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文登区总工会:“产改”赋能高质量发展_文登_威海市_产业工人

威海市文登区总工会:“产改”赋能高质量发展

走进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的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展厅,一排排精密钻夹头产品让人眼花缭乱,这些都是威达机械稳坐全球钻夹头产品行业“头把交椅”的底气所在。而这份底气正如威达机械负责人所说,离不开“产改”工作的深度赋能。

威海市文登区作为山东首批产改工作全面试点区,围绕加快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精准发力,积极作为,在政策扶持、提升素质、服务保障上下功夫,造就了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成为助力威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推进产改,政策先行。威海市文登区出台《关于深化提升文登英才计划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实施文登籍学子“雁归计划”,最高发放10万元“学业补贴”;区总工会出台《文登区“金蓝领”建设工程三年规划》《文登区职工创新创效素质提升建设三年规划》,累计发放奖励资金60余万元;鼓励一线技能人才领衔创建创新工作室,区级以上创新工作室达到173家;坚持先模人物评选向一线倾斜,产改工作以来,获得表彰的10名省级以上劳动模范,20名威海工匠,5名威海市职工创新明星均来自生产一线,成为技能人才的领头雁。

文登区总工会还鼓励职工立足岗位提升技能,对通过考试或参加竞赛取得初、中、高级技术等级的,给予一次性200、400、600元补贴,3年来全区共发放补贴100余万元;2020年以来,全区各级工会共举办竞赛1256场,参赛企业458家,参赛职工4.6万人次,每年举办10多个工种的技能比武和培训活动,以竞赛比武打造金牌产业工人。

产业工人既是改革参与者,更是改革受益者。文登区总工会积极落实民主管理制度,让企业发展成果惠及每一名产业工人,全区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职代会、厂务公开、集体合同建制率达到95%以上,非公有制企业达到90%以上;建立了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站,近三年共为446名职工提供法律援助,挽回经济损失520多万元;打造“暖心工惠”服务品牌,近三年筹集资金190多万元,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7.6万余人次;建设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28个、妈妈小屋25个,开展职工爱心互助保障工作,近三年21万余人次参保,受益职工5000余人次。(夏丽萍 于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