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天门山景区4名游客离去案背后肯定有“组织”_离去_相约_组织

先提本文观点:张家界天门山景区4名游客离去案背后,肯定有“组织”。相关用“天门山”“跳崖” 某某药等关键词搜索全网QQ、微信群等交友群、聊天网站和IP地址,就能发现他们相约的蛛丝马迹,再从他们前几天的车票等行踪入手,很快就能发现这个“组织”。

2月4日,张家界永定区网民政府办公室向张家界市政府总值班室报告,说2023年2月4日13时50分许,有3男1女4名游客在景区山顶西线玻璃栈道距离出口翻越安全护栏跳崖。其中3人跳下,1人被及时阻止后紧急送医,但因此人跳崖前已服毒,经抢救无效伤亡。

官方部门侦查,四人遗留物品(遗书)初步认定四人系离去,遗书中有免责声明,四人称离去是他们自己的想法,与他人无关。

永定区通报显示,这4名跳崖轻生者分别来自福建、河北、河南和四川,年龄从22岁到33岁不等,都是年轻人。

年纪轻轻,却选择永别亲人,自我结束生命,真是太可惜了,让人惋惜,让人叹息。你是这样一走一了百了,但父母亲有将悲痛一分,很难走出。

这些年,由于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年轻人轻生时有发生。但最近几年,像这种多人集体相约轻生的,已经在减少。早几年,不说很多,但经常有这样的消息有网络传送。

这次4名游客在张家界天门山景区相约跳悬离去后,网络上议论很多,多数人认为他们是通过一个什么组织相约离去。

展开全文

笔者也认同这一看法。4名年轻人,选择在高差500米的天门山景区离去,其背后肯定有组织。只是这个组织并不一定是谁领导谁,而是一群厌世的年轻人聚焦到一起的“组织”。这个“组织”,可能是微信群,也可能是QQ群,还有可能是其他有群聊联络作用的APP或网站。他们通过这个“组织”,相互认识和联系,然后相约一起集体结束生命。

前些年,网络相约离去结局屡有发生,

2014年2月29日,河南一男子通过网络与辽宁一女子相约,在辽宁兴城一旅馆离去,女子身亡,男子被救活。

2015年2月18日,陕西咸阳市渭城一宾馆,服务员在打扫房间时,发现电视柜上放着安眠药,卫生间内,21岁的四川男子和20岁的陕西女子,离去伤亡。

2015年2月21日晚,山东济南一女孩到江苏无锡见网友相约离去,并将照片上传网络。其家人报案求助,江苏相关迅速展开营救,救援成功。

发现这9种情况,请伸出援手!

2015年2月18日,4名互不相识的“90后”从外地赶赴山东济南一出租屋内离去,因一人后悔报案获救。

2015年2月27日来自泉港和南平的两名年轻女孩,通过离去QQ群结识后,相约来到泉州市区泉秀街一家酒店烧炭离去。

2017年2月10日凌晨,两名网友在百度贴吧中发帖相约,一起前往峨眉山景区金顶跳舍身崖离去。幸好乐山网警在巡查中及时发现,展开了争分夺秒的核查,挽救两位年轻的生命。

2018年2月9日,有人在一个群里发现有三个年轻人相约到湖南离去,其中一个人已经准备好了炭、胶带和安眠药,为了向另外两个人表达诚意,还将手机号发到了群里。相关通过手机号找到了这三个年轻人,将他们从伤界的大门前拉了回来……

现在我们虽然不知道这4名轻生者,生前是通过什么APP或聊天群认识和联系,也不知道这4人是如何相约,或者是否有受人引导或蛊惑,也不知道他们4人中是否有人领头组织,但可以肯定,他们一定是有一个“组织”的。

四条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相信相关会对4人服用的毒药是什么毒药,从哪里购买来的等展开调查,因为毒药是不能轻易出售的。现在网警侦查办案水平也很高,相信也很快会从后台记录中找到这4相约的“组织”。了解离去原因,杜绝类似事情发生。

轻生女孩最后两条朋友圈。

2018年,21岁的胡靖(化名)加入QQ“约伤群”。没过多长时间,胡就离去而亡。此后,胡父胡建国(化名)“潜入”QQ“约伤群”,在QQ上加了55个有离去倾向的年轻人,劝说其中20人放弃离去念头,协助相关救回4个正在实施离去者。

胡建国说,其实约伤群里的很多人都是这样,稍微有一个正向的引导,他们就会清醒过来。

前些年,曾有媒体记者通过QQ添加群进行查找,搜索一些相约离去的QQ群,结果令人震惊,离去QQ群数量不少,而且相当活跃。有人用“生无可恋”“灰色世界”“来生不再”等感情色彩灰暗的词汇作为QQ昵称,还有群友昵称改为更为直接的“地名+约伤”。这些QQ群有一两百人,人多的QQ群多达近两千人。

部分QQ群公告中直接写着“本群为真约离去群,不要人多,大家还可以互相帮忙拉人进。”“要约伤的,带上地址联系我。”还有一个QQ群公告中称,“最近另外一个群走了很多人,为了怕封群,本群为备用群。”从聊天内容来看,这些QQ群里都弥漫着负能量。从注册资料来看,这些网友来自全国各地,以20多岁的年轻人居多。相约轻生均有或抑郁或悲观等因。

说来说去,4个分别来自福建、河北、河南和四川的年轻人,服用毒药后,同时跳悬,绝不是巧合,背后肯定有“组织”,期待相关早日尽最大力量,打破这些相约轻生“组织”网络。也希望有轻生苗头的年轻人家长亲人,尽早介入,防止结局发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