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度不仅仅是白色_增白剂_荧光_牢度

我们了解了白色、颜色混合以及面料增白的方法。以及上蓝和荧光增白剂的增白原理、荧光增白剂在纺织印染中的应用、荧光增白剂的安全性等。此篇则为大家重点介绍,同样的面料为什么有“白度不佳”的问题。

白度不仅仅是白色

对于白色为主的酒店布草来说,这句话是最合适不过了。白色仍有些特别,比如说,它是纯洁、清楚、干净和新鲜的象征。由于消费者的行为、生产周期和流行趋势的关系,人们期望小批量,短周期供货方式。对生产部门来说,这意味着批量减小和生产时间加快。因此,不可能长时间的开发某种所需要的白色色调。

白色的色调随纺织品种类、用途和消费群体的不同而不同。在欧洲受青睐的色调是较为中性的,而在南美和亚洲,紫色调更受欢迎,在北美,蓝色调占据主流。要为这些不同的市场服务,就要求加工厂具备一定的机动性,以生产不同色调的白色。和色调一样,牢度性能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讨论话题,现在的纺织品要求较高的牢度性能,而不同的衣物对牢度的要求往往差别很大。

1、稳定的白色

持久的均匀的白度是高质量纺织品的一个特征。人们越来越难以接受白度的任何偏差。因此,要达到理想的白度,需要对所有的参数进行正确的组合——从坯布到化学物料的选择。对于坯布,我们在拿到时就必须检查一下,至少应该抽样检查,因为买来的纱线/纤维常常看得出一些比较明显的差异,例如它们本身白度(基本白)的差异,或者前处理的不同。对于化学物料的选择,重要的是不仅要选对,而且不能使太多不同的产品。

纺织品和种类和最终用途决定了其后续整理过程,如前处理、漂白和整理。古谚语“多多益善”不再有效。以下是几个例子:

只有在达到饱和之前,荧光增白剂(FWA) 用量的增加才是有意义的,因为超过饱和值以后,白度反而会下降 。

要达到最佳的竭染率,特别是对棉来说,中亲和性和低亲和性的荧光增白剂比高亲和性的荧光增向剂需要较低的应用温度。在沸点工作不仅会降低竭染率,而且会引起白度下降效应。

竭染率:染料检测术语。浸染结束时被纤维吸附的染料量与所使用的染料总量的比值。即染色结束时的上色率(包括在后处理中应除去的浮色)。

展开全文

现在,用于过氧化物漂白的稳定剂都是经过优化的,在浸渍加工中只需(而且应该)加入很少的量。如果加的太多,稳定得太好,那么就不能发生充分的漂白。因此,化学试剂和它们的用量应该像加工步骤一样进行严密的优化。在这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中,应该对所用的加工方法进行严格的检查,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不适应新技术的漂白加工一直被沿用了很多年。最后,成本的压力将驱使加工厂寻求最佳化方案,而这一点其实早就应该进行。

2、是什么让获得理想白色的产品如此困难?

①出于成本的考虑,人们倾向于购买便宜一些的纱线或布。而它们常常带有比较差的自然白度。其中有可能和其他问题一样是在纱布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如别的催化剂)。所使用的那些平时不太熟悉的制剂,也可能降低白度,在这方面也必须积累一些新的经验。

②各种纤维越来越多的混合在纺织品中,而设计师所设计的各种不同的混合物必须有一致的白度。可是,要做到这一点不可能不遇到问题,因为不同纤维有着不同的状况。聚氨酯纤维(譬如弹力丝),在定形、漂白、增白等方面都需要特别的处理,这样就会给整个整理过程带来很多困难。

在通常的成本条件下,应该让纺织品在连续处理后,尽可能的显现出和昂贵的间歇处理同样好的效果。

③所用的化学物料的属性(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判断基准。举例来说,一种普通的高亲和性的棉布荧光增白剂(FWA),只有当pH值为5.5~6时,它才保持稳定。当pH值低于这个范围时,这种增白剂就会以一种酸的形式沉淀并引起发黄。因此,如果必须在pH值较低的条件下加工,整理者应该选择其他的相应产品(中亲和性或低亲和性产品)。譬如低亲和性的荧光增白剂可以在pH值低到1时仍保持稳定。

④如今,对纺织品牢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可是牢度值并不可能无限的增加。通常人们希望棉织物的耐晒牢度达到5级。然而在目前的工艺条件下这是无法实现的,应该让客户明白这一点,也就可以避免做出错误的期望值。

⑤虽然在干燥、热定型等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使得面料发黄,但可以在后面的整理过程中将其减弱到最小或消除。

⑥荧光增白剂要进入到纤维中需要一定量的能量(温度和时间),拉幅定型机结构的加工参数常常会受到某些限制,比如说,较高的设备速度和较低的温度可以节约成本。如果这些参数出现波动,就会导致荧光增白剂不均匀的进入到纤维中。

⑦不幸的是,货物在储存时会一再发黄。这些问题很复杂,常常是由许多因素(温度、光线、环境、气体和包装材料)共同作用引起的。

3、改进的建议

少数几支荧光增白剂制品就能拼出几乎所有的白色色调。通过一种模块系统,它们可以产生中性的、蓝色的或红色的色调。这些荧光增白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在一起使用。如今,荧光增白剂的种类很多,这样我们就可以每次对于特定的纺织品和特定的加工设备使用最适宜的产品。

通过色调的调节可以消除材料中天然白色的细微差别。譬如,可以加入紫罗兰色或蓝色染料(发蓝的)来去掉细微的黄色。随着吸收互补色,白度看起来增加了。然而,亮度同时会或多或少的减弱,因为总的被反射的光线减少了。如果想要,我们 可创造出独一无的“我的白色”,在明暗法领域的现有技巧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经测试过的描影染料的调色板来发现可产生新白度的荧光增白剂 。

近些年所获得的经验,已经使得通过现代方法,从预处理到后整理过程得到整套设备成为可能。应该使用高质量的有售后服务的产品,虽然它们初看起来比较昂贵,但是经验已经证明这仍然是合算的。好的产品就像一份保险,因为比如说,由于某些廉价的荧光增白剂没有正确配方,就可能会导致不均匀或形成斑点。举例来说,聚酯增自剂的粒子大小必须保证80%小于1岫。为了使储存时发黄的可能性降到最小,应该用不挥发的酸将pH值调节为6。过去,经验已经证明大多数发黄是由于pH值没有被调节到弱酸区。同时,保持在一个稳定的pH值也是很重要的(例如,用sirdx 2UD),如果只用一种像乙酸这样易挥发的酸,干燥时pH值可能会从6上升到7/8。在这个pH值范围内,会产生酚的发黄。

一般而言,不应该使用阳离子柔软剂,因为它们常常会导致发黄,即使它们本身不会使织物发黄,可至少它们会有催化作用。万一遇到牢度问题,绝大多数纤维可以用有更高的牢度属性的荧光增白剂来调整。对于聚酯纤维,使用恰当的产品类型可以使耐晒牢度达到6级~7级。

4、小结

就目前所掌握的知识、可能性、专业产品以及纺织品三角关系——服装、家纺制造商 (消费者),面料生产商和化学物料供应商之间的良好协作来看,进一步的优化是可行的。根据众多商业生产例子可以看出,仍然有许多地方需要讨论,这和其他的方法一样可以降低成本 。

“白度不佳”包括白度不纯正、不均匀、局部出现黄斑等,造成“白度不佳”的原因很复杂,通过此篇文章的介绍,我们也只是了解了个大概。为了理想的“白”,其实是很不易的,就从对“白”的认知上说,也可能是因人而异的,用量化的方法评价“白”存在多个版本也就不奇怪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