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弗斯的里尔克的诗歌?里尔克的诗歌好在哪里_里尔克_诗人_诗歌

本文目录

  • 奥尔弗斯的里尔克的诗歌
  • 里尔克的诗歌好在哪里
  • 里克尔说过的一句话: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这首诗叫什么名字呀 哪位亲知道
  • “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是谁的诗
  • 里尔克早期的创作具有什么样的风格
  • 里尔克和史蒂文斯的诗歌分别有什么特点,诗学体系、诗学道路有何不同
  • 里尔克的代表作是什么

奥尔弗斯的里尔克的诗歌

只有谁在阴影内
也曾奏起琴声,
他才能以感应
传送无穷的赞美。
只有谁曾伴着死者
尝过他们的罂粟,
那最微妙的音素
他再也不会失落。
倒影在池塘里
许常模糊不清:
记住这形象。
阴阳交错的境域
有些声音才能
永久而和畅。
(冯至 译) 1921年夏,里尔克只身一人来到了瑞士小城米索,这个地方后来也被世人永远铭记。在这座小小的城堡里,里尔克完成了两部闻名世界的组诗《杜伊诺哀歌》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
1922年元旦,孤独中的诗人收到朋友克诺普夫人的来信。在信中她述说着她年仅20岁的女儿维拉·乌卡玛·克诺普病逝的噩耗。后来有人说到,正是维拉早亡给了里尔克创作的灵感,写下这彳之朽的杰作《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 其实,这部博大而深邃的抒情哲理组诗是献给两个人的,一个是传说中的俄耳甫斯,另一个就是早夭的少女克诺普。在古希腊神话中,俄耳甫斯是希腊特剌刻的王子——一位传奇的音乐家。古罗马著名作家奥维德曾称之为“天神下凡的乐师”、“特剌刻卓越的诗人”,他用音乐和言辞足可以感动世间各种生灵万物。
维拉·乌卡玛·克诺普,1900年10月15日出生于莫斯科,是一名德国人的后裔。她的父亲是一位化学家、诗人和小说家。从小维拉就对艺术,尤其是音乐和舞蹈方面展现出非凡的天才。里尔克曾在致朋友的一封信中热情地称赞她是一个美女,起舞时便“以形体的与精神的运转化为天赋艺术吸引每一个观看者的注意”。
这里就《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主要涉及到的两个人物,以及其中所暗含的背景意义作一些简单的说明,对于理解和把握这部诗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诗即这部组诗的上卷第九首。
先看诗作第一节,我们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这节诗由一句话构成,中间包含一个让步的句式,“只有”什么,“才能”什么。下一节诗和这节如出一辙,都采用了相同的结构方式。所以前两节适合放在一起进行阐述。诗人提到“只有谁在阴影内/也曾奏起琴声/他才能以感应/传送无穷的赞美”。“阴影”到底指什么?为什么只有在阴影内才能以感应,传送无穷的赞美?诗人并没有阐明,似乎以“阴影”隐喻死后留得琴声的遗响在人间。
而在第二节中,诗人又提到“罂粟”这个意象,“罂粟”本为令人迷醉之物,可以让人达到一种迷狂的状态。在此,诗人用它与死亡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更加神秘的气息。当他(她)拥有了像“罂粟”一样“最微妙的音素”,他(她)再也不会失落,他(她)也真正理解了生命的含义和永恒的存在。
依据古希腊神话记载,美少年纳喀索斯面对流淌的河水自我欣赏,顾影自怜,最终投入波中化为水仙花。本诗最后两节化用这个典故,似乎以纳喀索斯比喻维拉这个早夭的少女,喻指死后的生命在生死交融的境域永生/)同时,又以生死合一与以生命换取不朽之美的寓意,象征着美与生命超越生死的界限常留世间。
在这首诗里,里尔克试图与我们探讨歌唱与存在这个哲学命题,而对这一主题的思考也贯穿在《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整部作品中。里尔克在“最高程度的有效性”上言说了“诗与存在”的同一关系,正如诗人自己所:他完成了“一件唯一的、最终有效的、必须做的事情”。他也最终让这部作品成为“伟大的歌唱”。
里尔克的思想深处似乎在着意证明,自奥尔弗斯开始歌唱起,一个“倾听”的世界就出现了,诗人在“歌唱”和“赞美”中,倾听“存在”的声音。对里尔克来说,“诗”的出现使得与“存在”达成一种接纳和敞开的关系。没有这种向外部世界的“敞开”,“歌唱”对人来说就是封闭的。同时,这也意味着“存在”对于人毫无意义。因此,当里尔克问道“何时我们存在”,有且只有在给出“歌唱是存在”这样一个回答之际,一种对立的关系才能维持,一种思想的诗才能产生。
艺术就是保持过去和即将过去的存在,把“可见的东西”变成“不可见的东西”,也变成了一种精神的存在形。而诗人对于美的爱与信仰也夹杂在这:种关系的追问中。里尔克笔下的维拉是一个被灵魂之诗关照而理想化的人物,她的早亡、她的艺术天赋都成为一种重要的力量表征,抵挡日益膨胀的物欲和日益内缩的灵魂,此时虽然舞者和歌者死去,但舞和歌——艺术却永恒长存。
她与俄耳甫斯一样都是诗人笔下为净化灵魂而设置的神性的象征。他们毕生追求美——i,以生命去换取不朽的生活,换取永恒的生命。她在病魔的阴影,不屈不挠地追求为美而奋斗的献身精神,给诗人和艺术家、给世人树立阶模,成为理想人类的象征。
整首诗贯穿着里尔克的思想,在简单平实的叙述语调中潜藏着一些无法理解的意义。其中,我们不知道诗人将把我们导向何处,他思维的踪迹有时变得难以辨认,未曾言明的事情依然存在。时代之所以贫困乃由于我无法遮蔽死亡、爱与无望的痛苦。或许在诗中他们所共存一体的深渊,才是我们共同面临的生命渊源。也许只有歌唱,“歌唱”坚实的大地,我们《需要遮蔽。歌唱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深渊的界限,从而向生命敞开,还世界…。个敞亮的出口。诚如海德格尔所言:“语言愈是清晰地作为本身显出来,通向语言言的道路的自行变化便愈是断然明确。”在这里,里尔克要大家敞开的就是语言背后“我”和“你”以及“存在”之间的关系。

里尔克的诗歌好在哪里

  1、里尔克的诗歌尽管充满孤独痛苦情绪和悲观虚无思想,但艺术造诣很高。它不仅展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雕塑美,而且表达了一些难以表达的内容,扩大了诗歌的艺术表现领域,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2、人物简介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奥地利诗人,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生于铁路职工家庭,大学攻读哲学、艺术与文学史。1897年后怀着孤独、寂寞的心情遍游欧洲各国。会见过托尔斯泰,给大雕塑家罗丹当过秘书,并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等人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应征入伍,1919年后迁居瑞士。
  里尔克的早期创作具鲜明的布拉格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亚民歌风味。如诗集《生活与诗歌》(1894)、《梦幻》(1897)等。但内容偏重神秘、梦幻与哀伤。欧洲旅行之后,他改变了早期偏重主观抒情的浪漫风格,写作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咏物诗”,对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表示抗议,对人类平等互爱提出乌托邦式的憧憬。
  3、主要作品
  著有诗集《生活与歌曲》(1894)、《祭神》(1896)、《梦幻》(1897)、
  《耶稣降临节》 (1898)、《图像集》(1902)、《祈祷书》(1905)、《新诗集》(1907)、
  《新诗续集》(1908)、《杜伊诺哀歌》(1923)和《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1923)。

里克尔说过的一句话: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这首诗叫什么名字呀 哪位亲知道

本文选自赖内·马利亚·里尔克的《安魂曲》 (Requiem)(1909年),内含四首长诗,本诗为其中第二首《祭沃尔夫·卡尔克罗伊德伯爵》。在德语诗中的原句是:“Wer spricht von Siegen? Überstehn ist Alles”。

诗歌: 《安魂曲》之《祭沃尔夫·卡尔克罗伊德伯爵》

作者:里尔克(奥地利)

节选:

命运是怎样地,在诗中一去永不复返。

它是怎样地,在诗中成为模糊的影象?

所有发生过的事物,总是先于我们的判断。

我们无从追赶,难以辨认。

不要胆怯,如果有死者与你擦肩而过。

同他们,平静地对视吧。

无数人的忧伤,使你与众不同。

我们目睹了,发生过的事物。

那些时代的豪言壮语,并非为我们所说出。

有何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奥地利诗人。是奥匈帝国布拉格在二十世纪鼎鼎有名的德语诗人之一。1875年,里尔克生于一个铁路职员家庭。高中毕业后,在布拉格大学等校学习哲学、文学史和艺术史,此后曾在慕尼黑和柏林从事写作。

在文坛崭露头角后,里尔克在国内、国外不停地游历。1915年一战期间被征入伍,服役于维也纳战事档案馆。1919年迁居瑞士,直到逝世。

〔赏析〕

1902-1910: 是作者的第一个创作高峰,第一次来到巴黎的日子并不顺利,因为这个“奇怪”的大都市对里尔克来说还有许多未知。而后因为诗人的父亲在1906年5月去世;合作商对里尔克越发信任工作量也有所增加,而诗人自己又需要极大的时间、空间去完成自己的创作。

就是在巴黎在这样的伤感和压力之下,便创作了作品《新诗集》(Neue Gedichte)(1907年)以及《续新诗》(Der neuen Gedichte anderer Teil》(1908年)、《安魂曲》 (Requiem)(1909年)和在1904年开始创作的小说《布里格手记》(1910年)。

本段节选《安魂曲》别致之处在于,它始终在以一位“资深文艺青年”的视角感知艺术,以一个”过来人“的态度谈及创作,通篇充溢着里氏对自然和艺术由衷的挚爱以及按压不住的创作冲动。

通过在巴黎那段时间对生活不同的感触,于是就有了节选段中:“无数人的忧伤,使你与众不同。我们目睹了,发生过的事物。那些时代的豪言壮语,并非为我们所说出。有何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读之颇令人忘俗,并在诗人华美的娓娓道来中逐渐了解:创作作为一项”寂寞“而“艰难”的“命运”,并非从外边向着我们‘人’走进”,而是从我们‘人’里出来,走向更广阔的人群中。告诉我们无论你身处何处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只要你拥有对艺术的热爱。

每迈出的一步都是朝着至真至美至善的方向接近,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中坚持挺住,就个体层面来看,你会领略大多数人穷一生之力也无法管窥的创造之乐,也就是拥有人本主义所定义的人生“巅峰体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赖内·马利亚·里尔克

“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是谁的诗

“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是赖内·马利亚·里尔克的诗,诗名《预感》,全诗如下:

我象一面旗帜被空旷包围, 

我感到阵阵来风,我必须承受。

下面的一切还没有动静: 

门轻关,烟囱无声,

窗不动,尘土还很重。 

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我舒展开来又卷缩回去, 

我挣脱自身,独自 

置身于伟大的风暴中。

扩展资料:

1、《预感》赏析:

首句中旗帜是一种自我物化,空旷则反衬了我即旗帜之孤独。而第二句出现阵阵来风伴随飘扬思绪在渐聚力量至最后成势,风暴从自身衍生而出,席卷四周又吹了回来。门窗,烟囱和尘土的无言默契,正是不寻常的寂静预兆。

我悄然认出这些的细节,随即一齐飞腾吹过来,这里的舒展和卷缩是作为主客体间内外关系的写照和比拟。最后我挣脱了自身,到这里似乎正引发了精彩的故事,在一种悖论式的自我超越投至无休止的风暴里,交叠而至情绪高潮中一切就戛然而止。

2、作者介绍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奥地利诗人。出生于布拉格,早期代表作为《生活与诗歌》、《梦幻》、《耶稣降临节》等;成熟期的代表作有《祈祷书》、《新诗集》、《新诗续集》及《杜伊诺哀歌》等。此外,里尔克还有日记体长篇小说《马尔特手记》。

1875年,里尔克生于一个铁路职员家庭。高中毕业后,在布拉格大学等校学习哲学、文学史和艺术史,此后曾在慕尼黑和柏林从事写作。在文坛崭露头角后,里尔克在国内、国外不停地游历。1915年一战期间被征入伍,服役于维也纳战事档案馆。1919年迁居瑞士,直到逝世。

里尔克早期的创作具有什么样的风格

里尔克诗歌中,能指与所指的分裂,加之后现代主义者追求的意义符号的无限扮演,不确立某种阅读方式的优越性,使得里尔克诗歌有了丰富的意义生成的可能性,他的诗歌中也就有了体现后现代特点的可能性。换言之,里尔克诗歌的后现代意义生成的可能性来自于其诗歌本身在语言上的特点及后现代的阅读方式。里尔克诗歌中的语言所体现出来的那些对于主体中心地位的撼动,对于构筑这个世界的各种概念的语言所进行的反叛,使得他的诗歌在语言上有了后现代主义的风尚,语言的逻辑不再是一以贯之的连贯性、有序性,而是出现了跳跃性、片段性、反逻各斯。他的语言观本身就具有了前瞻性,并且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沉默”的言语方式,对西方传统的语言观念进行了挑战,从而有了后现代主义的特点。
对于语言态度、言语方式上的前瞻性,使得他在语言观上有了同后现代主义者一样的思考,更早地注意到了能指的滑动、能指与所指的分离、“言不尽意”等问题。而在其代表性诗作《严重的时刻》中,主体性概念的嫁接,使得文本在意义上出现了主体性消解的内涵,主客体位置的颠倒,主休性意义的丧失,表现出了人作为主体的式微。同时在荒诞概念之下,诗歌中,主体的身份所表现出来的荒诞,是诗人对于人生无意义的一种体悟,是诗人对主体中心地位的鞭策、对人所具有的主体性的质疑,同时更是诗人对于最初的异化时代的体验。而解构之后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特点符合了后现代主义中反主客二元论的特征,取消了主体的中心地位。

里尔克和史蒂文斯的诗歌分别有什么特点,诗学体系、诗学道路有何不同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奥地利诗人。生于铁路职工家庭,大学攻读哲学、艺术与文学史。1897年后怀着孤独、寂寞的心情遍游欧洲各国。会见过托尔斯泰,给大雕塑家罗丹当过秘书,并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等人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应征入伍,1919年后迁居瑞士。
  里尔克的早期创作具鲜明的布拉格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亚民歌风味。如诗集《生活与诗歌》(1894)、《梦幻》(1897)等。但内容偏重神秘、梦幻与哀伤。欧洲旅行之后,他改变了早期偏重主观抒情的浪漫风格,写作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咏物诗”,对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表示抗议,对人类平等互爱提出乌托邦式的憧憬。著名作品有借赞美上帝以展现资本主义没落时期精神矛盾的长诗《祈祷书》(1905)、《新诗集》(1907)和《新诗续集》(1908)。晚年,他思想更趋悲观。代表作为长诗《杜伊诺哀歌》(1923)和诸多14行诗。
  里尔克的诗歌尽管充满孤独痛苦情绪和悲观虚无思想,但艺术造诣很高。它不仅展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雕塑美,而且表达了一些难以表达的内容,扩大了诗歌的艺术表现领域,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里尔克有此网站提供非常全面的介绍:
    http://www.lxbook.org/wgwx/german/rilke/rilke.htm

里尔克的代表作是什么

代表作为长诗《杜伊诺哀歌》(1923)和诸多14行诗。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奥地利诗人。生于铁路职工家庭,大学攻读哲学、艺术与文学史。1897年后怀着孤独、寂寞的心情遍游欧洲各国。会见过托尔斯泰,给大雕塑家罗丹当过秘书,并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等人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应征入伍,1919年后迁居瑞士。
里尔克的早期创作具鲜明的布拉格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亚民歌风味。如诗集《生活与诗歌》(1894)、《梦幻》(1897)等。但内容偏重神秘、梦幻与哀伤。欧洲旅行之后,他改变了早期偏重主观抒情的浪漫风格,写作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咏物诗”,对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表示抗议,对人类平等互爱提出乌托邦式的憧憬。著名作品有借赞美上帝以展现资本主义没落时期精神矛盾的长诗《祈祷书》(1905)、《新诗集》(1907)和《新诗续集》(1908)。晚年,他思想更趋悲观。 里尔克的诗歌尽管充满孤独痛苦情绪和悲观虚无思想,但艺术造诣很高。它不仅展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雕塑美,而且表达了一些难以表达的内容,扩大了诗歌的艺术表现领域,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