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记周报|陕西知名文旅IP进军青岛,要在红岛打造不夜城_青岛_项目_不夜城

这几年,同为黄河流域沿线城市,青岛和陕西之间交流合作明显加强,已从产业领域延伸到教育、文旅等方面。 ‍‍

就在2月18日,青岛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带队到渭南考察教育工作。

但实际上,青岛最应该向陕西学习的是文旅产业打造。

以西安为例,其文旅多年以来始终处于全国第一方阵,一方面自然是“老祖宗赏饭吃”,兵马俑、大雁塔、黄帝陵、西安城墙、大明宫、法门寺等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则是“事在人为”,文旅产业融合的创新思路和顶级创意团队的策划。

如今火得一塌糊涂的大唐不夜城,也曾经历经波折。

据西安媒体梳理,2002年,大唐不夜城启动建设;2008年12月初,大唐不夜城开始布局招商;2009年4月,大唐不夜城点亮工程启动;2010年9月,大唐不夜城开元广场开放。

但很长时间内,大唐不夜城都没有什么影响力,甚至一度沉寂。

直至2018年“西安年·最中国”的系列活动提出后,大唐不夜城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要展示区,也对标5A级旅游景区标准,对街区硬件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全面改造升级。

总结西安文旅产业的成功,有三点经验:

一是目标明确,文化旅游产业是西安明确的核心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西安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家;旅游接待总人数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5000亿元,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6%。

二是要有顶层规划设计。大唐不夜城从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规划,当时西安拟建曲江旅游景区,由工程院院士张锦秋规划设计曲江核心区“七园一城一塔”布局,其中“一塔”就是大雁塔,“一城”就是大唐不夜城。

三是避免“重建设轻运营”的通病。

西安当地媒体“粉巷财经”曾采访一位熟知大唐不夜城改造的业内人士,大唐不夜城的一些改造项目是由操盘过国际顶级文旅项目的专业团队操盘的,适合年轻人;恰逢2019年大唐不夜城改造开街的时候,赶上了短视频的风口,形成了一个持续性的传播。

这三点经验,恰恰是青岛当前文旅产业遇到瓶颈、没有大动作的原因所在。( 相关阅读:青岛旅游如何走出“捧着金碗要饭”尴尬? )

近日传出消息,城阳区文旅局已与西安锦上添花文旅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近期在红岛高铁站北侧打造建设青岛版的不夜城“青岛明月·山海间”,打造优质文化IP,赋能北岸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全文

据了解,项目由青岛红控置地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3.2亿元。

西安锦上添花文旅集团就是西安大唐不夜城的打造者,已经走出西安,在全国打造了大宋不夜城、木兰不夜城、南宁之夜等多个样板。

不过,此次青岛版不夜城,选址红岛高铁站,其区位和周边配套可能是其中不小的变量。

再往前,2021年11月,平度市南村镇项目集中签约暨开工奠基仪式上,胶东印象·袁家村项目签约,由袁家村集团、平度农旅集团、青岛安逸文森旅游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并运营,总投资50亿元。一期文旅项目运营后,预计每年带来600多万人的流量、实现3000多万元税收。

投资方代表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是陕西省著名的乡村旅游地之一,年旅游客流量超600万人,是中国知名的文旅IP。袁家村集团在乡村振兴中探索出的袁家村模式,成功在青海、山西、河南等地落地运营,特别是山西忻州古城项目,位列山西省旅游流量第一位。

目前,项目正在快速推进中。

产业新闻

1、青岛启动全球首个海水提锂项目,预计12月底投产运行

3月8日上午,青岛举行全球首个海水淡化浓盐水提锂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正式启动全球首个海水提锂项目建设,标志着海水提锂从工程化验证转向产业化的新阶段。

海水提锂项目选址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厂内,现已完成项目建设与商业合作方案,预计12月底正式投产运行。

据介绍,锂离子筛材料是这个项目的核心,采用了提锂工艺与零排放工艺的有机结合,不会对海水生态环境产生任何负面影响。这一项目的工艺和技术应用开创了规模化海水提锂的先河,也为大规模、高效、环保的盐湖等场景提锂以及城市污水提锂提供了新的技术线路图。

这一项目的落地,开辟了锂资源大规模开发新路径,同时作为海洋新兴重点产业,该项目将有效攻克浓盐水综合利用难题,延伸海水淡化产业链条,培育海洋经济增长点。

2、全球首例一体化建造LNG模块化工厂全部完工交付

3月7日,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承建的加拿大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在西海岸新区举行最后两个核心模块交付活动。标志着全球首例一体化建造LNG模块化工厂35个模块全部完工交付。我国超大型LNG模块化工厂一体化联合建造技术能力走在国际前列。

据悉,加拿大LNG(液化天然气)项目是由壳牌等世界五大国际石油公司所共同投资建设的世界级LNG工程。项目一期计划建造2列生产线,LNG年产量达1400万吨,投产后,将向中国等亚洲国家供应高品质的清洁能源,有利于推动我国天然气进口渠道多元化。

3、青岛市交通科学研究院、青岛海检集团、山东领军科技集团、济南大学四方签约共建青岛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

3月5日,青岛市交通科学研究院、青岛海检集团、山东领军科技集团、济南大学在市交通运输局举行四方共建青岛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市交科院与海检集团、领军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四方为推动青岛交通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项目集聚,拟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青岛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将构建“产学研用政金才”融合创新平台,整合各类交通创新资源、链接高校院所和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全力打造成为青岛交通领域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地、创新人才培育地、产业项目集聚地,为青岛交通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产业发展持续提供技术支撑。

当天,市交科院与海检集团、领军集团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4、青岛机场与深圳机场签署枢纽共建战略合作协议

3月5日,青岛机场集团与深圳机场集团在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正式签署枢纽共建战略合作协议,为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双方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此次青岛机场与深圳机场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进一步拓展在精品快线打造、货运枢纽联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文旅资源合作、年轻干部挂职培训等领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依托各自航线网络及区位资源优势,与骨干航司一道,不断织密青深快线、做强中转枢纽,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青岛、深圳两地经贸合作日益深入,商务旅游人文交流显著增多。目前,青岛与深圳航班达到每周80班,航班运力恢复至疫情前的105%,深圳经青岛至国内东北的中转方案,已经成为我国南北方向枢纽联动的示范航线。

5、聚焦氢能与储能产业链,青岛今年首场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链”对接会举行

3月10日,2023年首场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链”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对接会在特来电中国新能源生态科技馆举办,聚焦氢能与储能产业链,促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深化拓展供应链合作。

对接会上,特来电共发布电源系统、充电枪、群充产品、大(小)功率类产品、自动充电、微网产品、单桩产品、软件服务等34类采购和销售合作需求,青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等50余家产业链要素相关方积极提报拟合作事项。围绕链主企业需求,国恩复合材料、大东自动化、舒元日佳电子科技、至亚美莱新型材料等4家专精特新企业,就自身优势产品和技术进行推介路演,达成对接意向。慧鹏新能源、惠能新能源、澎湃新能源、国恩复合材料与特来电现场签订合作意向协议。

政策发布

1、青岛出台政策推进跨境电商发展,主体企业最高奖励200万元

近日,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制定《青岛市关于加快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细则》从优化全市跨境电商生态系统、支持跨境电商出口独立站建设、推动省级跨境电商主体做优做强、完善公共海外仓服务功能、加大公用型仓储建设力度、加强跨境电商人才建设等六个方面入手,加快推进青岛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细则》在多方面给予了企业“真金白银”的奖励,比如获评2022年省级重点培育公共海外仓的建设主体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奖励。设立跨境电商公用型仓库且投入运营满一年的企业或园区运营主体,可结合年度服务企业数量、实现进出口规模等指标,对仓库的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以及配送车辆购置、仓储租金等资金投入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奖励。

区市新闻

1、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项目正式投用

3月10日,位于上合示范区核心区的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项目已正式投用,建设并运营全国首个低轨未来出行星座,开展卫星测运控、数据处理与应用服务。

该项目由世界500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浙江时空道宇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投资41.2亿元,占地30亩,布局建设全球卫星星座业务总部、测运控中心、AI数据运营中心等,全面加速卫星应用商业化进程,打造世界领先的天地一体化卫星互联网示范项目。

2、西海岸新区沪商洽谈会举行,25个重点项目签约

3月9日,青岛西海岸新区沪商洽谈会在上海举行。会上,涵盖半导体及光电显示、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高端化工及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家电、新经济6个重点产业领域总投资289亿元的25个重点合作项目签约落户西海岸新区。

青岛数字基建与集成电路产业基金项目总规模30亿元,首期10亿元。基金定位为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联动基金,将引进、培育一批优质集成电路产业企业,实现与海尔、京东方等青岛先进制造业企业互补联动,打通区域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条,为打造千亿级“芯屏”产业链积蓄强劲动能。

无锋科技总部项目由新经济领域领军企业上海无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5亿元,计划将公司迁至青岛西海岸新区并作为全国总部及上市主体,打造内容科技行业最大的服务平台,业务涵盖AIGC产品服务、MCN机构、电商营销、虚拟人、内容制作等,同时建立北方最大的直播产业基地和网红孵化中心,计划于2024年启动上市。

此外,融合协同创新联盟(中心)暨上海生命健康科创中心在上海张江科学城揭牌启用。该中心由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合控股集团联合战略合作伙伴复旦大学、上海国盛资本、美中国际商会、法国达索系统、韩国中小企业振兴公团、重器资产、奇点控股、华耀资本、永保集团共同打造,已有60余家会员单位、50余名行业知名专家组成联盟智库和资源库。上海医加医科技、美王全球健康产业集团、澳大利亚澳普康集团等10余家企业已相继入驻。

3、胶州临空邦达芯跨境供应链综服基地开启试运营

日前,位于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内的邦达芯跨境供应链综合服务基地开启试运营。该项目占地65亩,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主要建设芯片半导体设备保税养护及仓储中心和半导体非精密设备仓储中心两栋主体建筑、二层及以上仓储建筑物,包括芯片展销中心、物流、仓储设施、分拨中心等。达产后,该基地实现年均销售收入3.7亿元,实现税收9000余万元。

其中,位于项目北侧的半导体非精密设备仓储中心内,压力传感器、4G无线数传终端等半导体元件配件整齐排列;项目南侧的芯片半导体设备保税养护及仓储中心施工结束,预计今年5月份设备进入、7月份达产。

4、益海嘉里(青岛)食品工业园一期4月份全面投产

益海嘉里(青岛)食品工业园迎来新进展,园区小包装油立体库预计一个月后投入使用。

据介绍,小包装油立体库货架最高达27米,建有12000个货位,预计一月后投入使用,存储量将达到7500吨。该立体库运用先进的仓储管理与控制系统,实现成品油等物资从生产下线,到入库、出库、发货的全流程自动化作业。

益海嘉里(青岛)食品工业园由世界500强企业、亚洲领航的综合型农业集团——新加坡丰益国际投资建设,是益海嘉里集团在山东投资建设的业务板块最全面的食品园区之一。一期项目的恒温库、常温库、小麦筒仓、花生筛选、面粉加工等单体已陆续投入使用,其余的小包装油立体库等单体均已进入室内装修及设备安装阶段,将于今年4月份全面投入生产。二期项目正在办理项目开工前相关手续,预计近期开工建设。

5、市北区将再添一座TOD核心商业MALL

最新消息显示,今年位于市北区的老四方低效片区将着重建设包括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TOD核心商业MALL及核心地标塔楼、橡胶谷二期、市政道路配套、滨河景观在内的等10大项目,助力片区升级焕新。

其中,TOD核心商业MALL及核心地标塔楼项目将商业与轨交密切联系,充分利用轨交人流打造乐活商业、空间,提升区域商业价值的同时成为核心区TOD价值的催化媒介。计划于2023年下半年开工。

橡胶谷二期项目依托青岛科技大学,整合现有橡胶谷、国家级创新平台等资源,在水清沟河以东、李村河以南、重庆南路以西、开封路洛阳路以北围合区域,打造关键战略材料、先进基础材料、前沿新材料集聚的高端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公司新闻

1、洲际船务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或将成港股“船舶管理第一股”

3月6日,洲际船务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洲际船务”)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中泰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据了解,洲际船务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综合航运服务提供商,其业务从最初的船舶管理服务拓展至航运服务,为客户提供海运业价值链上的一站式航运解决方案。

据悉,公司预计此次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充及优化公司的船队及控制船队、扩大租入船队的规模、在业务营运中采用先进的数码科技以及用作一般营运资金。此外,募集资金将用于租用办公场所设立新办事处加强公司的船舶管理能力,及扩大现有船舶管理运营业务。如果上市成功,或将成为港股船舶管理第一股。

2、青岛中车中标马来西亚南部铁路工艺设备集成项目

近日,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成功中标马来西亚南部铁路工艺设备集成项目,供货和服务范围涵盖固定式架车机、静调电源柜以及公铁两用车的设备制造、运输、安装调试、备品备件以及2年售后维保,这是继LRT3项目后中车四方所工艺设备业务在马来西亚市场再获新突破。

近年来,中车四方所不断加大国际拓展力度,成功推动工艺设备进军马来西亚、新加坡、墨西哥等海外市场,持续获得新订单、新业绩。

3、日日顺供应链与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伊顺供应链达成深度合作

日前,青岛日日顺供应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日顺供应链)日前与内蒙古伊顺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顺供应链)在青岛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围绕供应链方案设计、信息化系统对接与实施服务、运力服务、仓储管理服务、末端用户配送及安装等在内的供应链管理全流程服务开展合作,共建供应链管理示范标杆,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日顺供应链”)与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达成产学合作,双方产教融合进入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新阶段。

双方将建立创新驱动机制,鼓励大学生学好专业本领,输出创业创新成果,同时双方将共建“天津大学供应链管理实验室日日顺供应链创新实践基地”“日日顺供应链·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推动物流与供应链基础研究成果在行业的应用转化与推广,让高校走向产业“深处”,为企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打造新引擎,实现高校、企业的双向赋能。

4、顺威股份拟在李沧区合作建设顺威智造产业基地

日前,顺威股份发布公告称,拟在青岛市李沧区瑞金路块合作建设顺威智造产业基地,打造以家电核心部件智能制造、特色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新材料研发、智能装备制造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

公开资料显示,顺威股份始创于1992年,是国内最早从事低压送风系统的专业厂家,深耕空调风叶生产领域30年。建成了覆盖全国及东南亚范围的生产基地,是全球研发能力最强、制造能力最大的空调风叶厂家,全球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高端风叶处于领先水平。同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电池系统和混动系统的散热模组、空调系统模组、汽车座椅通风系统模组的研发制造发力并已形成一定技术优势。

5、4家上交所、2家深交所,青岛6家主板IPO企业完成“平移”

全面注册制启动实施以来,截至3月4日,存量主板IPO项目平移至交易所工作收官。青岛共有6家企业完成平移,其中获上交所受理的共有4家,分别是海湾化学、青岛青禾、海力威和沃隆食品;获深交所受理的2家为中加特和大牧人。

从经营状况看,青岛青禾、大牧人和海湾化学的年度营收业绩皆在10亿元以上,海湾化学的营收突破百亿。

6、盛瀚色谱发布离子色谱系列新品,实现软硬件国产替代

3月9日,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瀚色谱”)举行Shine Lab智能软件&CIC-D120+新品发布会,推出系列新品和“终身质保”服务。会上,青岛玉林晟商贸有限公司、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大学环境学院和盛瀚签约,成为CIC-D120+的首批客户。

盛瀚色谱作为国内离子色谱领域头部企业,致力于离子色谱的国产替代,实现整机+核心零部件+智能软件的产业链贯通,应用于核电、新能源、新材料、锂电、芯片、食品、医药等领域。

7、青岛双瑞斩获多个FGSS批量订单

近期,青岛双瑞与日本大岛造船厂举行2船套FGSS订单签约仪式。该次签约的FGSS设备将服务于大岛造船厂建造的2艘9.5万载重吨LNG动力煤炭运输船,标志着公司研发的船用LNG供气系统已获得国外船厂、船东客户的肯定。

继签订广船国际4艘7000CEU双燃料汽车滚装船FGSS订单后,由中信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融资、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运营、中国船舶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3艘8600CEU双燃料汽车滚装船FGSS订单再次花落青岛双瑞。值得一提的是,上述7艘船舶是青岛双瑞首次获得的FGSS高压供气系统订单,体现了全球顶级客户对青岛双瑞高压供气系统的认可。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