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甩锅”:指纹锁燃气灶坏了,因为用了南孚电池?_电池_南孚_客服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本来以为是燃气灶电池仓坏了打不燃火,还好卖电池仓的老板说不能用南孚的1号电池,换了个杂牌电池就好了。”上游新闻记者发现,除了燃气灶,智能锁消费者也发帖称:“电压过大电路板烧了,商家不建议用南孚电池。”

▲智能锁网店客服称,不推荐南孚。

同样都是干电池,为什么南孚电池被吐槽?事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上游新闻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1 智能锁网店:不建议用南孚,因为电流太大

近日,一篇名为“燃气灶不能用南孚的1号电池是什么道理?”的帖子在网上引发关注和热议。有人很同情,“丢失流年”评论说:“昨天新买的煤气灶,问客服就告诉我不要用南孚电池。”有人很诧异,“是你的锐”说:“我的燃气灶用的南孚,没有问题。”如今不少家庭都安装指纹锁,商家不支持使用南孚电池也引发网友热议,在“指纹锁不支持南孚电池”帖子下,有网友以专业口吻质疑称:“南孚实测电压1.7V,指纹锁主板没有宽压功能,对指纹锁不友好,很多售后是南孚造成的。”也有人表示不解:“还是要看概率。”

3月1日,上游新闻记者以“指纹锁”为关键词,在国内某第三方购物平台检索,对指纹锁销量排名前三的品牌进行了问询。奕帆家居旗舰店客服称,不销售干电池智能锁。爵象旗舰店客服回应称:“安四节五号电池,建议用双鹿、华泰,不建议用南孚,因为电流太大、容易损伤线路板 。”而石将军旗舰店客服则回应:“可以用南孚,但请购买碱性电池,需正规商场等渠道购买。推荐使用双鹿、金霸王555或者超霸777,不会出现(南孚电池)这种情况。”随后,上游新闻记者又问询了上述“指纹锁不支持南孚电池”网帖中提到的品多旗舰店,客服表示:“不推荐南孚。(因为)电压比较大,会影响使用时间和电路板的电压。推荐双鹿或者金霸王的电池,(应该)不会出现(南孚)那种情况。”

2 南孚电池回应:这是一个谣言

带着网友对南孚电池使用的疑问,上游新闻记者先以消费者身份致电南孚电池。就燃气灶能不能使用南孚电池的问题,客服称:“是因为南孚碱性电池相对于碳性电池或者便宜电池,尺寸上可能有一点差异,安装上去会导致接触不良,客户重新再转动一下(电池),就能够正常使用了。”对于南孚电池烧器具的问题,客服表示:“南孚电池是被动放电,就是器具需要多少电量,电池就释放多少电量。没有烧坏器具这种说法,而且我们也已澄清了相关的谣言。”随后,记者向客服亮明身份,接电话的客服以回答不专业为由,让记者发采访提纲请专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回答。

展开全文

▲网友评论吐槽南孚电池。

3月1日,南孚电池官方就网友的质疑向上游新闻一一做了反馈。就网传“燃气灶不能用南孚”的问题,南孚回应称:“所有产品都是依据国标设计,正常都是可以使用在灶具上的。希望这位消费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提供专业的技术检测服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消费者找出问题原因。”对于“南孚实测电压1.7V,对指纹锁不友好”的传言,南孚回应说:“可以明确肯定的是,这是一个谣言。此前已有国家级实验室针对此问题做过权威检测,碱性电池国标电压是<1.68V,智能门锁行业协会也对此进行过科普辟谣。根据测试结果来看,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南孚、双鹿、金霸王等主流碱性电池品牌的电压无明显差别,且均不存在电压太高导致烧电路问题,也就是说,只要符合国标的碱性电池,不论什么品牌,都可以正常使用在相关也符合国标的电器上。”

3 律师分析:网店“甩锅”消费者可依法维权

对于南孚电池官方的回答,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在重庆长期从事计量质量检测的专家姚老师(化名),她告诉记者:“依据GB/T 8897.1-2021《原电池 第1部分:总则》、GB/T 8897.2-2021《原电池 第2部分:外形尺寸和电性能要求》等标准的要求,检测出来碱性电池的工作电压在1.5V左右,在这个范围内的电压就是符合碱性电池国标电压<1.68V的要求。作为大厂生产的干电池产品,在出厂前都会对干电池产品的开路电压、放电性能、极端抗接触压力、泄漏与变形等项目进行检验,合格产品才能出厂。”对于有网友说,自己实测干电池电压是1.7V的说法,姚老师表示:“假如出厂1万颗干电池,可能偶尔会有一两个产品会存在缺陷的情况。但是南孚这个比较大的品牌,肯定是不允许这类次品出厂的,所以个人认为,在市场正规渠道销售的南孚电池应该不至于出现这种情况。消费者碰到次品的几率非常小,可以说是相当于中彩票了。”

就上述网友在消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重庆执业律师聂炜昌表示:“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方式。商家可以在服务中,提醒消费者应该从正规渠道购买干电池。如果商家误导消费者,把偷工减料的线路或设计有缺陷的问题产品‘甩锅’归罪于碱性电池,都属于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对于商家的违法行为,依据相关规定,可以与经营者协商解决,也可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还可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甚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来源 :上游新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