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西游记中将“如来”演活,后去国外买佛像,看到的竟是自己_如来佛_西游记_佛教

引言

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己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金屑眼中翳》

佛教的始祖是如来佛祖在中国我们尊称他为佛主。佛教传入中国后不断与我们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于是我们的神话传说体系也发生了变化。例如佛教的观念与道教的观念相融合,清朝时期出现的长篇小说《西游记》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西游记》的世界观融合了佛教和道教的观念,所以有佛主与玉皇大帝同时出现这样的场面。

《西游记》中有许多的奇幻之笔,诸多的妖魔鬼怪和神仙出场,佛教中的佛主、菩萨等也是重要角色。后来这本小说被搬上荧屏,86版的电视剧《西游记》就成了难以超越的经典。电视剧中各种各样的人物栩栩如生,让我们相信《西游记》中所描绘的人物原本就是这样的。由朱广龙饰演的如来佛主就让人印象深刻。他将《西游记》中的如来给演活了,以至他后来去国外买佛像,看到佛像竟然就是自己。

一、演活了如来佛主

喜欢看《武林外传》的朋友可能会知道,剧中佟湘玉父亲的扮演者正是86版中如来佛主的扮演者朱广龙。在剧中他的名字叫佟伯达,“伯达”正是英文佛主“Buddha”的音译。这也是因为朱广龙老师的如来佛主一角太过于深入人心,所以编剧才给他取了个这么有趣的名字。电视剧《西游记》的影响实在太大,这部戏剧家喻户晓,也曾经创下过收视神话,所以剧中的演员也因此为人们所熟知。

朱广龙原本是一名话剧演员,他的长相比较富态,整体形象显得雍容华贵,所以就被《西游记》的导演相中请他出演如来佛主。朱广龙能把如来佛主演的这么像,让人信以为真,除了外型条件符合,更重要的是他很用心去琢磨角色。在演这部戏之前,他跑了十几座寺庙,就为了感受佛的气场。他在这过程悟出了佛的内涵,认为佛应该在严肃中透露出慈祥,以此来感化世人。他仔细的揣摩这个角色的演法,最后为我们呈现出一个面容慈祥又不失威严的如来佛主。

在电视剧中如来佛主的形象非常鲜明,但其实他在剧中出场的次数不过四次,前后加起来也就只有大概一小时的时常。但就是在这短短的一小时表演里,朱广龙老师还是用他精湛的演技征服了大家。他的如来佛形象也成了一个经典的影视形象,大家对他的这个角色塑造都表示肯定。虽然受到许多人的肯定和赞扬是很高兴的事,但朱广龙老师现实生活中也会因此遇到不少困扰。比如他出现在与佛教有关的场所里大家认出了他,都会将他当成真佛对他行礼跪拜甚至要给上供品。这样的事情发生也会把他弄的很不好意思。

二、佛像竟是我自己

有一次他到泰国旅游的时候还发生了这样有趣的事情,他想买个佛像,结果佛像的样子竟然就是本人。我们都知道泰国是个普遍信奉佛教的国家,这里的佛教徒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所以这里的佛教氛围是十分浓厚的。游客来到这里都会愿意去参佛礼拜,或者是买一些佛教的周边纪念品带回去。朱广龙也想买个佛教物品做纪念带回去,没想到在寻找纪念品的过程中,他发现那些佛像的脸居然与自己十分相似。

在外旅游想要带个佛像做纪念品,结果发现佛像就是本人,这也让朱广龙老师自己都十分哭笑不得。原来是86版的《西游记》影响太过深远,就连泰国这样一个信奉佛教的国家,都要拿他的形象来塑造佛主。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朱广龙老师的如来佛主塑造的好,他的一生也因为这个角色,因为那短短的一小时,永远的跟佛主形象撇不开了。

结语

朱广龙老师塑造的角色形象如此成功,以致于世人都要信以为真,这样的老演员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虽然在电视剧中的戏份并不重,但他依然很认真的去专研这个角色,这种认真的态度也是现在的演艺圈所缺少的。包括当时的整个《西游记》剧组,他们都是十分认真的对待这项工作。所以这部戏能成为经典,剧中的角色能成为人们念念不忘难以超越的存在。也只有这样的精品才能传播广泛,甚至在东南亚的国家都有影响力,所以朱广龙老师才会在泰国发现以自己角色为模板所刻的佛主雕像。

参考文献:

《金屑眼中翳》

《西游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