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周立波病逝前,决定把一生积蓄捐给国家,妻子忍痛完成遗愿_自己的_暴风骤雨_祖国

二十世纪那一百年间,可以说是中国发生许多巨变的一段历史岁月。旧物与新物碰撞相融,一个又一个新局面不断被打开,历史的车轮从未这么快地滚动过,碾过向前延伸的道路,足以铺天盖地的黄沙在车轮下飞扬起。

在那敌人入侵,山河动荡的岁月,祖国战场上无数英勇的战士,拼尽全力,甘愿用自己的鲜血和头颅换祖国的安然无恙。然而,祖国的战士不仅是拿着枪的,提着笔的完全不在少数。正如鲁迅先生,以笔当武器战斗了一生,被人称作“民族魂”。

像鲁迅先生这样以笔当武器的,还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著名作家周立波,他与赵树理、孙犁、柳青四人并称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杆铁笔”。

其作品的广度、深度以及深深蕴含着的爱国情怀,是常人难以比拟的。而一个能写出崇高作品的作家,他本人必定有崇高的品格。

早年岁月

周立波原名周绍仪,1908年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县清溪村一个私塾教师的家庭,在父亲的影响下,周立波自小酷爱读书,乡村生活又为他日后的创作奠定了一个基调。

展开全文

16岁时,周立波考上了长沙省立第一中学,他得以走出清溪村这个贫瘠的小地方,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这使他对往后的生活充满了热切的希望。

在中学期间,周立波也深受新思想和新文学的感染,走上了追求真理这条漫漫长路,也在五四新革命的浪潮中,成为一名斗志昂扬的热血青年,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中。

周立波因为某些原因,没有读完中学就辍学了,回到益阳县担任一名高小老师,但是,他心中那照亮革命的烛火从未熄灭。

二十岁时,周立波跟随周扬辗转去到了上海,参加革命活动,并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在这时,他才算真正走上了革命道路。到上海的第二年,周立波进入上海劳动大学,期间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

周立波虽然没有走上战场与敌人厮杀,但他用纸笔抒发满心的愤懑,以文字去表达自己心中的伟大理想,去激励他人。

随后,周立波因散发传单、发表演说、频繁参加革命活动,被学校开除。不久后,他返回家乡,全心全力地投入到了写作和翻译的工作中。

他为自己起了个笔名“立波”,音译自“自由”的英文单词“liberty”,寄托了他对自由、美好的向往,以及希望祖国的同胞早日获得真正自由的愿望。自此,周绍仪被甘愿为祖国奉献所有的周立波所取代。

乡村对比起大都市,来得宁静许多,对于周立波而言,在家乡更容易产生写作的养料,浸染于充满田园气息的乡村生活中,更使他的文字表现出一种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真诚和清新。

热血青年

日军的铁蹄践踏了我国的土地之后,周立波再次来到上海,在神州国光社当校对员。在此期间,他如同鱼儿进入水中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各种爱国宣传活动当中。

在工作之余,他也从未停止写作。

他认为,写作的过程中,是在这个纷乱的时代为自己的心灵寻找一片栖息地。

从事革命活动的爱国志士,难免遭受困厄,周立波也不例外。1931年时,他就曾因参加工人罢工活动而被捕入狱,就这样在狱中度过了三年的光阴。

这三年里,监狱外头的世界在逐渐发生变化,但周立波的初心从来没变。即使遭遇莫大的苦难,他的血肉里熔铸的也依旧是对祖国的热爱。

出狱后,周立波进入了作家联盟。周立波在这里,一边继续自己的文学创作,一边负责编辑会刊的内容。

他积极参加各种文艺运动,跟盟友一同在报刊上激扬文字,抨击那些背叛国家的行径,宣扬爱国的活动,并写了许多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让读者进一步了解马克思主义这个先进思想。

他还翻译了《秘密的中国》、《被开垦的处女地》等对中国革命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品,翻译的著作将近百万字。这个时候,周立波不仅仅是一位作家,更是一位执笔的战士。

1937年,更多的爱国志士用自己的方式投身到了抵抗日寇侵略的行列当中。周立波也不例外,他毅然决然奔赴前线,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在炮火中不顾危险记录下前线的战况,再传达给全国民众。

周立波跟着部队辗转各地,过着艰苦的生活,但他从不喊累。夜深人静时,他就不断翻译外国著作、创作散文和诗歌和书写报告文学,恨不得将世界的境况和心中的感悟,都付诸文字。所有的创作,都是他呕心沥血,精心打磨的结果。

从事写作的人总有一股“痴”劲儿。一次在炮弹纷飞的境况中,周立波手中的散文集化作了纸片散落一地,一般人的反应应该是舍弃这些纸片,躲避战火再说。

周立波却不顾一切,在周围都是火光时四处捡回这些写满他散文的纸张,弄得一脸灰土,还差点丢了性命。

周立波把这些散文集、诗集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看得比自身性命还要重要。

1938年起,周立波担任《抗战日报》、《救亡日报》等的编辑,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转化为文字发表在报上,认真专注地斟酌每一个字,给全国民众以激励。

各种报刊在他的编排下,显得形式丰富,题材新颖灵活,军人看到报纸时也赞不绝口。

抗战八年期间,周立波随着部队在各地进行工作,在抗战的宣传上,周立波功不可没,但也因此积劳成疾,落下病根。

王恩茂曾对周立波有过这样的高度评价:“如果说我们南下的同志是钢铁战士的话,周立波就是钢铁的文艺战士!”

执笔战士

日寇总算被逐出了中国的土地,中国如浴血的凤凰一般迎来了新生,但要走的道路仍然漫长而充满险阻。

抗日战争胜利后,周立波先是在中原军区日报社担任副社长,后被调往东北担任要职,从事土地改革运动,并参与报刊的编辑。

土地改革时期,周立波深入到群众中去,对改革进行细致的指导,他自己也从中获得了许多感悟。这段经历,成为了他创作小说《暴风骤雨》的基石。

1948年,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成功出版,一经问世,就获得了巨大的反响。

小说叙述了1946年到1947年间,土地改革的全过程,创造了一个个鲜明动人的人物形象,细致又真实的文字更是深入人心。《暴风骤雨》写出了一种恢弘的气势,表达了反封建的主题思想,对广大群众有重要的鼓舞作用。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和丁玲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并驾齐驱,被奉为土改小说的代表作。

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以及后来参与编剧的影片《解放了的中国》,先后获得了斯大林文学奖,这对一个作家来说是很难得的荣誉了,足见其作品之魅力。

1955年,周立波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在此生活了十年。他因工作需要,多年来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

回到家乡,是落叶归根的庆幸。踏上家乡土地的那一刻,周立波热泪盈眶,许多年来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这一刻如洪水般倾泻而出。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周立波属于那种饱含深情的作家——对祖国、对家乡,都有别样的,深厚的情感。

在家乡的岁月,周立波写出了《山乡巨变》这一力作,此书与《暴风骤雨》一样是周立波的代表作,也是《暴风骤雨》的续篇。

《山乡巨变》写的是一个山乡在农业合作化运动过程中的变化,全篇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让人倍感亲切。

周立波还写出了二十多篇短篇小说,作品凝练、淡雅,更开创了独树一帜的乡土文学新风格,奠定了周立波在文坛上的地位。

周立波的影响不仅在于他文学上的造诣,更在于他是一名伟大的执笔的战士。他历经五四运动浪潮、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一直用文字来诉说那些岁月,激励人们的内心,更一直都保持着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

他见证历史,更书写历史,思想深刻的作品中更蕴藏着鲜明的时代感。

不忘初心

在整个社会都走进一个荒诞时代的时候,周立波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保持着他的赤诚,用真诚的文字去警醒世人。

但那个时代也许容不下说真话的人,周立波的言论大多数石沉大海,他本人更是受到了莫名的污蔑。他被监禁了五年之久,写作事业也随之而停滞。

71岁的周立波在医院病逝。临终前,周立波仍不忘报效祖国的初心,用沙哑的嗓子跟泪眼婆娑的妻子说,要把他全部的个人财产都捐献给国家。

这位伟大作家生命尽头最后的烛光,也是在为祖国的前路照亮,这才是最让人敬佩的地方。

他的妻子在料理完后事后,忍着失去挚爱的悲痛,完成了丈夫的遗愿,将周立波的资产全都捐献给了国家,用于国家的各项公益事业。

周立波的一生有许多身份,作家、翻译家、战士……但无论身在何方,他始终有一颗未变的赤诚之心,用自己的行动,谱写出一道道动人的彩虹。

他的离世,是这个世界莫大的损失,但他的文字,他的精神,会一直镌刻在世人的心中。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