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授被“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点名,真实原因让人笑喷!_长安_教授_方式

在老教授魔性般的讲解过程之后,我在爆笑后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其实老教授所代表的其实是在新网络时代之下的以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讲解课程内容,生动而又有趣。在学生们爆笑之余能够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的记忆,相比我们那个时代的填鸭式教育有着更加明显的优势。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也并不是完美的,对于一些学术要求较高的学科,需要严谨的表达时,就会相形见拙。

比如就拿老教授所说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原本描述的是46岁的孟郊在第三次考试时终于考上了进士,在春季放榜骑马通过长安道时,看遍了长安道两侧的鲜花,是属于写实诗。然后在老教授的口中却将长安花比喻成了长安城里的女孩子,结合“春风得意马蹄疾”被解释成了权贵家中的女孩都要来上门“看看”新晋进士。感觉有点像把当时长安城的女孩子比作了“拜金女”一般。与孟郊想表达当时的意气风发的感觉完全背道而驰。(百度百科可查)

举此例子并非为了抬杠,而是我认为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像老教授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值得被肯定和学习的,对学生们来说也是非常的有利。事实上也有很多的老师在开始使用这种新方法教授业解惑,比如说网上比较有名的张雪峰老师(非学校正规老师,请大家注意!因为在搜索时,只搜到了他,所以说拿上来举例了),还有在短视频平台被学生曝光出来的其他不知名的老师教授,都在使用着这种新奇的方法教授学生。

但是我觉的在传统教学与新教学之间,其实还是需要有一个度!还是以老教授那个例子为例,严谨了就变的死板没人听,讲那种考上进士时得意的心意,学生们没有经历过不会产生同理心而无法深刻记记,而将长安花比作女人则有点过了,显的稍有低俗的感觉,不利于学生精神文化与道德水平的升华。

所以说我认为我们无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特别是教书育人之事,心中都要有一把尺子,量一量是否合适。我们不反对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方式。我们坚决反对的是以道德及三观为代价的以低俗段子为手段的教育方式。本文由感而发,只对两种教育方式发表个人观点,对事不对人,请勿对号入座!关于戴教授本人还是非常尊敬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