又得到了一个熟悉的答复:想试,就去试着做做看。

于是在2006年,朱晶熙大胆启用这家创业公司作为外包供应商。好在,这是一次令人满意的双赢合作。中通争取到了三年内的免费使用,项目方也以这套系统为标杆案例,衍生出一套行业级应用。

“现在让我重来一次,我可能不敢再做这么冒险的决策了。”朱晶熙半笑着说。

02.技术观,始于一场危机

2005年开始,国内电商市场发展蓬勃,海量电商物流需求兴起。淘宝开始与“通达系”签订推荐物流供应商协议,快递企业的核心业务也从商务快递逐步变为电商快递,其中淘宝的业务量最高峰时达到了总体的80%-90%。

订单的增长不仅带来了巨大的包裹量,还有快递流程制度化、规范化的提高,以及快递企业数量的大幅增长。

2008年,淘宝母公司阿里巴巴以诱人的待遇抛出橄榄枝,邀请朱晶熙入职。当时,朱晶熙已经是中通“元老”级的技术专家,犹豫了片刻后,他拒绝了对方的邀请,“我当时的想法是总觉得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完”。

朱晶熙在中通早期的工作照片

那几年,中通每年保持在40%-60%的增速,相较于阿里,朱晶熙觉得自己有更大的施展舞台。

而更重要的一点是,朱晶熙和赖梅松已经形成了一种战友之间的信任和默契:“这是很多职业经理人在非常职业化的公司,梦寐以求的信任关系。”

朱晶熙告诉36氪,很多技术出身的空降兵,到其他企业不一定能得到老板的重视,甚至“水土不服”。而他在中通,不仅不存在这种苦恼,甚至一些重要的决策,赖梅松也都放心让他负责,甚至直接决定。

这主要是在快递江湖“群雄混战”时期奠定的基础。

当时,由于“通达系”绝大部分快递运营网络资源,掌握在各区域负责人手中,因此容易出现诸侯割据的现象。一个车库、几张桌子、一台电脑,几个业务员就可以办一家快递公司。不少人都想自立门户,摆脱“打工人”的角色。

早在2003年,有某知名快递企业的部分高管和加盟商“叛变”,快速斩断总部和其他各地之间的联系,转投了当时刚成立不久的新公司,导致全国的快递网络瘫痪,业务陷入停摆。

这场震惊快递江湖的“藩王之乱”,给中通敲响了警钟。总部如果对加盟商失去管控,任由其野蛮生长,一旦地方诸侯起义,快递网络随时可能瘫痪。

在赖梅松的支持下,技术部门研发了一套更流畅的一体化快递管理系统,统一部署,替换原有的区域管理系统。这一方案打通了各网点的数据,更便于协同管理,也能让总部提前试探到一些潜在的风险。

而朱晶熙自己也意识到,作为技术从业者要进一步加强对内部业务和整个行业的理解,不是一味地去追求技术的先进性或技术的深度,而是真正让技术服务于业务,产生价值。

03.电子面单改变了行业

作为“三通一达”里成立最晚的公司,中通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家。其市场份额由2011年的7.6%增至2021年的20.6%,十年内几乎翻了两倍。

这十年,快递行业从传统向科技转变,分水岭就是电子面单的应用。

朱晶熙还记得2008年到中国邮政分拣中心参观时,无人分拣7*24小时高效作业的场景。而“通达系”的流水线还需要大量的工人手动操作。那时他就清楚,制约效率的不是技术,而是数据。

其他的友商也做过一些尝试,比如通过高速扫描仪把底单扫描成电子影像,然后安排大量的人看着图片把收件人、发件人的信息录入到系统里。不过这种方案还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时间成本、准确性、及时性都存在问题。

中通智能化自动分拣流水线,中通员工正在协助分拣

2014年菜鸟推出电子面单,将传统面单电子化、数据化,这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如何调动网点业务员以及C端用户接受全新的模式,是实打实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朱晶熙笃定,电子面单是带给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引擎”。对于平稳上升期的中通来说,这是技术为快递带来的变革机会。

传统的纸质五联面单,成本高、易出错,最关键的是数据无法有效留存。而电子面单不仅解决了传统纸质面单因字迹不清晰寄错、送错的问题,也完成了对原始数据的采集和录入,甚至还能进一步降低成本。

传统的纸质面单,已经成为很多用户的记忆

中通内部也有不少保守派认为,传统的纸质五联单承载着诸多管理功能,例如线下交易和增值功能。如果换成电子面单,有些隐形的功能就会丧失,因此投出了反对票。而且,电子面单当时在行业的应用占比并不高,几家规模比中通更大的快递公司对于是否使用这一“新物件”态度也很摇摆。

朱晶熙不得不去游说赖梅松,强调电子面单的“好处”。特别是削减成本,每单省一毛钱,能够把这一毛钱让利给客户,赖梅松听完认为这件事情非常有前途,给出了一张分量很重的赞成票。

朱晶熙说:“中通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把每一笔小帐算清楚,就能带来很大价值。”

正如中通后续把电子面单越做越小。由以前的三联到两联再到现在的一联,纸张大小从11公分减到了5、6公分。每单可以节省2到3分钱左右。如果按中通220亿单的年业务量来计算,每年可增加三到四亿的净利润。

朱晶熙在2015年中通网络大会上发言

2015年,中通电子面单的普及度达到了95%以上。到2016年,中通的电子面单普及度在全行业中最高。

“正是有了这些,我们才有了第一手原材料,才走上了技术的道路。”朱晶熙表示,在这个阶段,随着科技研发需求的加大,IT部门也从几人到几十人,为可预见产品进行布局,中通的技术实力成功踏上了第一步台阶。

眼下,中通自研的“中天”核心业务系统,每天处理千万件包裹和PB级别的数据量,实时追踪每一个包裹的足迹和处理状态,满足自动分拣的需要。

用户端对于电子面单带来的使用体验最为明显。以前,用户查件需要现提供快递单号;现在,只要输入手机号码,就能一键匹配和查询。

电子面单把中通的业务从线下搬到了线上,打通了上下游,给数字化的供应链提供了数据支撑。

而电子面单的普及,也与中通后来居上的这个时间点非常吻合:2016年,中通的市场份额达到了国内第一,并一直保持至今。

04.业务全面线上化

大约在五六年前,就有细心的用户注意到,快递员上门取件时,会随身携带一个类似手机的智能终端。之后,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

2015年,中通技术团队针对快递员开发了“掌中通”APP,置于智能终端内。有了这套应用,快递员的收派工作也搬到了线上,实时获取包裹状态和订单信息,缩短了问题处理时间,提高了沟通效率。

其实,在做掌中通的时候,行业里已经有一些统一的解决方案。中通有一家投资的企业也在做类似“掌中通”的应用。

当时,赖梅松觉得这个项目完全可以交给第三方来做,业务部门也觉得第三方更有经验,产品相对更成熟。但是站在技术角度,朱晶熙坚定认为核心的工具,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上,第三方的产品无法完全站在中通的角度,针对快递员的需求做产品设计。

“例如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快递员的真人核验,一步能做到的,第三方产品往往变成两步,产品体验不够好。”

朱晶熙跟业务方进行了一些沟通,最后说:那我们两个方案一起跑行不行?把决定权交给用户、交给市场,大家一起干。

这种竞争提振了技术团队的士气,“干不好的话,这个项目就被外人拿下了,所以大家卯足了一股劲。”

经过近半年的开发,掌中通1.0上线时,以录单揽件、收件扫描、派件签收这三大核心功能的体验,赢得了快递员的认可,在赛马机制下胜出。

随着中通业务体量的提升,“掌中通”迭代了若干个大版本,为了解决高并发,中间重构了好几次,后来产品陆续增加了即时通信、隐私名单、路径优化等功能。

掌中通App1.0版本 vs 6.15版本

截至2021年6月,每天有30多万名快递员使用掌中通,单日扫描4500万次,语音、短信、网络电话的发送量为650万。

2006年,中通每天的业务量不到 10万单;如今,其单日平均业务量已超6000万单,很多数据的采集都依赖于前端产品。

“现在回头看,如果没有掌中通,我们很难越过加盟商管理快递员端,也没有中通科技部门存在的意义,”朱晶熙说。

通过电子面单加“掌中通”,中通实现了大家常说的四个“在线化”。即业务在线,管理在线,快递员在线,以及用户在线。

而中通的技术团队也通过自研百余个软件系统和数字化工具,覆盖了快递业务全场景、全链路。“现在大家谈数字化转型。其实在内部我们从来不会夸大一些项目,更多的是靠目标型驱动,而不是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朱晶熙告诉36氪。

目前,中通也在内部推进“量本利”项目,颗粒度精准到具体的人、货、车,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订单的信息,分析哪些包裹对中通具有更高的价值。

05.中通的危与机

眼下,极兔成为行业黑马,京东收购德邦快递,原本稳固的竞争格局重新调整之后,给“通达系”的市场份额带来不小的压力。

朱晶熙判断,未来两三年之内,快递行业仍会处于“不太稳定”的阶段。

在今年的内部会上,赖梅松提出了“几个确保”,包括确保市场份额、确保盈利能力和确保服务质量,概括起来就是中通快递的主战场不能丢。

实际上,“通达系”之间没有太多秘密可言。“无论是技术还是产品,哪家公司先上,哪家公司后上,最多只差一两个月。”朱晶熙表示,大型项目其实大家都在做,在细节上的打磨,才能分出胜负。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快递行业的现状:服务同质化,以及为了抢夺商家资源,把竞争的注意力放在了价格之上。

朱晶熙坦言,中通过去通过性价比得到了大部分客户的认可。而在消费侧,提到快递,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顺丰,而不是“通达系”快递。

随着“0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为服务买单,未来快递行业的竞争本质,一定是追求更高的效率和优质的服务。针对这一点,行业内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的共识。

因此,朱晶熙判断,快递市场将很快由消费者来引导。如果“通达系”不快速提升用户体验,很可能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

在接下来的竞争中,技术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例如中通目前在着重通过技术来优化和改善服务,通过大数据建立客户画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包括派前电联、隐私面单等,已经在部分区域和场景上线。

中通研发的配送无人机

“除了脚踏实地,技术有时也要仰望星空。”在中通千余人的技术研发部门中,有一支约50人的业务创新团队,其主攻方向是无人机、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在朱晶熙看来:“只有把握新的机会点,提前储备技术拿到船票,才有机会给快递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但他始终认为,中通不是一家科技公司,而是一家科技应用的公司。

“物流是一个非常务实的行业,技术和业务的融合度越高,竞争力则越强。对于技术,我们不求最新、最好,而是要最契合。但毋庸置疑的是,在中通,越有技术,就越容易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本文完)

如果你对To B领域的报道感兴趣,欢迎扫码关注“数字时氪”公众号(微信ID:digital36kr)

扫码关注数字时氪公众号(微信ID:digital36kr)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