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盘中的女性力量!不恐弱,不慕强,“她”始终闪耀,无需借谁的光_玛丽_女性_居里

3月7日,土星正式进入了双鱼座,同日,处女座满月。

今天我们迎来了属于女性的节日,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们对“妇女”这个词讳莫如深。商家开始打造3月7日女生节,3月8日女神节,或者女王节,唯独妇女节的妇女二字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

各个公司、网站都开始推出女神节特别的节目与活动,鼓励女性们在这一天里放飞自我,让自己漂亮、时髦、享受、纵情……

在这样欢快的气氛下,似乎妇女二字显得有点落寞,妇女二字就像是从烟囱或灶台底下爬出的臃肿身材的女巫,就等同于年纪大、土气、呱噪、琐事缠身、家长里短……拥有强大的魔法的神秘女巫,一旦陷入这般滤镜,其灵动美丽便被遮盖殆尽。

然而为什么人们会对妇女二字有此偏见,这背后隐藏的潜台词充满了恶意与男权的凝视,甚至连作为女性的我们也会落入圈套,不喜欢被称之为“妇女”。

于是,我们对“妇女”避而不谈,这个伟大的身份逐渐暗淡,甚至开始消失。

展开全文

三八妇女节最初是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

如今的三八与粗话无异,妇女也带有诸多暧昧含义。在我国的司法解释中,14岁以上的女性统称为妇女。这个原本指代性别的专有名词,并未与是否婚育,是否有性生活的相关联。而如今却被叠加上了诸多标签。

有谁还记得这是一百多年前,无数女性为争取自己正常的权益,用鲜血换来的?

1917年为纪念在一战中丧生的近200万俄罗斯妇女,俄罗斯妇女在俄历2月23日即公历3月8日举行罢工,拉开了变革的序幕,为当时的妇女争取到了选举权。

这一百多年的时间无论中外,无数先辈们为我们争取权利与自由,然而在如今“妇女”二字开始渐渐淡出公共文化领域。

近几年的国产剧似乎把更多目光放在了女性群体身上,然而女性角色却依旧单薄且片面。似乎只有“大女主”才是真正的女性力量。

然而无论是鼻祖级的《甄嬛传》,还是都市女强系列的《三十而已》《都挺好》《欢乐颂》等剧,依然围绕在女性职业与家庭双兼顾的局面。

“大女主”依赖男性摆脱困境,家庭主妇需要兼顾工作和生活,还要应对第三者。

这些披着女性标签的影视作品,一面讨好女性群体,一面又灌输新的文化束缚、观念禁锢女性。真正的女性力量却被忽略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真正属于女性的力量。

事业的力量

女性也有灼热的日、火、冥

提起林徽因你想起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是民国才女、徐志摩的白月光、梁思成的夫人、还是其他?你的第一印象中有关于她职业的关键词吗?

在当今社会中,很多人在潜意识里的确会忽略女性的职业与工作。

在著名诗人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张幼仪的回忆录中,曾对林徽因充满敌意,然而真的像网上所说那样,林徽因是周游在几个男性中间的民国绿茶吗?

历史已然成为历史,真相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让我们将视线从男欢女爱转至作品和成就时,便能看到另一幅壮丽图画。

林徽因星盘生时不确定,但是其群星双子特质确实展露无疑。双子属于风元素(air),与其称为风元素,不如叫“炁”(同“气”)元素,他们追求的从不是小情小爱,而是更高阶的意义。

生时资料来自百度百科1904年6月10日;因无准确出生时间,月亮星座与宫位暂不参考

苏汤普金斯认为风元素为所有事物的意义做诠释,同时为所有事情提供计划和方案。

诚如林徽因的一生,不仅在文学中取了的巨大成就,还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如今见到的国徽,其主要设计者就是林徽因,并且她还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领导组成员。

国徽、纪念碑这背后象征的是国家和集体的意义,是具有高度精神性和文化性的东西,而为集体赋予一个贴切的形象,同时兼顾美观,并且让所有人理解其背后的含义,恐怕只有这样流动的双子才能兼顾了。

日金火冥合相的林徽因,不仅仅可以做学术写文章,更是一个行动派。

林徽因曾经在孕期为了测绘,爬上房梁画图做记录。从 1930 到 1945 年这15年间,林徽因和梁思成用步行和骑毛驴这种原始的方式,走遍中国近200县,完成了2000多处文物和古建筑的深入考察。

这是中国首次系统的对自己的古建筑进行考察测绘。林徽因的一生贡献了很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文献,堪称中国现代建筑的奠基人之一。

林徽因也曾为景泰蓝工艺传承,抱病深入工厂做调查研究,并设计了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新颖图案。为景泰蓝传承和发展确定了一个方向。这样为更高集体意识服务的双子,这样为文化传承的力量,才是中国女性的职业力量。

双子座与生俱来就有两个灵魂,有些人终其一生在找寻另一半。而林徽因带着双重特质游荡在建筑学与文学中。

她的力量源自于对知识的渴求,源自于对梦想的执行。她不是矫情的民国大小姐,她是推动历史和文化前行的知识女性。

林徽因,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作家,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杰出女性,国徽设计者之一。

人们习惯了忽视女性的事业,关注于其私生活,无论真假。

然而历史车轮向前,人们只记住了那个情感故事中的林徽因,忘却了那个为了建筑梦想,开创宾大先河的少女;

忘却了那个为了建筑梦想,与爱人在战火中走遍200个县的女性;

忘却了那个为了国家责任,参与设计了国徽的中国妇女;

忘却了那个为了民族文化,拖着病躯保护景泰蓝传统工艺的女性。

一个终身为建筑事业奔走的女性,她在事业中发挥了其全部力量,甚至多次罹患肺部疾病。如今的关于她的评价却总是与八卦相关,人们习惯性的忽视她在事业中的位置。

这样的林徽因是无数新中国女性的缩影。

妻子的力量

对分相位,携手共进的另一半

拉瓦锡是现代化学之父,然而如果没有她的妻子,玛丽·安娜·波尔兹,可能就没有拉瓦锡的成就。

在当时燃素论占据化学圈半壁江山之时,拉瓦锡和妻子通过实验发现,燃烧金属不仅没有变轻还变重了。

而为了进一步验证,他们需要反复实验。而拉瓦锡擅长科学实验,但语言能力不行,读不懂英文论文,无法知道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

玛丽13岁就已经学会拉丁语和法语,后面为了最新科学进展又学习了英语,仅一两年的时间就翻译了大量文献,并将最新的燃素论翻译成法语给拉瓦锡。

如此强大的月双子能量,不仅让玛丽在语言方面有着超高的天赋,并且玛丽在翻译时一边翻译一边加上个人的见解。

在玛丽的星盘中,我们还能看到许多的对分相位,这个传统意义上的“紧张”相位,会带来许多“对面而立”的情景。

人们常常将对立想象成各自为营、剑拔弩张的对抗与竞争,但实际上,相对而立是更好的合作方式,我们站在两端,将对方看得清楚完整。

人类所有一对一的互动中,拥抱、亲吻、握手……面对面都让动作变得更加亲近、紧密。而且,更加平等、自由。

比起丈夫、妻子、老公、老婆、内人、先生来说,我更愿意称呼爱人为“另一半”,无关性别,TA就是我生活中的另一部分,是我灵魂的镜子,是我的一半。

与拉瓦锡共同学习探讨,玛丽是拉瓦锡的另一半,也是拉瓦锡的科研伙伴。

对于他们来说,爱情是陪伴,是合作,是无分高低男女的面对面拥抱。

玛丽生时不详,但当日月未换座,暂不参考宫位

而后来经过对燃素论的研究,拉瓦锡夫妇从中发现了氧气,此后二人还验证总结了质量守恒定律,制作了第一张化学元素表。包括拉瓦锡的书,也是和玛丽共同出版的。书中有玛丽亲手绘制的160张插图,玛丽的工作在有些文献中变成了可有可无的插画师。

然而实际上拉瓦锡的实验需要大量自己发明定制的仪器。所有的仪器每一个小部件都非常精密,为了方便其他人可以重复实验进行验证,玛丽把每个小部件都放大等比绘制,连细节都不会放过。

可以说拉瓦锡的成就能够被世人广泛知道,绝对少不了妻子玛丽的功劳,而现代化学的进步也少不了其妻子玛丽的影子。

然而在那个年代女人的名字不能被写在论文上。玛丽一直在拉瓦锡的工作中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在生活中也是妻子的角色。直到后来法国大革命,玛丽也从未放弃过希望,一直在为拉瓦锡奔走。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雅克·路易·大卫绘制的《拉瓦锡夫妇》。

在人生后半段玛丽把这幅画一直挂着客厅最显眼的位置。画面中的玛丽以站立的姿态在画面的左侧自信大方,拉瓦锡的目光聚焦在她身上。而她在画面中是高过丈夫拉瓦锡的。

这就是玛丽人生的真实写照,作为妻子也作为精神导师存在于拉瓦锡身边。

不是“贤内助”,不是辅助,不是0存在感,而是并肩而立,对面而立。

这是女性作为妻子的力量。

母亲的力量

天上满是星星,爱里满是月亮

同样作为伟大的化学家居里夫人,很多人想起她都忘不掉其身上两项诺奖的标签。

1903年玛丽·居里、皮埃尔·居里和亨利·贝克勒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玛丽居里再次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1935年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夫妇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而伊雷娜就是居里夫人的大女儿。

所以我想和大家聊一聊玛丽身上另一个标签:母亲。

我们可能不会成为母亲,但所有人都诞生于母亲的身体之中,和她有着先天最亲密的链接。而女性身体和精神的象征就是月亮。玛丽的星盘群星天蝎月亮双鱼,作为一个科学家她严谨执着,作为一个母亲她把所有的包容和耐心都给了孩子。

我们眼中的事业型女强人是独立的洒脱的,然而玛丽居里从不会找借口忽视孩子。她对子女的教育从几个月大就开始了,会让女儿进行幼儿智力体操训练。

而且会让孩子接触自然,带孩子去旅行,不是停留在风景处走马观花,而是让孩子融入自然之中,由居里夫人亲自担任“向导”,一起住在山间小屋子里。

玛丽有个小本子,专门用来记录女儿们成长瞬间。记录孩子的体重、长牙、翻身、说话……玛丽教孩子们骑车、骑马、游泳,玛丽一面严谨细致的照顾孩子,一面激发孩子的无限潜力,从生活实用技能教起。

数据来自占星网数据库,罗丹评级为AA级,因此文中有参考宫位信息

在居里夫人的星盘中,月亮落在3宫,基本上事无巨细的把孩子的基础教育做的扎扎实实,就如同玛丽从原生家庭继承而来的一般。

玛丽中学时,曾经被老师劝退,虽然成绩优异,老师认为玛丽太敏感建议复读。然而玛丽的家里人因材施教,找了一所适合玛丽的学校去学习。如今玛丽在女儿身上也是如此,当她发现大女儿喜欢数学时,就经常陪伴大女儿做题,讨论数学有关的事。

大女儿伊雷娜的月亮白羊(一种说法在10宫),继承了源自母亲的独立于与坚强,也延续了居里家族的事业与荣耀。

伊蕾娜说:“科学没有世袭的,但科学家的精神是可以世袭的!”伊蕾娜的月亮静静的靠着母亲的海王星,她的诺奖也许是从母亲灵魂深处找到了共鸣。

玛丽居里身上太多标签,我想不能忽视她作为女性的形象,尤其是作为一个成功母亲的形象。因为这个形象和我们身边每位妈妈是那么相似。

作为人母,对孩子的细心呵护。我看到玛丽教大女儿骑行的时候,就想起小时候妈妈教我骑自行车的画面。生活中这样美好的画面很多,基本上我们的童年也和妈妈的身影密不可分。

这份记忆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母亲的力量。

独立的力量

天王星-水瓶时代,你我生来自由

除去成为母亲这样角色外,越来越多的女性愿意选择更多的情感生活方式。

而76岁好莱坞天后雪儿(Cher)就是如此。她曾多次被拍到交往年轻男性,而她也曾在采访中直言“男人是甜点,绝对不是生活必需品”。

如此“女王”式的犀利发言,在星盘中木天三分相的影响下,迅速成为爆款金句。

雪儿从十几岁开始演艺事业,一生都活跃在大荧幕之上。她月亮落在摩羯座,从16岁起便辍学离家,开始用歌唱养活自己。

在国内的百度百科上这样形容她的这段经历:17岁的雪儿认识了她的第一任丈夫制作人,这也是对雪儿一生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而我在查询这段资料时发现了这样一个描述,16岁的雪儿参加表演课程并努力养活自己,在好莱坞日落大道沿线的小俱乐部跳舞,并向表演者、经理和经纪人介绍自己。

我不想分析这样截然相反的表述,是信息差所导致还是文化差异带来的。

我更好奇的是为什么我们在表述一位女性的经历时,总是习惯忽略了她为了自己做的每个决定,她为了成长付出了什么。转而把目光投注于她身边的男性。

雪儿的一生确实有两段婚姻,但是雪儿的奥斯卡、格莱美以及艾美奖和金球奖,更多还是源自于雪儿本身在音乐上的才华,在演艺事业上的付出。

当我们说她的丈夫改变她的时候,一定有个被我们忽视的前提,那就是她原本在音乐和艺术上的才华吸引了他。

独立是雪儿身上最突出的女性力量。正如她16岁离家发展一样,每一首歌、每一部戏、每一段感情,都是雪儿自主的选择,为每段选择坦然接受人生安排。

坦率表达自己对情感的需求,但从未把自己的人生交付于其他人。

“我爱男人,男人很酷,但是正如你不能靠着甜点活下去一样,你也不需要依靠着男人才能活下去”。

像雪儿一样的独立女性越来越多。

包括一直以“黑寡妇”形象示人的女星斯嘉丽曾经在接受采访时反问记者,为什么男演员的采访提问总是有趣又深度,而到她这里却是问如何减重。似乎在隐喻男演员在做很多准备工作,女演员只用保持身材就可以了。

而同样很多女性在面对工作和生活的提问,鲜少有人会问男人你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的一位女性科研工作者——徐颖,曾直言:

“对于平衡工作和生活这个话题,好像没有人去问男科学家,都是在问女生,是因为男科学家没有生活,工作就是全部了。”

似乎所有人都在把女人当成超人。如何兼顾家庭和工作,很多时候答案就是兼顾不了。人的精力有限,平衡就是一个跷跷板,付诸于一个方面,势必会缺少另一个方面。

而普通女性一旦进入适婚适育的年龄,也会在职场和面试中面临同样的问题。社会在默认女性必须兼顾,必须以家庭为重,没有人问过为什么男性不回归家庭。

就像IC和MC的轴线,我倾心于我的家庭事务之中,我没有那么多精力在职场和事业中打拼。而我选择成为了职场女性,也很难兼顾家庭琐事。

我们必须得承认人生有取舍,但这种取舍的权力和压力在男性身上更为突出,女性更期待得到有一份“轻松”的工作,方便照顾家庭,方便接送孩子、辅导作业。

可是,哪有“轻松”又能得到成长的工作呢?

女性的力量在成长,但很多女性依旧没有选择的余地,就连女科学家也有被问,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徐颖说:我们平衡不了。

女性不是超人,女性有自己的力量,也应该有权利选择发挥人生中哪一部分力量。

无论是个人方面、职业方面、家庭方面,女性也应当有权利选择我希望发展哪个方面的力量,无论我做什么样的选择,都应当被尊重。

像开篇所说的“妇女”一词的消失,可能仅仅是个开始,对女性形象的片面解读和污名化正在一步步侵蚀着我们。

我在撰稿时,一直想找一位为了家庭奉献一生的女性,想讲讲那些没得选择,却不得不背上生活重担的女性。然而非常遗憾,她们没有名字。我翻遍了书,搜寻了多个网站,竟找不到一个人名字。

她们可能被称为“妈妈”、“姥姥”、“外婆”,甚至是“姑姑”“姨妈”。唯独没有名字,没有只言片语。

我看到抗疫的女性在纪录片里被塑造成了懦夫, 我看到有人用“抗疫媛”称呼她们。我看到影视剧里的家庭主妇被变得一文不值。

在天王金牛的时代,我们的价值观都聚焦在钱和物质回报上。然而那些承担生活重担的女性,承担大部分付出和劳动的女性,那些包揽了隐藏家务的女性,很难得到应有在尊重。

在时代洪流之下,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我们都在被推着走。

如金牛一般,人是贪心的,既想要新模式的好,又留恋旧模式的既得利益。而那些承担大部分劳务的女性,不过是新旧模式交替中的牺牲品而已。她们可能没得选择机会。

今年3月底冥王星会短暂进入水瓶座,再次于6月份逆行回摩羯座。今年和明年在摩羯和水瓶中摇摆的冥王星,会一遍遍拷问每个人的灵魂,直逼社会深度的疥疮。

网上很多声音说冥王星入水瓶座会开启新时代,进入所谓的女性时代。请不要忘记浅表的水瓶座可能过于强调思维和观念的认同,如果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平等与独立,或者只是狭隘到固定观念的。

低阶的水瓶能量是不对等的,是高人一等的,用个人的价值观不断嵌套彼此。

真正的水瓶寻求的是众生平等,是可以共情弱者的,共情那些没有选择和觉醒的女性的。尾度的摩羯座也需要处理沉疴宿疾。

诚然我们看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女人选择单身、丁克,还有更多的女性没得选择。当他们选择婚姻,选择生育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把“婚驴”“人形子宫”这类消极词汇放在他们身上。

人是无法脱离其社会环境的,他们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受害者。我们要做的是思考如何保证这些女性的基本权利。她们进入婚育后,她们作为人的基本权力。

不恐弱、不慕强。给予职业女性在职场的选择权力,也尊重每位为家庭付出的女性。

她可以是多彩的,可以选择工作、可以选择单身、可以选择结婚、生育。不要为女性群体贴标签,更不要置喙每位女性的选择。

女性的力量正在到来,但也接受着时代的拷问。

土星双鱼就是要整理内部的情绪与创伤,感受约束与规则,因为大多数规则是保护大部分人的权益的,尤其是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女性。她们在四五线小城市,她们在18线乡镇,她们在曲折蜿蜒的山区中。

只见过乡野和田边的稻谷,她们没能见过霓虹。

未来一切向好。但每一份女性故事背后都由无数的红色和事件组成。三八妇女节的由来,是一百多年来用无数先辈争取而来。

如今我们迎来新时代,渴望展示更多女性力量,必然处理之前遗留的问题,也势必会伴随着伤痛。

你见过天亮之前的天空吗?

就像舞台开场前的关掉了台下的灯光,等待女性力量正式登场,就要习惯这几分钟的关灯。

版权声明:本页图片部分选自网络,本文由作者授权原创首发在新月文化订阅号平台,欢迎转发,反对抄袭。友号转载请后台回复关键词【转载】。

参考书目:

布莱恩克拉克《家族占星全书》

马里奥·T.努尔米宁《蒙尘缪斯的微光》

玛丽莲·亚洛姆《妻子的历史》

卡桑德拉·蒂格尔&珍妮弗·斯隆《玛丽·安妮·保兹·拉瓦锡:现代化学之母》

杰弗里·雷纳-坎纳姆 和玛琳娜·雷纳-坎纳姆《化学中的女性:从炼金术时代到二十世纪中叶的角色变化》

艾芙·居里《居里夫人传》

玛丽·居里《居里传》

名人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林徽因)

占星网数据库(雪儿、玛丽居里及女儿)

围基百科(玛丽-安娜·波尔兹)

作者 | 占星Niko

编辑 | Lynn

排版 | 小暖

End

本页图片部分选自网络,本页文字版权归新月占星所有。如有疑问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我们会尽快处理,感谢您的关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