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璧山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_亿元_重庆_企业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3年2月10日在重庆市璧山区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区长 江志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本届政府开局之年,更是璧山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承压前行”的经济环境、“罕见持续”的极端高温、“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扣“两高”愿景,锁定“五新四城”目标,勠力同心、稳中求进,有力应对各种超预期因素冲击。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21亿元、增长3.6%,增速位列主城都市区第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1.3亿元、增长4.9%,工业投资增长13.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居主城都市区第三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408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72.8%。

过去一年,是创新资源加速聚集,科技创新新高地提升势能的一年。创设“璧玉计划”人才品牌,出台“人才十条”政策和科技创新容错纠错办法,成功举办“院士专家璧山行”和“中国创新挑战赛”。实施企业研发机构倍增计划,落地总规模20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投资基金,重庆大学璧山先进技术研究院揭牌,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获批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增市级研发平台27个、达到149个,博士后工作站增加到22个,创新生态社区入驻企业近80家、累计转化科技成果200余项。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片区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携手重科院共建易智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力合清创实现全区国家级孵化器零的突破,青山工业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并入选国家级智能工厂,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获批教育部重大科创平台。入围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6.2件。新增科技型企业159家、总量达1575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360家、产值占比提高到57%,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3.3%。

过去一年,是优势产业补链成群,制造业发展新引擎增添动力的一年。高新区获批国家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产业集群称号,进入首批市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创建名单。比亚迪动力电池产值突破220亿元、启动新增20GWh扩能项目,中车恒通迁址璧山实现新能源客车量产,弗迪电池研究总院、中国兵装传动技术研究院相继落户,众泰汽车战略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日联科技、平创半导体等30个项目投产达效,瑞通精工、龙润智能底盘等62个项目加快建设,中国长安、凯磁科技等65个项目实现开工,IGBT芯片设计及模块封装测试生产线等82个制造业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603亿元。聚焦新兴制造业开展“卡脖子”技术“揭榜挂帅”,康佳Micro LED加速实现产业化,恒渝光刻胶、脑陆科技等发力攻坚核心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提高到51.2%。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规上工业企业达到443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89家、“小巨人”企业6家,总量分别达到138家、14家。出台质量督察工作办法,3家企业入围市长质量管理奖。

过去一年,是乡村振兴续写新篇,城乡融合新范例深入实践的一年。“云雾花涧”“茅莱仙境”等农文旅融合项目相继启动,乡村艺术集让“城里人”流连驻足,七塘将军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艺术活化村落”走进央视《山水间的家》。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责任,新建高标准农田6万亩,整治撂荒地和垦造水田超5000亩,恢复补足耕地近1.3万亩,“非农化”“非粮化”得到有效遏制。签约落地万亩梯田、肉兔智能循环养殖等8个农业产业化项目,总投资超17亿元。市农科院璧山分院挂牌成立,粮油、蔬菜、水果研发中心实体化运营,新认证绿色食品27个、重庆名牌农产品12个,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3亿元。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组组通”道路硬化率实现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卫生厕所普及率、集中供水率分别达到92.1%、93.5%、98%。开展农村利益联结机制探索,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30万元、增长22%,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25393元。“三变”试点村增加到46个,“三社”融合覆盖率达100%,成为全国推进乡镇为农服务综合体建设试点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超2万元,“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动态清零。

展开全文

过去一年,是改革探索蹄疾步稳,营商环境新标杆扩大影响的一年。以专业化、市场化导向推动国企“机构重组、职能重塑、资源重配”,形成“3+5”矩阵体系,绿发集团主体信用评级提升为AA+,区属国企资产总额达到989亿元。启动“两城三片”建设,专班推进重点项目,以新型投融建模式助推“大片区、大开发”,曙光湖PPP项目撬动社会资本超150亿元。修订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改革,全流程电子标覆盖率达100%。精准落实国务院和全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出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4.9亿元、政策性开发性基金4.1亿元,新增政府债券23.9亿元;落实企业中长期贷款项目37个,满足贷款需求72.7亿元;对接设备更新改造专项贷款贴息项目21个,获得授信35.2亿元、实际投放7.2亿元,额度均列全市第一。“八大资金池”助企融资11.8亿元,发放稳岗补贴2570万元,落实“退减缓免”税费政策超35亿元,用政府的“手头紧”换来市场主体的“路子宽”。六旗项目遗留问题妥善解决,争取国家保交楼专项借款8.9亿元,推动恒大、佳兆业等57个在建楼盘全面复工,实现交房1.2万套。深化“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与“企业之家”互动融合,创新推出个体工商户信用便捷贷,新设立市场主体1万余户。

过去一年,是外引内联多元协作,对外开放新门户加速构建的一年。配合完成重庆新机场集疏运体系规划,开展临空经济区规划研究。合璧津高速大兴至合川段通车,金凤隧道实现双洞贯通,虎溪隧道、黛山大道北延线完成前期工作,成渝中线高铁、渝昆高铁、轨道27号线、璧铜线、渝遂高速复线、永璧高速等跨区通道建设进展顺利。加快中新(重庆)科技城建设,投用缅甸推广中心。积极投身“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和“一区两群”协同发展,参与共建4个成渝地区重大合作项目,落地19个产业项目、总投资127.5亿元,对口协作梁平卓有成效。启动无水港建设和自贸区联动创新区申报,首个公用保税仓投入运营,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年度评估全市第一,“研究院经济”获评全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项目。落实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避险政策,促成大江动力升级为璧山首家AEO高级认证企业。借力进博会、广交会、智博会、西洽会,全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15个、投资额735亿元,实际使用外资3241万美元,进出口总额增长37.8%,高于全市平均增速。

过去一年,是绿色发展厚植本底,生态之城稳步推进的一年。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新增规划空间30.8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扩大到115.9平方公里。实施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4768亩,完成征地拆迁5542亩,供应土地11694亩,处置闲置土地1021亩,获评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区。出台城市色彩规划管控导则,启动大成广场片区城市更新,排查整治经营性自建房500万平方米,新建城市道路10公里、“海绵城市”项目13个,建成城市“微客厅”和“口袋”公园7个,园林绿化提质补缺锦上添花。整治背街小巷150条,城管“千里眼”发现整改问题2.5万余个。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的18个问题按期销号,出台空气质量改善考核与生态补偿办法,虎峰国控站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额完成市级考核任务,重污染天气全面消除。启动建设“固废云”系统,推进“无废城市”创建。参与完成缙云山璧山段林区专项规划,“林长制”实现“林长治”,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8%。坚决落实总河长令,启动排水管网整治三期建设,“三河”水质稳定达标,河长制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过去一年,是涵养文明树立新风,儒雅之城浸润人心的一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五大行动”如火如荼,整改各类问题4354个,新增文明实践站点22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场,7人入围全国、全市“最美”人物评选,3人获评“重庆好人”,引导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城乡文明蔚然成风。完成“一馆四中心”方案设计,实施文庙、朝元寺牌坊、烈士陵园、谢唯进故居修缮保护,秀湖水街入选全国非遗旅游小镇,正则绣获评全市“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推出“璧山好礼”系列文创产品,举办匈牙利文化节、西部动漫节、国潮璧山等文化活动10余场。开展流动文化进基层活动500余场,新建图书馆分馆5个、乡情陈列馆3个,创建“一村一品”文化品牌5个,举办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2个原创作品分别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过去一年,是新兴业态蓬勃多元,活力之城朝气迸发的一年。玉泉湖数字软件产业园启动建设,组建西算大数据公司,落地易平方、奇安信、为快科技等30余个数字产业项目,发布“梦界空间”品牌,元宇宙、网络安全、数字文创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中科曙光先进数据中心投入试运行,参与建成国家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汉渝蓉”段,成功申报全市政务云“同城双活”中心,重庆国科入选市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西部网科成为市级电商示范企业,全区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58亿元,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97亿元。引进中关村国际中医药科技城、博乐CDMF工业设计等新兴服务业项目,开展千万消费券、汽车惠民购等活动,夜间经济、后备箱经济、数字直播等消费新场景迅速兴起,服务业增加值实现427.6亿元、增长2.1%。新增基金公司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到1445.5亿元、增长14%,贷存比提高到87%,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5.9%,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过去一年,是发展红利惠及百姓,一生之城更加温暖的一年。完成2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4个,处置违法建筑1.9万平方米,整改60栋老旧居住建筑消防设施。升级改造城区农贸市场2个,城市生活馆数量增加到69个,启动建设生态停车场5个,新改建公厕10座,建成“劳动者港湾”10个、“暖心驿站”16个,安装公共充电桩300个,建成电瓶车集中充电装置66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临时救助、特困人员救助13.6万人次,发放救助金9818万元。落实“一金三制”,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启动景山人才社区建设,开通“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4629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770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939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获得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一等奖。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启动未成年人保护“一人一策”专项行动,新增公办幼儿园3所,建成重庆中医药学院,开工建设重庆璧山巴蜀中学、高新区实验学校、东林智慧学校,引进川美研究生院、轻工职业学院,入选智慧教育融合应用示范区。健康共同体实现“三医”联动,公办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发热诊室全覆盖,区中医院新院区(重庆中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破土动工。推行敬老院运营管理新模式,建成农村养老互助示范点3个。深化殡葬改革,启动殡葬设施专项规划,开展公益性公墓建设前期工作。推进信访“治重化积”,化解积案和突出矛盾纠纷264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宣传推广“全民反诈”,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任务。消防指挥中心主体完工,新型电气火灾智能预警系统试点扩面。强化食品药品全链条监管,食品安全满意度位列全市第一。开展“安全大检查、百日大整治”行动,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防动员、双拥共建工作迈出新步伐,民族宗教、国家安全、外事、侨务、港澳台、审计、统计、物价、档案、保密、史志、人防、科普、气象、地震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妇女、儿童、青年、老龄、慈善、残疾人、红十字、老干部、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实现新发展。

过去一年,在抓改革促发展的同时,我们始终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全面彻底干净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坚决肃清邓恢林流毒影响。严格落实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主动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462件,限时办复率达100%。清理公布行政权力事项282项,制定修改行政规范性文件24个。出台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95%。推出“群众点单、服务上门”政务服务新模式,优化拓展“一件事”联办覆盖面。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压减财政一般性项目预算和专项支出10.6亿元。持续正风肃纪反腐,立案查处政府系统重点领域违法违纪问题34起、39人。

各位代表!历史叙事中,总有一些特殊的年份让人记忆深刻,总有一些生动的“画面”值得珍藏。“旱情”空前严峻,700余家企业让电于民,付出极大生产成本换来千家万户丝丝清凉。“火情”万分紧急,消防战士“向火而行”,干部群众接力坚守,用血肉之躯筑起最可靠的防火“隔离带”。“疫情”来势汹汹,广大市民“静”下来守望相助,医务工作者、社区干部、志愿者“动”起来与病毒“短兵相接”,千方百计添床位、增设备、备药品,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我们看到,76万璧山儿女众志成城,用坚定的行动抒写了“英雄气、家国情、人间爱”,用承压的肩膀扛起了我们这座可爱的城市,每一个你都了不起,每一个璧山人都值得点赞!

各位代表!回首来时路,我们深切体会到,璧山不断闯关迈坎、赢得挑战,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导航定向,关键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深切关怀的结果,是区委统揽全局、真抓实干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携手并肩、包容支持的结果,是历届老领导、老同志接续发力、鼓励关爱的结果,是全体“璧山人”凝心聚力、拼搏奋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璧部队和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璧山发展建设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盘点过去一年,尽管我们穷尽一切办法稳住经济大盘,但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受疫情、火情、旱情、高温限电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生产、项目建设、市场消费等经济活动受限,地区生产总值、民间投资增速等指标未达到预期。这也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璧山还面临一系列等不起、绕不开、躲不过的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还不够大,发展质量还不够高,创新动能还不够足,转型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主导产业集群优势还不明显,产业链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有待增强,制造业提档升级需持续发力;民间投资活力有待提升,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还比较困难,利用外资和经济证券化水平有待提高,营商环境仍需不断优化;高端服务业发展滞后,新兴服务业未形成规模,新经济、新业态培育尚在起步,产业数字化转型需进一步提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存在短板,婴幼儿照护、优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服务供给不足,统筹发展与安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还有差距;财政收支压力较大,经济金融领域还存在一定风险隐患;部分干部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综合素质、廉洁操守,尤其担当作为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对此,我们将以“钉钉子”精神,直面问题不回避,尽心竭力改进工作,用智慧和勇气破解难题。

二、2023年政府工作要求和目标

发展路上没有“休止符”,历史的转折、时代的嬗变,赋予我们更多的机遇与挑战,进入新的一年,唯有奋勇担当、务实作为,方能不负使命、续写辉煌。

目不及远,不至千里。放眼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经济治理体系发生变革,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行,但大国崛起往往在世界危机动荡中加速实现。当今中国,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领导,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号”巨轮正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当下重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叠加赋能,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冲锋号。当前璧山,坐拥“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和“西部(重庆)科学城重要功能区”区位优势,经过对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潜心重塑,各种能量和潜力正在逐步释放,我们要抢抓战略机遇,增添发展活力,推动璧山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按照区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的安排,做好2023年政府工作要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中央和市委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工作总抓手,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五新四城”,努力实现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在新时代新征程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璧山新篇章!

综合研判,202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力争突破千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乡居民收入增长8%,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进一步增强。

确定以上目标,主要基于对市场、社会和企业预期的理性研判,底线是确保“跳一跳、够得着”,高线是争取“咬咬牙、会更好”,体现以最大的努力换取最好的结果。我们要紧盯目标不放松,用变革推开机遇的大门,用积极作为应对环境之变,用汗水和坚强努力提升璧山在全市经济版图中的分量和地位,一定不负市委、市政府和全区父老乡亲的信任和重托!

三、2023年主要工作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创新思维、振奋精神,解放思想、打开思路,以新迎新、革新立新”,不断在“五新四城”建设新征程上汲取新动能、注入新活力、展现新作为。具体要做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主导产业,在推动补链成群、提升制造业能级方面展现新作为。强化产业立区、制造业强区,实施“千亿集群、百亿链主、亿元规上、万家创新”四大产业培育工程,加快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打造重点优势产业集群。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专班推进招商引资、市场开拓、企业服务,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大健康”四大优势产业,力争早日形成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千亿集群”。加大领军企业培育力度,支持比亚迪、中国长安、青山、红宇、龙润、蓝黛等成长为“百亿链主”企业。持续推动“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培育一批“亿元规上”核心配套企业,形成产业成链、企业成群的“满天繁星”格局。落实“万家创新”配套政策,加快突破新能源汽车线控底盘、智能座舱、第三代半导体、高端机床、BNCT核医疗等领域关键技术。提升产业整体发展质效,建成投用“专精特新”产业园、中小企业集聚区,有序引导园外分散企业入园。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打造一批市场价值高、拥有核心专利的品牌企业,提升“璧山制造”美誉度和影响力。巩固提升笔电配套产业,推进消费品、食品产业迈向中高端,与阿里飞象合作建设C2M数字经济创新中心,重塑“中国西部鞋都”新优势。完成智能化改造项目50个,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实现全覆盖,创建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6个,打造绿色工厂2家、节水型企业5家。引进培育百亿级建筑业总部企业,加快建设绿色低碳材料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高新区争创近零碳园区。

培育扶持优质制造企业。深入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新增“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23家,培育扶持“明日之星”企业100家。全面落实中小企业普惠政策,用好国家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推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等示范应用,新增上云企业200家、规上企业30家,培育储备一批拟上市企业。加强重点企业供应链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参与供应链协同伙伴计划,引导链主企业开展供应链重组补链,吸纳本地中小企业进入配套。

(二)强化科技赋能,在培植创新沃土、增添发展后劲方面展现新作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提速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片区,加快推进曙光湖片区开发,集聚一批高端研发机构和高水平研发团队。发挥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重庆大学璧山先进技术研究院在创新中的“策源”作用,支持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来璧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新增博士后工作站2个,孵化更多科技成果。提升重科大、中关村e谷等孵化平台专业服务能力,新培育国家级孵化器1个。

壮大高水平创新主体。构建以“研究院经济”为主体、实体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创新体系,支持康佳、比亚迪分别申报国家级、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助推中科曙光、龙润等建设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力争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建成投用。鼓励“揭榜挂帅”“赛场识马”,助力脑陆科技、格物光电等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原创成果。新增科技型企业300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达到51%,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提高到3.35%。

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完善人才“引育用留”机制,突出重点产业“高精尖缺”招才引智,围绕重点领域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700名。积极申报“重庆英才计划”“鸿雁计划”等市级人才项目,继续实施“璧山英才”遴选。构建领军人才“5+N”服务体系,全面推行“人才管家”机制,提升人才创业扶持、住房医疗、养老育幼等保障水平,投用景山人才社区,打造优质人才服务生态圈。

营造高质量创新生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科技创新“25条”、金融支持创新“28条”等政策,用好创投基金、产投基金,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科技型企业、重点科研项目倾斜。完善科技创新容错纠错机制,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发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作用,高质量筹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推动建设重庆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国家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件。

(三)积极扩大内需,在挖掘发展潜力、提振市场信心方面展现新作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打好投资消费组合拳,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为经济稳增长提供更加强劲、更为持久的动力。

增强项目投资拉动作用。积极探索PPP、TOT等新型投融建模式,跟进全市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拓宽资金渠道,三大国企集团完成融资130亿元以上。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做好重点项目保障服务,争取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实现“固投增速高于经济增速,产投增速高于固投增速”。高水平做好项目策划包装,更大力度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政策性贷款、专项借款、专项债券等份额,积极利用投资补助、基金入股、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引导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参与片区开发和“两新一重”项目建设,力争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工业投资增长15%。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完善专班招商机制,开展“以商招商、人才招商、群链招商、资本招商”,力争引进100亿级项目1个、50亿级项目3个、10亿级项目15个,签约额达到750亿元。

发挥消费牵引带动作用。积极融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力争纳入全市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城市试点。办好西部动漫节、惠民消费季等活动,培育壮大夜间经济、后备箱经济、假日经济等新业态,提升城市烟火气。积极推动餐饮、住宿、旅游等消费恢复回暖,提振住房、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消费,促进消费市场下沉,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加强生活性服务业优质供给,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御湖新世界温泉度假酒店、东南亚风情小镇、水乐园投入运营。顺应“互联网+”消费发展新趋势,培育拓展消费新场景。开展城市商业提升行动,大力发展“四首经济”,打造一批智慧商圈和特色街区。

强化资源要素支撑保障。推动“八大资金池”扩面提效,纾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合理布局新型产业用地,争取用地指标3000亩,实施征地拆迁4000亩。强化企业人力资源保障,持续发布“招工令”“聚贤令”,帮助企业招引产业工人1.5万名以上。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力争取“川电入渝”“疆电入渝”政策倾斜,提前布局光伏、储能等新型分布式能源设施。开工建设正兴35千伏输变电和110千伏凰璧线项目,启动城市新区水厂三期和璧北水厂建设,加快推进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璧山段建设,建成投用千秋堰水库,新安装供水管网40公里,新铺设天然气管道20公里。

(四)发展数字经济,在催生新兴业态、释放经济活力方面展现新作为。推动生产生活方式数字化变革,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力争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35%以上,更好地让数字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

提速数字新基建建设。积极融入国家“东数西算”布局,围绕“数网、数纽、数链、数脑、数盾”工程,加快共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建成投用中科曙光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加速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应用示范,发挥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作用,探索开展对东盟国家服务外包实现应用推广。持续加大千兆光纤网络建设力度,做好IPv6规模部署和推广应用,建成5G基站150个。积极参与全市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建设,丰富零售商超、交通出行、民生服务等领域应用场景。

推动数字产业化升级。围绕“两核引领、多点融合”数字经济总体功能布局,促进“芯屏端核网”全产业链更加完善,“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更加齐备。加快玉泉湖“进化光环”、曙光湖“智慧之眼”建设,大力发展网络安全、量子通信、大数据、元宇宙、数字创意等数字产业,引进优质项目20个以上。充实“梦界空间”项目内涵,建设阿里元境产业生态示范基地,塑造“活力璧山”新品牌。

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5G+工业互联网”示范场景,支持青山工业开展“一链一网一平台”试点示范。鼓励物流、旅游、商贸、康养等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加快推进易平方总部、翔游网约车平台等项目建设。优化完善“三农”大数据平台,推动农业大数据集成和创新应用。依托“村村旺”“巴味渝珍”“田园乡居”等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支持与西部网科等电商企业合作,开展特色农产品直播带货活动,推广“互联网+订单农业”模式,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3.8亿元。

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加快打造“数字政府”,西算大数据公司牵头推动全区信息项目集约化建设,统筹数据“聚通用”。构建“城市大脑”,以搭建“一中心两平台”为基础,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投入运行“必安网”平台,建好新型电气火灾智能预警系统,提升应急救援、物资保障、社会动员数智化水平。坚持数字惠民,拓展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智慧出行、智慧就业等智能化运用,丰富全民数字生活。

(五)着力深化改革,在支持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展现新作为。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的重要抓手,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坚定专业化、市场化方向不动摇,推动区属国有企业实体化转型发展。完善“管委会+公司”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国企在开发建设、招商引资、投融资等方面的灵活优势和支撑作用,激发国企内生动力。探索产业园区开发新模式,租售并举供应“标准地”“标准厂房”,提高要素聚集度和“亩产楼产”效益。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改革,严厉打击围标、串标和恶意低价中标等违法违规行为,促进企业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积极推广运用“渝快办”“渝快政”,行政许可网上办理率提高到90%以上。拓展“一网通办”“全区通办”“一窗综办”“上门办”等服务事项,最大限度实现“一次都不跑”。完善企业和自然人政务服务链,全力推进企业准营、水电气过户、公民婚育、灵活就业等高频事项“一件事”联办。扎实开展“千人助万企”活动,做实“智创·同心”赋能品牌,用好“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互动机制,当好服务企业“贴心人”。充分发挥“企业之家”服务民营经济平台作用,推行企业满意度测评,以考评“指挥棒”引领政务服务“风向标”。

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积极参与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实施“减证便民”行动,扩面“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常态化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依法依规实行轻微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包容审慎监管,给予市场主体成长“容错试错”空间。加强政银企交流合作,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加大质量品牌培育力度,开展区长质量管理奖评选。新设立市场主体1万户以上,总量力争突破8万户。

(六)推动乡村振兴,在书写三农新篇、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展现新作为。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有效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努力实现“乡村让人们更向往”。

发展高质高效农业。坚守粮食安全底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继续实施垦造水田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1.7万亩。选育推广新品种,扩大智慧农机补贴比例和范围,推动山地丘陵特色智慧农机试验示范。提升葡萄、樱桃、茶叶、金丝皇菊等特色农产品知名度,积极发展璧山兔、清水鱼、褐菇等高附加值农业产业,新认证绿色食品15个、重庆名牌农产品5个。采取“一园多点”模式拓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范围,实施一批具有较强牵引带动效应的示范项目。启动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加工企业5家,力争纳入中国(重庆)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辐射区。

建设宜居宜业乡村。打造“农文旅体康、吃住行购娱”全链条业态,加快推进“云雾花涧”“茅莱仙境”“研学小镇”“乡愁二郎岗”“石伞云遮”等项目,建成万亩梯田核心区及七塘江家坪、花仙子万花园等一批艺术院落、亲子乐园。新建一批“四好农村路”、生产便道、入户道路,完善乡村振兴驿站功能。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治管护”长效机制,开展“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推进美丽宜居示范镇、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建设,建成市级绿化示范村2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0个。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激发群众自治活力,争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

促进农民富裕富足。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财政衔接资金项目资产管理。推动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引导工业企业将部分生产环节向农村延伸,鼓励打造“振兴车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2.7万元以上。扩面推进“三变”改革,促进“三社”融合,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完善农村利益联结机制,试点开展宅基地盘活利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体化运营,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超过80%。

(七)深化对外开放,在畅通内外循环、构建开放格局方面展现新作为。进一步优化开放布局、畅通开放通道、做强开放平台、营造开放环境,形成良好的开放态势,加快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优化拓展开放通道。推动重庆新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早日开工,前瞻谋划布局璧山空港新城,加快西部(重庆)科学城专业市场集群建设。配合做好兰渝高铁、铁路枢纽西环线、渝自城际、渝毕城际、城轨快线永川线、成渝高速改扩建项目前期工作,持续推进成渝中线高铁、渝昆高铁、轨道27号线、璧铜线、渝遂高速复线、永璧高速建设,合璧津高速实现全线贯通,金凤隧道具备通车条件,启动虎溪隧道建设,适时开工黛山大道北延线、茅莱大道西延线。

做强对外交流平台。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十项行动”,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办好第四届成渝轴线联盟峰会,扩大璧山“朋友圈”。深化“一区两群”协同发展,推动与梁平合作事项落地落实。高水平建设中新(重庆)科技城,投用中医智谷展示中心及创业孵化中心。充分发挥重庆东盟合作中心、缅甸推广中心作用,持续深化与新加坡、缅甸等东盟国家交流合作,举办东盟中缅论坛,筹办中新(重庆)文化和旅游产业联盟会议,引进科技、教育、医疗等合作项目20个。用好三大园区开放平台优势,争创自贸区联动创新区。

提升外向经济水平。用好“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RCEP等开放合作机制,建好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发展跨境电商总部结算业务。深化与重庆海关合作,用好保税仓,建好无水港,支持企业“组团出海”抢订单、拓市场,助力“璧山造”优质产品“走出国门”。引进外资项目5个,实际使用外资4000万美元以上。新增进出口企业5家,进出口总额超56亿元。

(八)立足生态宜居,在推动绿色低碳、提升城市品质方面展现新作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优化空间布局为基础,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科学前瞻规划布局。加强城市空间、风貌、文脉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注重城市形态、风格、气质相协调。有序拓展产业空间,完成高新区南部片区、曙光湖片区、来凤片区和西部(国际)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区、产教融合示范区二期控规修编。做好片区开发项目要素保障,供应土地5800亩以上。强化村镇规划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成10个实用性村规划编制。

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加快实施大成广场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启动花市街片区等4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完成非经营性自建房排查整治。新建曙光湖公园、玉泉湖公园、御湖公园,园林绿化补缺提质3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面积40万平方米。有序推进云巴2号线建设,建成枫香湖儿童公园人行天桥,启动新建凝山路大桥和红宇大桥拓宽工程。推进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持续开展市容交通秩序综合整治,接续实施“坡坎崖”治理,营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实施林长制,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扎实做好缙云山生态修复,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8.1%。严格落实河长制,推进智慧排水系统建设,完成城区一级截污干管改造和排水管网整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三河”出境断面水质保持稳定达标。深化大气污染精准防控措施,综合治理臭氧、PM2.5等污染。强化土壤污染防治,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强危险废物监管。

塑造良好城市形象。深入挖掘“千年璧山”文化内涵,切实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城市竞争力。启动区档案馆、“一馆四中心”建设,提质升级一批红色文化公园、历史文化街区、市民广场,守护传承文化根脉。弘扬微雕、正则绣、璧山鼓韵等传统民间艺术,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办好“乡村村晚”等文化活动,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涵养“来了就是璧山人”的城市包容性格,不断提高市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九)坚持普惠共享,在保障改善民生、维护和谐稳定方面展现新作为。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持续办好民生实事。新建幼儿园3所、增加学位780个,全区每千人拥有婴幼儿(3岁以下)托位数达到2.5个。建成投用区精神卫生中心医技楼,福禄卫生院整体迁建主体工程完工。新改建农贸市场2个、公厕10座,建成“劳动者港湾”5个、公共充电桩100个。推动适龄女性HPV疫苗愿接尽接,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计划,开展“惠残助残暖心行动”,创建“渝馨家园”(残疾人之家)4个。

扎实推进民生保障。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和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鼓励支持灵活就业等新就业形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500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0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院范围,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健全普惠性养老体系,拓展养老服务中心及站(点)功能,社会化运营率达100%。落实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保障,完善困难群众重大疾病救助机制。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建设领域“一金三制”实现全覆盖。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深化教育评价、集团化办学改革,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凤凰小学、城北小学改扩建工程完工,投用重庆璧山巴蜀中学、高新区实验学校、东林智慧学校。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扩建区职教中心,迁建区委党校、区教师进修校。重庆中医药学院实现招生,支持重庆机电大学和护理职业学院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规模,启动川美研究生院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轻工职业学院。加快区中医院新院区(重庆中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区疾控中心整体迁建项目建设,扩建区人民医院传染病区。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区创建成果,推进健康共同体“三通+信息通”建设,建立城乡医疗机构对口帮扶机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统筹做好医疗救治、老年人疫苗接种和农村地区防疫等工作,着力保健康、防重症。

全面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全国第二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深化“三级院坝会”、双网格化等基层治理探索。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萌芽状态。强化房地产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完成保交楼工作目标,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物业企业监管,提升装饰装修行业管理水平。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加强政府债务、国有企业经营性债务风险管控,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完善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强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成投用应急指挥中心、消防指挥中心、大路消防站,加快高新区派出所建设。深入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全面推行食品安全分层分级包保机制,加强道路交通、建设施工、工贸、消防、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十)加强自身建设,在提高行政效能、打造有为政府方面展现新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人,关键看干部队伍。政府系统全体工作人员要始终做到“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时刻保持奋进姿态和创造性张力,以政府有为促进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社会有序、百姓受益。

进一步坚定政治“三力”。永葆绝对忠诚,更加坚定自觉把拥护“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胸怀“国之大者”,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心谋事、专心成事。增强履职尽责所必需的各方面本领,注重对标对表、落实落细,注重问题导向、改革破题,注重专班推进、高效协同,注重持续改进、迭代升级,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市委市政府有要求、区委有安排,政府见行动。

进一步提升治理效能。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勇于打破“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惯性思维,努力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大力倡导“实干争先、追求卓越”的制度范式,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镇街部门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落实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重点专班“月考季评”制度,以任务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督查倒逼落实,把工作压力传导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竭力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强化跟踪问效、打表推进,实现从“碎片化”服务到“一体化”高效协同转变,确保政府承诺事项“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进一步强化从严治政。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自觉在区委领导下深谋实干,加强与人大政协的“同频共振”,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纪检监察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统计监督,用心用情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充分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意见,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严防“四风”变异风险,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打造为民务实的廉洁政府。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行政成本,用好每一分钱。

各位代表!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新时代标定新方向,新征程铸就新高度,新要求期待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沿着市委、市政府的路径指引,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璧山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编 辑:白林子

初 审: 杨忠东

总值班: 任 伟

总编辑:韩 霄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璧山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 注意!冒用医保卡违法!

◆ 【来了就是璧山人 共创全国文明城】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

◆ 璧山:发挥榜样作用 讲好党的二十大 传递“好声音”

◆ 这100件事,重庆确保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