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句话,西班牙从美洲抢掠来的金银,一大半进入中国口袋_海禁_明朝_下西洋

明朝官府对海上贸易的态度,一直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在明一朝,皇帝朱棣和好皇帝隆庆鼓励海贸,其他皇帝都严禁海贸,反反复复折腾了好几回。后来沿海倭寇横行,导致海禁更加严格。

宋元两代的海贸都很发达,只有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比北宋还要多,靠的就是海贸。中国海船是当时海上贸易的主力,日本、东南亚、印度洋上都有中国商人的身影。

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对海贸有着天生的反感,因为没有人能够完全掌控大海,皇权的威严在海上是要大打折扣的。给天下人都做好规划的朱元璋当然不喜欢大海,所以一禁了之,他认为大明子民不需要海贸。

可是,朱棣一去世,郑和的船队就被废弃了,连宝船的图纸和历次下西洋的海图也被刘大夏给烧了。他的理由是下西洋只会耗费国力,百姓受苦,于国无用,大明不需要下西洋。

等到嘉靖皇帝时,海上来的倭寇更加猖獗,进一步坚定了朝廷的海禁政策,直到隆庆皇帝朱载坖登基。隆庆登基第一年下了道废除海禁的圣旨,明朝海贸因为穆宗的一道旨一句话开始走向繁荣。有种说法,西班牙人在美洲抢掠来的金银,有一大半都通过贸易流入了中国。

既然海贸有这么大的好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反对?实际上,有两种人真正反对海贸。

展开全文

第一种是传统的儒生。他们在论语和儒家经典里面都找不到与大海有关的论述,所以他们不知道应该怎么对待海贸,才算符合圣人之义。那就禁了拉倒,想办法在农民头上收税,才最为妥当。

第二种是海贸的受益者。这个好像有点不好理解,海贸的受益者却反对海贸。事实是,这些受益者反对的是朝廷主导的海贸,他们希望的是,朝廷禁海,他们就能以更高的价钱把中国商品卖出去,同样也能以更高价钱把海外商品卖到国内。

朱棣的宝船下西洋,除了给小国的赏赐外,同时还带有大量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换回东南亚的香料、奇珍异宝等等,在国内发售,利润都要好几倍。不但能收回船队的成本,还大大充实了国库,这样的生意傻子才不做。

郑和船队还有数千军队护航,碰到不顺从的小国,直接就灭了,换个听话的国王上来,生意不就好做了嘛。这个船队是不是有点东印度公司的感觉。遗憾的是,大明没有把下西洋坚持下来,把这片广阔海洋和市场拱手让给了西方人。

朱棣一朝做了很多大事,修长城、击北元、修永乐大典等等,正是下西洋给朱棣提供了大量的金钱,才能做成这些事,还不用从老百姓头上搜刮。

但是,朱棣只允许官府做海贸,私人仍然不行。由于官方海贸的存在,价格和货源都比走私更有优势,所以私下的海贸受到很大的打击。在利益的驱使下,朝中大部分官员都积极要求停止下西洋,恢复海禁。

隆庆皇帝开关的原因也很简单。经过戚继光、俞大猷等将领,数十年的打击,倭寇已经基本绝迹,海上治安大为好转。最重要的一点是,隆庆缺钱,和北方的蒙古人、东南的倭寇打了这么多年,国库空虚,官员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

隆庆和万历都没被大臣忽悠住,知道海贸蕴藏着巨大的利益,因而坚持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从事海贸。明朝的社会财富由此得到空前的增长,中国人这才开始用白银来计量物价。而在此之前买东西都是讲多少多少铜钱的,老百姓平日里很少用到宝贵的银子。

明朝末年,崇祯又捡起了海禁,内阁可以把田税加到农民种地收入的好几倍,也不愿意让朝廷从海贸中分一杯羹。到最后,虽然大臣们一个个富可敌国,崇祯帝却是真的穷,连勤王军队的饷钱都发不出,只好吊死在煤山上算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