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改编引发争议,续写人物结局,是否符合原著精神_人生_原著_之路

根据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改编的电视剧《人生之路》正在热播,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主要是集中在剧情对原著的改动非常大,几乎让人感觉这是一部“借壳上市”的剧集。

我倒是觉得改编力度大并不一定就是失败。新剧和原著的核心主旨一样,仍是表现时代中的年轻人,克服种种初始命运的设定,踔厉奋斗,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最无中生有的大概就是剧中新塑造了一个名叫高双星的年轻人,让他做高加林最好的兄弟,却冒名顶替他到上海上了大学,可以说是“偷”走了高加林的人生。

这是路遥《人生》里面没有写到的,但是这的确是那个年代存在的问题,又是如今人们通过网络耳熟能详的事情。尽管书中没有,却能够使得高加林的命运更有悲剧性,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此外也有一些曾经的社会热点问题被引入剧情。

比如高加林在《中国农民报》发表报告文学《一个孩子的读书梦》,关注农村失学儿童;高双星为上海建筑工地的农民工讨薪奔走呼喊,发表文章《农民工生存报告调查》等等,更加拉近了人们与电视剧的心理距离。

如果说这种内容“加法”多少会让人们有点争议的话,那么制作方对高加林、刘巧珍、黄亚萍和马栓等人物塑造的拓展,我觉得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展开全文

毕竟原著只有10多万字,人物场景就那么几个,性格不容易多向展开。而《人生之路》中用更多的细节进行了拓展和挖掘。

并且,路遥在小说结束的时候明确说了,这“并非结局”,也就告诉我们书中的人们未来的可能性仍然是很大的。正是在这一点上,《人生之路》的创作者们是对《人生》进行了续写,也是对书中年轻人们的命运进行了续写。

那么他们的续写是否符合原著精神呢?我觉得是符合的。

也不说其他的,就说一号男主角高加林吧。 在原著中,高加林是个优秀的农村青年。

他形象好,身材修长而壮实,剑眉大眼高鼻梁,十分英俊帅气。电视剧里由知名帅哥陈晓出演,那是十分合适的。

他聪明有才,吹拉弹唱样样在行,会安电灯,会开拖拉机,还会给报纸上写文章,可谓能文又能武,能动脑又能动手。

他讲卫生,衣服不管新旧,常穿得干干净净,浑身的香皂味,这在过去年年代里可太重要的,与普通的农村青年实在太不一样了,无疑更能吸引女孩子。

此外,他还很要强,有一股狠劲。丢掉教职后初次上山劳动时,由于不太参加劳动,没一顿饭的工夫,两只手便打满了泡,他也不管这些,仍然拼命挖。

这种近似自虐的风格当然有利有弊,但从“奋斗”角度看,正是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不服输精神,就为他一路饱受沉重打击却一路倔强前进打好了内在基础。

总体来看,高加林就是一个既有相当能力又极富进取精神的年轻人,他完全是一个“孤勇者”的范儿。

而电视剧里高加林的优秀程度则更高,不仅当上了杂志社的主编,还成了知名作家。

既然高加林是这样一个设定,只要给他机会,他就会脱颖而出,正如一句话说的,“给点阳光就灿烂”。

当然,不可否认,高加林在进行人生抉择时,特别是在刘巧珍和黄亚萍之间选择后者时,是极易被骂为“当代陈世美”的;只是剧中以丰富的细节呈现了这种“左右为难”,让我们无法轻易地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高加林——毕竟如果爱情更多讲的是“感情”,那么高加林和黄亚萍是同频,而刘巧珍则只是高加林的安慰。

如果考虑到我们希望有情人能成眷属并且婚姻幸福,那我们并不必为他们的分手而愤怒难过,毕竟现实生活中,到了婚后“话不投机三句多”,幸福变成痛苦的情况太多了。

我们都不希望到时他们都痛苦不是吗?何况这跟始乱终弃是扯不上边的。实际上,不管是他们还是我们,或许只有跳出惯性,才会遇见更合适的人,拥有更好的选择。

所以高加林不该被否定。我完全相信,就算跌倒N次,高加林还会咬牙坚持往前走。最关键的是,《人生》结束的时候,高加林也才二十多岁!

尽管他已经遭受了多次沉重的打击,但都不致命,因为它们并没有摧毁他的身体,没有摧毁他的精神,更没有剥夺他的才能……他有足够的时间去等待和争取再次扭转命运的时机,而我们也尽可以想象他的未来。

毕竟他处在大变革正在到来的时期。

我想起了《基督山伯爵》书中的最后一句话:

人类的一切智慧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

如今,《人生之路》为我们把这等待和希望演绎成了现实。

谁能说,如果路遥先生健在,想要续写《人生》的结局,这不会是他的想法呢?

(网图侵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