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睡美人”躺在树干里2200年,身上裹满兽皮衣,陪葬是几盒糖_睡美人_橡树_凯尔特人

一九〇三年,瑞士利马特河流域的林登霍夫山上响彻着机器的轰鸣,汽车不断前进着,但当人们经过一棵大树的时候,却不由自主都停了下来。

茂密的原始丛林中,不管什么样的树木,都不是稀罕物,可这棵树却明显和周围所有的树都不一样。

它高大宽厚,却没有生机,仿佛有什么东西从中间将其掏空,让它变得这样奇形怪状,甚至树干中间还有一截明显的肿胀。

人们不禁好奇,这棵大树里面究竟藏了什么东西,才会让它生长成如此诡异的模样。

于是大家拿起工具,合力将这棵参天大树从中锯开,好一探究竟。

可当人们看到树里藏着的东西时,却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居然是一个人!

一个穿着十几件羊皮大衣,还戴着各种首饰,安安静静地躺在树干里的人!

而这位“睡美人”的发现,将揭开一个消失已久的族群的神秘面纱,也让这群人知道了他们冥思苦想也没得出来的问题的答案。

展开全文

这位“睡美人”究竟是谁?她又为何会被埋葬在树干里?

发现“睡美人”

关于“睡美人”的童话,想必所有人都不陌生,美丽善良的公主遭到丑陋邪恶的女巫嫉妒,被下了诅咒的纺锤刺破了手指,从而陷入了无止境的沉睡中。

只有真心爱她的王子,给予她一个诚挚热烈的吻,才能结束这永不休止的诅咒。

或许很多人也曾经幻想过,自己的王子会骑着白马翩然而至,将自己从苦海中拯救,不过,童话终究只是童话,现实,往往要锐利许多。

这个被人们在树干里发现的“睡美人”,已经过去了2200多年。

即使有高超的防腐手段,也很难保持尸身的状态,更别说只是简单地放在树干里。

所以,人们在发现她的时候,她早就没有了风华绝代的容颜,也没有了吹弹可破的柔肤,只剩下了已经变色的白骨,和身上腐朽破败的衣物。

这些人恍然大悟,原来他们一直没找到棺材和遗骸,居然是这个原因,他们一开始就找错了方向,棺材根本就不在墓里!

没错,这群人来头不小,他们可不是来砍树的或者来开发的,而是来找墓穴的。

当然,他们也不是什么盗墓贼,不是人们口中的“摸金校尉”,而是来此地考察的科研人员。

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探寻这里的古墓,此地本来在搞开发,但施工队员在作业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古墓群。

只是,任凭他们在古墓里怎么找寻,把墓翻了个底儿朝天,都没有找到棺材和尸骨,只在里面找到了很多制作精良的武器和银器。

于是施工人员叫来了专业的科研团队,想让他们来揭开这座古墓的神秘面纱,同时他们也想知道,这座古墓里安葬的人,都去了哪里。

不过,以这些零星的线索和特征不明显的发现,再加上一百多年前落后的科研水平和手段,即使专家到场,也只觉得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经过几轮勘探后,科研人员们还是毫无头绪,虽然他们对于这座神秘古墓兴趣浓厚,但终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神秘古墓,成了他们想要解开却又无能为力的一个谜题。

一直到科研团队们来到古墓外的丛林中,遇见了这棵形状奇怪的千年橡树,一切谜团的真相才渐渐浮出水面……

经过研究发现,这名“睡美人”的身份,是古代的凯尔特人。

她的身上披着十几件兽皮大衣,羊皮、牛皮,甚至还有老虎和野猪的皮革,这些都是古时候狩猎民族的战果。

虽然只是一具白骨,但“睡美人”的穿着打扮可非常讲究。

这些兽皮做成的衣服,在当时可是价值不菲,而能够穿上十多件这样的衣服来给自己陪葬,“睡美人”的身份不禁让科学家们浮想联翩。

“睡美人”的身份

至于她的身上的各种珠宝首饰,即使在现在看来也价值连城,毕竟金银珠宝,到了哪个时代都从未贬值。

“睡美人”的脖子上,悬挂着一串琥珀制成的项链,原本晶莹剔透,倒映着橘黄色光芒的琥珀;

随着时间的洗礼,早已变得暗淡而浑浊,只能依稀看见些许往日的光芒。

而她的手上,则是各种各样的金银饰品,看起来非常昂贵,就连她的腰腹和腿部,都绑着数量繁多的琥珀串子,整个身躯都被各种饰品妆点着。

这些衣物和珠宝,让科研学家们当即就做出了推断——这名女子的身份,必定不简单,在她活着的时候,也必定是个极其有身份地位的人。

毕竟在两千多年前,能有这样陪葬规格的人,其身份一定是皇室成员无疑。

而有着树葬传统的古民族,就只有凯尔特人了,所以科研学家推测,这是一名来自凯尔特部落的地位崇高之人。

能够找到如此完好的凯尔特人的尸骨,对于当时的科研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发现。

在罗马帝国时期,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以及斯拉夫人,一起被罗马人并称为来自欧洲的三大蛮族。

他们有一个和别人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他们的头发;

凯尔特人的头发是橘红色或者酒红色,看起来和他们茹毛饮血的生活倒是很搭,也增添了一抹残暴的色彩。

而凯尔特人也有自己的信仰体系,有着自己的神话体系——凯尔特神话,其中最广为流传的,就是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故事。

原本和睦的亚瑟王和圆桌骑士,却因为各种各样的矛盾反目成仇,最终爆发了一场血腥的大战,亚瑟王也葬身于此。

一直以来,对于凯尔特人的调查和研究都从未停止,能够找到他们留下来的器物以及尸骸,对于科研团队来说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发现。

只见这名“睡美人”双人放在自己的身侧,看起来非常安详;

人们在安葬她的时候,特意为她挑选了一个优雅端庄的姿势,让她永世长眠在这漆黑却带有木头芬芳的大树里,和它长在了一起。

那时的人们,一定不知道她在2200年后会被人挖出来,重见天日。

接下来,科研人员要做的便是对她和殉葬品进行分析研究,来了解她的身份。

虽然“睡美人”的肉身早就被时间消磨殆尽,仅仅剩下了一堆白骨,但通过她的骨头,专家可以大致推算出她死的时候,大约是40岁的年纪。

并且,她的骨头非常完整,也不存在畸形和损伤,这至少说明了在那个公元前200年的战乱年代,这名“睡美人”的生活是非常安定的。

不用劳动,不用打猎,在当时的社会里,也就只有贵族与首领才有这样的待遇。

并且专家们注意到了,她的牙齿上似乎有很蛀过的痕迹,这说明了“睡美人”在生前的时候,是一个嗜糖如命的人。

而且,在陪葬的物品里,专家们也找到了几个制作精美的盒子,里面装的正是糖。

那样的年代里,想吃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人都过着食不果腹、饥寒交迫的日子,可她却能想吃糖就吃糖,如此衣食无忧。

种种线索加上她身上的数十件兽皮大衣以及金银珠宝,让专家们推断,“睡美人”极有可能是当年此地的族长。

这个结果也并不让人意外,虽说凯尔特人生活的时候,大概是公元200年前左右,这个时候的中国已经到了秦朝。

事实上,在当时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慢慢走入了封建统治,经历着漫长又黑暗的日子。

但那时候的瑞士,仍然有些地方还停留在母系氏族的社会,这个地方的凯尔特人,应该也是如此。

有了如此重大的发现,专家们自然明白,自己一开始就找错了方向;

原来墓里没有棺材,是因为按照这里的族群的习俗,人死了根本就不会埋在土里。

他们对周围展开了地毯式的搜索,试图寻找别的尸体。

“队长,这边有发现!”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就有队员传来了消息,就在百米开外的地方,他们找到了另外一具骸骨。

这是一具凯尔特男性的遗骸,他的陪葬品虽然没有“睡美人”的华贵,但在当时来说也非常珍贵。

这名凯尔特男性,和“睡美人”一样,身上披着兽皮大衣,并且也佩戴有琥珀饰品。

不过不同于“睡美人”完好无损的骨架,这名男性的骨架上有大大小小的划痕,甚至还有断裂的地方。

看来,他曾经是一名骁勇善战的战士,在沙场上受了各种各样的伤,也证明了他的勇敢和实力。

能够葬在身份地位如此崇高的女性不远的地方,还拥有数量不少的殉葬品,这名男子的身份想必也不低。

专家推测,既然“睡美人”极有可能是一族之长,那这名凯尔特男性,八九不离十就是她的丈夫。

树葬起因

不过,为什么凯尔特人会喜欢用树葬呢?这就得从他们的信仰说起。

说起凯尔特这个族群,很多人对于他们的印象可能是残暴和善战。

的确,从公元前500年左右,凯尔特人就彰显出了他们的野心,想要像秦王扫六合一样,统御整个欧洲。

不列颠诸岛、法国、罗马、希腊……各式各样的地方,都曾经被他们血洗,他们的所到之处尽是战火与伤疤。

时至今日,欧洲不少地方的人群都是凯尔特人的后裔,他们的红发也彰显出了自己的血统。

不过直到公元前49年,恺撒战胜了凯尔特人,这个曾经称霸四方的族群才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在凯尔特人的信仰体系里,德鲁伊德教无疑是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所谓的“德鲁伊德”,在当时代表的其实就是槲树/橡树。

凯尔特人将它们当成圣树,见到一棵高大的槲树,对于他们而言就像我们见到了一尊高大的佛像一样。

而德鲁伊,则是他们文化中最接近信仰之灵的存在,也就相当于别的地方的神父,在当时是具有崇高的地位的。

他们精通草药,也会巫术,是自然的象征,也是自然意志的化身。

虽说这些东西在如今看来,似乎只是封建迷信,但在当时,却是整个凯尔特族人的信仰。

由于这样的信仰,在当时凯尔特人的信仰里,虔诚的信徒在死后,也要和橡树融为一体。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树葬”这样高等级的葬礼的,只有像“睡美人”这样的一族之长的地位崇高之人,才能有这样的待遇。

在人死后,凯尔特人会挑选一棵又高又粗的橡树,进行这项神秘又庄严的仪式。

树葬的步骤

首先,他们会将橡树多出来的枝条和树干砍掉,让它看起来直挺挺的,宛若一座高塔。

接着,他们会将橡树的表面掏出一个大洞,并且从洞里将树的中心掏出一个能容纳一个人的大小。

最后,他们会将族人的尸身从洞中放进去,为他摆好姿态,送他最后一程,接着,用之前砍断的橡树将洞口给封上。

慢慢的,橡树会重新长好,而族人的尸骸也将永远保存在橡树中,蒙受着自然之神的庇护。

在凯尔特人看来,橡树,是他们和神灵沟通的桥梁,将人埋葬在树里,那么人的灵魂就能够升到天堂。

并且,这样的灵魂永远不会消逝,人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达成另一种永生。

他们的信仰既是如此,虽说很多人无法理解,但我们也应该对已逝之人怀有一颗敬畏之心。

事实上,在世界各地,都有着不同的丧葬文化,在我国的宗教中也亦是如此。

除了传统的土葬以及现代的火葬之外,我国宗教里也存在着天葬这样神圣的仪式。

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方式,都是我们对于死者的尊重与悼念,我们都希望他们不论到了什么样的地方,都能够安息。

当然,不论离开的是谁,永远的铭记,才是最好的悼念与缅怀。

-完-

作者 | 杨博文

编辑 | 阿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