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中心小学召开家长教师协会会议_协会_家长_活动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为了进一步增强家校联系,促进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更好的形成家校教育合力。2023年3月11日上午,回龙观中心小学以“双向奔赴,共育花开”为主题召开了本学期的家长教师协会会议。会议分为主会场与各分会场,学校全体班主任与各班级协会成员近三百人出席此次活动。

达成理念共识

活动伊始,赵伯静校长从学校发展与所获成果出发做主题交流与汇报,与在座的各位家长们分享了我校在双减政策、新课标、深度学习、高阶思维之“变”下,是如何做“人之为人”的教育的,为家长们组织活动提供了支架。

随后,乔克主任围绕着“趋势、价值、变化”三个关键词与我们进行了交流,其中提到时下大热的ChatGPT,面对国家科技水平迅速提升的趋势我们的孩子如何迎接?我们能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成长帮助?引发大家的深思。

展开全文

颁发协会聘书

由于疫情期间,家长教师协会人员有所变动,各协会会长只有任命没有颁发证书,借此大家团聚之际隆重颁发协会聘书。

赵伯静校长、王震江校长、王宏宇校长分别为家长教师协会总会长、回小执行会长和各协会会长,以及微善行动社理事长、协会宣传部部长颁发聘书。

聘请高茜女士担任回龙观中心小学家长教师协会总会长。

聘请贾淑华女士担任回龙观中心家长教师协会回小执行会长。

聘请韩晓晶女士担任回龙观中心小学家长教师协会读书协会会长

聘请张旭东先生担任回龙观中心小学家长教师协会思考协会会长

聘请李林倩女士担任回龙观中心小学家长教师协会自理协会会长

聘请单旭明先生担任回龙观中心小学家长教师协会健体协会会长

聘请尹志合先生担任回龙观中心小学家长教师协会关心协会会长

聘请李玲女士担任回龙观中心小学家长教师协会微善行动社理事长

聘请孔冬滨女士担任回龙观中心小学家长教师协会宣传部部长

协会计划解读

家长教师协会总会长高茜为我们带来了以“家校共育,从‘心’出发”为题的协会学期工作计划解读,分享了家校共育的困难、本质及意义,回顾了过往班级家长教师协会的典型经验,介绍了各组本学期的计划,为本学期家校工作指明方向。

家长教师协会公众号一直是我校家校工作的交流、展示的重要途径,此次会议钟宣传部部长孔冬滨就协会公众号工作进行分享交流,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举措。

年级分享沙龙

会后,在各年级组长的组织下,以年级为单位班主任和班级秘书长坐到一起开展“家校分享沙龙”,交流、分享过往家校活动的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为后续的家校活动献计献策。

各协会明确工作方向

在年级分享沙龙开展的同时,各协会会长与各班级协会组长交流沟通本学期的各协会的工作计划。

读书协会

读书协会韩晓晶会长提出,本学期读书协会将着力于学生阅读习惯的持续性培养,开展“书山有路”主题系列活动,引领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开展广泛的、持续性的阅读活动。树立“葵园诗词大会”品牌活动,引领孩子们从班级舞台出发到年级舞台展示最终站到校级舞台上,激发学生积累古诗词的兴趣,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健体协会

健体协会单旭明会长认为后疫情时代,我们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有更多的关注,建议各个班级利用周末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户外活动;结合学生体测开展年级内小比赛,提高学生锻炼意愿,增强体质;抓住学校趣味运动会、足篮球联赛等契机,家校协同,开展班级活动等。

思考协会

思考协会张旭东会长提出,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围绕儿童哲学的四大思维模式的培养(审辩式思维、创造性思维、关怀性思维、协作性思维),结合葵娃在家庭、学校、社会等情境中的学习成长话题,以及科技创新的教育导向 “寓思于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关心协会

微善行动社理事长李玲女士结合上学期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慈善义卖”活动提出本学期将延续校级微善行动,即开展葵园爱心互递,创造有价义卖,书本无价诚赠送!对班级自主特色活动给出四条可操作的实施路径,基于特殊人群的节日活动;基于关心贫困地区人群的爱心捐赠活动;基于关注社区、环境的志愿活动;基于关注国家及热点话题等的活动,各班可自主选择开展。

自理协会

自理协会李林倩会长提出将围绕中华传统节日,如端午节、清明节等,提取自理元素,开展相关活动;结合劳动教育,开展“我们的私房菜”活动;重点引导学生“我的饭盒我清洗”,提倡自理从小事做起,自理从每天做起。

班级家长教师协会会议

此次活动最后一个环节为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与班级秘书长的带领下,班级协会成员根据校级计划商讨班级本学期的家校活动计划。

学校与家长已经携手整整16个年头,正是一起与友善结盟,小小葵娃才能如此傲然绽放。家长也好,学校也罢,坚持做一件事情,坚持下去,天长日久,终成风格。我们相信新学期家长教师协会能够继续亲密合作,双向奔赴,以教育初心育孩子精彩绽放!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