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囡记忆深处的文庙即将变身,剧透来了!半马苏河公园也已面向市民开放_文庙_上海_公园

上海文庙改扩建工程

一直备受市民们的关注

去年

一则“文庙要拆”的消息引发不少热议

而事实上

“文庙”不仅不会拆除

文庙及周边街区的提升、扩建

正在全力推进中

相关链接:文庙要拆?原来是……市民赶去告别:拍照淘宝,吃刨冰香酥鸡

一起往下看

1月28日是兔年新春首个工作日。上午9点,在上海文庙改扩建工程工地现场,黄浦区举行2023年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暨重大工程建设集中开工典礼。记者获悉,今年黄浦计划新开工重大建设项目24个,其中15个今天集中开工,总投资额超过553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05万平方米。

黄浦区委副书记、区长沈山州在通报2023年全区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推进工作中透露,2022年黄浦经济展现强劲韧性,全年共引进内资507.78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7.02亿美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8.14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连续两年居全市首位。2023年,黄浦将继续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引进和重大工程建设,推动区域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聚焦高端服务业能级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深化招商服务,加快引进一批有竞争力、引领性的重点项目。

文庙

展开全文

是属于无数上海人的共同记忆

1986年,文庙自发成为上海最重要的旧书集散中心。

1993年,有人提议上海可以开办类似塞纳河边“十里书市”那样的旧书集市,提议当即得到各方的赞同。经过对文庙自发旧书市场的规范和整顿,上海文庙旧书市场每周日与公众见面,旧书集市门票只要一元,很多上海人都去淘过旧书。

文庙路上的还有许多手办、文具、餐饮小店,当年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上海小囡放学、放假时结伴去玩。前两年,传出上海文庙即将闭园修缮的消息时,很多人还曾一度大喊“爷青结”。相关链接:爷青结?上海文庙即将闭园修缮!这里曾经是最高学府、旧书市场……

改扩建后的上海文庙有啥亮点?

提前为你“剧透”

预计2025年底

上海文庙改扩建工程将竣工

文庙以及周边的特色街区

将“全新”亮相

建于1294年的上海文庙,是典型庙学合一的“学庙”。1997年,上海文庙进行了首次改扩建。20年来,上海文庙以其特有的地域优势和品牌效应,集儒学经典传承、传统文化体验、海派文化展示、名家名人荟萃于一体,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

去年1月,上海文庙改扩建工程取得施工许可证,项目施工正式启动。记者了解到,此次改扩建工程,涉及总建筑面积10915.28平方米,包括新建建筑面积9885.50平方米、修缮建筑面积1029.78平方米。项目建成后,文庙总建筑面积为13162.14平方米。

那么

修缮、扩建后

文庙及周边街区

将有哪些“亮点”值得期待?

首先,将打造成“四态合一”的文庙特色街区,实现新建建筑与街区风貌和谐统一。通过沿街绿地及透绿提升整体生态环境,形成形态、生态、神态、业态“四态合一”内外互动交融的文庙特色街区。

△观德堂南立面

其次,将恢复文庙西庙轴、东学轴的传统规制布局。在保留文庙中部核心区域现状的基础上,拆除书市等违章建筑和部分管理用房,新建尊经阁、游客服务休憩中心、茶亭复廊、观德堂、致道斋等8处单体建筑,以及2层地下室,修缮5处管理用房,并同步实施室外总体工程,实现留、改、扩相结合。

△地下庭院

配套设施将更完善,重塑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承托地面活动,综合考虑停车、库房、报告厅等各类附属功能需求,将文庙打造成为深入体验“上海文化”的又一历史人文空间,通过与老城厢的重塑,最大程度实现共建共享、共荣共生。

此外,绿化广场及展厅面积大大增加。绿化广场面积扩大至约2053平方米,道路沿街绿化面积将增加到887平方米,展厅面积将在现有基础上扩大10倍。

停车数量大幅增加。改扩建后,周边的地下空间将适当考虑共享,机动车停车位在现有基础上扩大8倍;非机动车停车位在现有基础上扩大3倍,一定程度上改善文庙周边地区停车难问题。

未来,上海文庙及其所在的这片街区将通过城市更新、赋能升级,焕发出新生机。拥有700多年历史的上海文庙,不仅留得住记忆,更让人们看得到“未来”。

“半马苏河公园”揭幕

苏河沿线最大滨水空间

面向市民开放

1月28日

春节后首个工作日

苏州河畔

“半马苏河”公园正式揭幕

普陀区坐拥上海市区最长的苏州河岸线“21公里”,相当于半程马拉松的长度,公园以此命名。

半马苏河公园位于普陀区苏州河北岸第一界面,东至大渡河路光复西路,西至真北路,由四个绿地公园组成,总面积35公顷,是苏州河沿线面积最大、腹地最深的滨水空间。公园公共开放空间功能丰富,集聚运动健身、工业文明、游船码头、儿童游乐、自然生态等多种元素,着力打造年轻活力、城水相依的滨河开放空间。

公园设计规划中同样满足了群众各种日常需求。园内结合上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及普陀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周边布置户外儿童游乐设施,形成建筑外围的延伸空间和儿童友好活动场所;结合苏州河滨河区域布置滨水广场,通过配置岸边吧椅、树池坐凳等设施,营造可休憩停留的城市公共客厅;结合保留的62米高试剂厂烟囱打造苏州河音乐广场,布置主题音乐旱喷及烟囱夜景灯光秀,塑造长风地区地标场所。

半马苏河公园已全面对外开放,公园积极探索“公园+”、“+公园”模式,挖掘场地旧工业文化内涵,激活苏州河岸线空间活力,提升全龄段人群参与热度,打造全民共享的多功能绿色开放空间。随着苏州河旅游水上航线的开通,公园内的游船码头进一步丰富苏州河旅游资源,助力区域水岸经济发展。

同时,普陀区正积极筹备苏州河边上的半程马拉松赛,半马苏河公园将承担主要线路。沿着苏州河市民不仅可以一路跑,还可以游览工业文明遗址,打卡长风地区地标场所。在公园与体育、文化、旅游等各种功能的融合中,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以提升。

半马苏河公园是普陀区21公里苏州河岸线活力秀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上海市“一江一河”岸线贯通提升要求,公园内苏州河岸线步道全线贯通,岸线空间全面提质升级,成为普陀区苏河水岸经济带上的重要生态节点。

为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目前,上海正在着力优化“一江一河一带”生态空间布局,加快构建城乡公园体系。目标到2025年建成“千园之城”,公园数量达到1000座以上,绿道超过2000公里。2035年基本建成“公园城市”,力争实现“城市处处有公园、公园处处有美景”。

来源:东方网、上海黄浦、上观新闻

记者:黄丽春、王佳燕

编辑:shirley、小能手

审稿:卞英豪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