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上海一家4口从80㎡搬进39㎡老破小,逆天改造:邻居都说太值了_收纳_衣帽间_独立

今天的改造案例来自上海,因为绝佳的地理位置和学区条件,屋主夫妻决定从浦西80㎡的房子,搬到这个39㎡的老破小里。

房子落成于1986年,是很典型的上海老公房户型,内部结构非常死板,可改动的墙体几乎没有。

这么小的房子,不仅要容纳之前80㎡的全部物品,还要为一年级的女儿和工作日前来照顾的老人准备一间独立卧室。

作为经常深夜加班的设计师,屋主需要一个与家人互不干扰的书房;妻子想要一个能容纳200件衣物的衣帽间。

展开全文

改造后,不仅满足了全家人的收纳,还拥有了客厅,独立衣帽间,甚至连三分离卫生间也加入了进来,空间利用几乎做到了极致。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让邻居都来排队参观的小家!

.01玄关&厨房

容下更多琐碎日常

充满年代感的楼道,用一扇纯黑色入户门简化视觉。将门框加高到2.45米,使入户没有局促感。

入户的空间非常紧张,所以将玄关和厨房布置在同一区域内。

房子位于2楼,设计师将老的水管电线都拆掉,加大排量和管径,独立管道直接接到市政排水里。同时把3楼和1楼的水电管道直接连接,保证楼上楼下不受影响。

集成灶释放了吊柜的收纳空间;无把手的柜门、可丽耐的纯白台面,防污易洁,搭配无接缝白色水槽龙头套装,清爽到极致。

值得一提的是,洗烘一体机和洗碗机也被整合在橱柜下方。

厨房对面就是顶天立地的玄关柜,可以收纳足足80双鞋子!对全家人鞋子精确测量后,设计师将柜体厚度定为25cm。

白色玄关柜中段放杂物,下段采用耐污力极强的可耐丽人造石,正好可容纳4双常用的居家拖鞋。

.02过道不长

但很能装

通往客厅的地面采用木地板,和厨房的白色地砖在水平上无落差,一大排柜子不仅集合了全屋大部分的收纳功能,最关键的是把冰箱也放在了这里

收纳柜既要满足储物的需求,又要保证走廊宽度不能太窄。

为了做到空间利用率的最大化,设计师对柜体内物品的堆放做了精确计算,走廊的宽度也随着柜体深度的不断调整,经过了6次修改,最终将走廊宽度确定在785mm。

顶面采用磁吸轨道灯,为不同使用场景提供灵活的照明。理性的功能与感性的日常,都是生活的必需品。

.03多功能客厅

满足不同时间段的生活需求

将原来封闭的朝南卧室被释放出来后,整个家都被窗口直入的阳光点亮,也让这个家成为整个小区唯一拥有独立客厅的人家。

地面选用了暖色橡木地板,搭配红色的沙发给空间增加一些欢快的气氛。

沙发严丝合缝地嵌入在纯白色柜体中,沙发上部,避开碰撞区,做了发光隔板以及储物吊柜。

沙发边上的茶水柜,根据需求做了8个抽屉来放置零食,药品,另一侧添置了一个实用的活动矮柜。

除了沙发外,客厅里的其他家具都是方便移动的。有时是折叠式大餐桌,有时是小边几,满足这个家不同时间段的生活需求。

由于整个家没有阳台,屋主又不喜欢传统的晾衣架形式,所以选择了嵌入式晾衣架。既不破坏整体,也不缺实用功能。

日夜模式的百叶窗帘,节约了至少10cm的窗帘空间,也更符合全屋的极简风格。

电视机背景墙是一个超大的玻璃收纳柜。平日里它朴素低调,与电视融为一体。有朋友来做客时,小女儿可以更直观地向小伙伴们展示自己的收藏。

.04衣帽间藏起的不止是衣服

还有加班的日常

客厅与衣帽间之间,用线性灯切割出公区和私区的分界线。

结合前期对家庭衣物量的精确计算,设计师从主卧划分出足足10立方的储物空间,可以容纳200件衣物,满足了女屋主的“衣帽间”梦想。

另外配置了12个内衣和饰品抽屉,能完全满足夫妻二人的收纳需求。

其中一个抽屉做成抽拉式办公桌,可承载40kg。电脑主机藏在柜子里,搭配挂墙式的显示器就是一个简易的办公空间。

由于平时工作很忙,屋主待在家里的时间不多,所以书桌只要可以满足偶尔办公就好,平常太太也可以用作梳妆桌。

这个卧室外的小角落,在深夜里会成为一个既不打扰家人、也不受外界干扰的独立区域。

.05卧室很小

但睡得很好

主卧的面积被压缩至5.5㎡,只放置一张床和单边床头柜。

床顶的吊柜内,藏着一台可投射150寸的投影机,夜晚秒变沉浸式家庭影院。

床头的柜子+床垫下方地柜,都是收纳区域。

卧室窗户做了二八分,大面积的整块玻璃,能把户外的景色完整呈现。

房子临近马路,为了降噪保温,全屋采用了三玻两腔的系统门窗。

.06女儿亲手搭建出的

小小世界

临近客厅还有一个小小的房间,是属于一年级女儿的独立空间。

为了保持墙面的完整性,走廊一侧通往孩子卧室的门设计成了隐形门。

房间内的软装是小朋友自己挑选的。木色柜体让儿童房多了几分柔和,独立书桌和可调节椅,可以陪她一起慢慢长大。

书桌背后是满墙的衣柜,吊柜下面选用了高亮度灯带,满足桌面的照度。

下铺可以让家中老人在周一到周五来照顾孩子时偶尔留宿。孩子睡在上铺,满足她喜欢攀爬的心愿。

.07干湿分离的卫生间

是居住品质的基本保障

卫生间在有限的面积里做了干湿分离。洗手台兼具梳妆台的功能。

两扇玻璃移门让淋浴、坐便、洗手三个功能独立开来,即使在匆匆忙忙的上班时间,也不会造成卫生间“拥挤”。

湿区用油砂玻璃做了分隔,保证光线的同时,也不再需要费心清理。管道重新包裹后形成了壁龛,隔板的高度也是根据不同的沐浴用品来设计。

经过时间的检验,一家人住进来之后,都对这个家的设计赞不绝口。不仅妥善照顾到每位成员的需求,实用之外也没有降低审美标准。

学区房并不意味着妥协,每个平凡家庭都值得追逐更好的生活。

大家没看过瘾的话,可以戳下方继续看视频版~有什么问题,或想要同款改造,欢迎给小筑留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