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释迪:在横琴音乐节,把积极的心态传递给琴澳观众_珠海_音乐节_音乐

“咸鱼的梦想还没有荒芜,遥远的大海是归宿。”歌手韦释迪以一首《咸鱼》唱出了观众心中的梦想与激情。凭借在日本Sony music及韩国RBW作为预备歌手的训练经验,韦释迪在横琴天沐河草地音乐节的首场开唱,就吸引了观众目光,同时也让现场气活跃起来。演唱结束后,南方+记者邀请到韦释迪,一同聊聊参加横琴天沐河草地音乐节的感受。

南方+:你觉得横琴天沐河草地音乐节的现场氛围如何?“草地开唱”给你带来什么新体验?

韦释迪:在舞台上演唱的时候,我看到台下的观众中既有小朋友,也有头发花白的老人家。一开始我有些许紧张,尤其是在音乐节的首个舞台进行演唱。这相当于我需要更加努力去将现场的氛围调动起来。但是,观众带给我的感受却是非常震撼的。大家跟随音乐节奏挥舞双手,给予我回应,让我更加享受在舞台上快乐唱歌的时光。

其实,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横琴赛艇公园。我在舞台上演出的时候,除了映入眼帘的绿茵草地,还看到了天沐河上有运动员在划艇竞相追逐。这让我深深感受到横琴无论是人文环境,还是自然环境都非常好。当时,我就想着演唱结束后就去河边看一看划艇比赛。

南方+:这次你为横琴天沐河草地音乐节带来了什么样的作品?

展开全文

韦释迪:首先我是以自己的一首原创歌曲《咸鱼》作为开场的。创作这首歌曲的时候,我正处于一个比较低潮的时期,当时我就想自己要不当一条咸鱼摆烂算了。但是回过头想想,生活不顺的时刻总会过去,咸鱼也可以有梦想和奋斗精神,也可以对生活保持热血。

同时,《四舍五入三十岁》是我为横琴天沐河草地音乐节准备的特别礼物。因为从创作到编曲,我一直在细致打磨,这是第一次在公开舞台上演唱。我在歌曲中希望表达的是,人们在接近30岁时并不是一种惆怅的状态,而是更加具有方向感,沿着目标继续前行。

其实,从《咸鱼》《四舍五入三十岁》的背后可以看出,生活便是我歌曲创作的灵感来源。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但是我比较喜欢用轻快的曲调去表达我的人生态度,用快乐的方式说出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这是一种聊以安慰的方式。因此,我希望通过横琴天沐河草地音乐节这个舞台,把积极的生活态度传递给现场观众。

南方+:这次在音乐节与珠海本土乐队合作的感觉如何?

韦释迪:不论是前期排练,还是现场演出,我与珠海金爵士乐队的合作是非常顺畅,过程也是非常开心的。在演唱过程中,我发现乐手老师的经验非常丰富。唱完后我就在想,要是早点知道与他们合作的话,我一定在歌曲中增加点爵士元素,发挥他们最擅长的东西。

还记得与几位老师初次见面的地方是在他们的演出场所。当时他们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有些不修边幅,戴着耳机沉迷在音乐的世界里。但是从随后的即兴表演可以看出,他们的创作能力很强,并且能够充分调动现场观众的热情。通过这次合作,也让我发现珠海的音乐土壤十分肥沃。

南方+:你觉得珠海音乐产业发展的环境如何?

韦释迪:珠海优质的居住环境、开放的文化氛围,吸引了不少优秀音乐人来此定居。他们不时沿着情侣路采风,到“日月贝”采光,都能收获创作灵感。加上临近香港、澳门,港珠澳三地的音乐风格可以相互学习借鉴。由此可见,珠海的音乐创作氛围还是非常浓厚的。

作为一名音乐唱作人、制作人,我还是希望珠海能加大对公众的音乐普及力度。珠海本土的原创乐队可多组织一些活动,提升知晓率。

因为音乐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年轻的新鲜血液进来,进一步扩大音乐市场的影响力。所以,我认为珠海想把整个音乐产业做得更好,应该更多地举办类似横琴天沐河草地音乐节的音乐活动,让人们体会到现场音乐的魅力。抑或是珠海的一些音乐人,能够自发组织一些小型的分享会,到大学高校里举办一些校园演出,用音乐去带动更多人积极面对生活。

到校园去演出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我当年就是被一场校园音乐演出所感染,最后走上音乐之路的。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黄天儒 吴枫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关铭荣

【策划】梁涵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