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私校中国人越来越多,为何高净值家庭依然要送孩子去英国留学?_英国_中国_孩子

《金融时报》报道称,大量海外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涌入英国私校,导致学校国际学生比例失调。中国学生占全部海外寄宿生的44%,接近一半。一些家长抱怨孩子英文没进步,中文倒是提高了。

此外,国际学生的到来也使私校学费年均上涨3.9%,而将近35000英镑/年(约32万人民币/年)的学费也让很多英国家庭望而却步。

10年前,英国寄宿学校学生中,非英国学生只有不到30%,现在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40%。其中大部分的海外寄宿学生来自中国,在全部28910名海外寄宿生中占到44%。

尤其近年来,很多学生放弃留美,选择留英,此外也有大批香港地区学生转去英国读书。

一些著名私校,如伊顿公学、哈罗公学、七橡树中学等在英国本土和海外都很知名,他们可以自主裁定本士学生和海外学生的比例来实现平衡。

而一些中低端的私校一味大量吸收富裕的海外学生,面临着英式教育身份危机。中国寄宿学生使英国私校的学术排名和财务状况都得到了改善,因为中国学生的数学成绩相对较好,中国的经济大踏步后涌现出大批的中产有能力实现孩子在小初阶段进行国际教育。

展开全文

而为了满足国际学生需求,寄宿学校在不断完善校园建设,导致学费不断上涨。根据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2022/23学年私校学费上涨,寄宿学校平均费用都已达到5万镑!

一些学校为了迎合招收中国学生,还开设了中文课作为二外。一位德国家长不得不让孩子转学,因为孩子在学校听不懂同学说中文。很多海外家长也抱怨国际学生比例失调,他们的孩子来这里读书后,英文没有改善,中文能力反倒提高了很多。

但即使是这样,为什么高净值家庭依然钟爱送孩子去英国读私校?

英国作为全球强国的声誉可能在很多领域都已经尾声了。但一项调查发现,在教育方面,全球富人仍然相信英国学校的教育质量。而“教育质量”和“学校名称的信誉”则是大多数高净值家庭送子女到英国上学的两个最大的动机。

尽管政治动荡(脱欧)席卷全国,但大部分高净值家庭仍然会考虑送孩子去英国留学,61%的受访者声称,他们对待英国教育的看法在过去的12个月内没有改变,而24%的人觉得有所增加,只有16%觉得有所减少。

该调查基于来自私人客户顾问、教育顾问、教师和在学校招生的人员的近150份回复。调查还发现,高净值家庭希望私立学校能够帮助他们的孩子有机会进入牛津剑桥或其他英国顶尖大学。他们认可私立学校的安全、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质量,他们非常希望能将孩子送到英国私立学校。

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英国私立学校长期以来一直在追求卓越、连续性和可靠性的形象。

总的来说,英国私立学校提供了父母关于孩子教育所寻求的所有要点:声誉、地理位置、高质量的教育和安全。

富裕的中国家庭的“终极目标”是让他们的孩子进入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教育中的卫冕品牌有牛津、剑桥、伊顿、哈罗和温彻斯特。这些学校都位于英国,而不是中国。

想要踏入这些大学神圣的殿堂,首先要进入英国最顶尖私立学校就读,这一任务很容易由中国富人承担。

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购买力最强的国家。为了进入英国国际学校(甚至包括不在英国的分校),这些高净值家庭的子女似乎越来越重地被送到了英国。

温彻斯特公学注册官Andrew Shedden说:“最吸引人的是大学录取。读一所知名高中是进入一所知名大学的合乎逻辑的一步。”

中国教育体系更是助长了这种需求。中国许多学校在考试、死记硬背教学方法和教师流动方面的超强竞争力等方面,增强了家长们将孩子送到这些英国学校就读的欲望。家长觉得,既然经济条件允许,那为什么不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呢?

HD Schools中国区首席学术官Warren Johnson说:“很多家长被传统的、更广泛的英国私校体验所吸引,他们喜欢那些顶尖私立学校提供的场地、课堂设施和室外设施。”

这种对课外活动的重视,在世界各地的许多顶尖学校都无法与之相比。至少在中国,通常都是家长组织这些作为附加课程,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英国私立学校的“全包”课程如此吸引世界各国的高净值家庭。

世界各国的高净值家庭普遍认为,著名的顶尖私校=著名的大学

进入了著名的英国顶尖私校就相当于一只脚踏进了英国著名大学的大门,如果孩子的各方面能力足够优秀,那就相当于你的孩子已经有80%的可能能够拿到牛津、剑桥这种顶尖大学的offer。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