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牧民找羊时,意外发现发光的陨石,专家估价:至少2个亿_陨石_两人_阿勒泰

2015年底,朱曼和儿子将阿勒泰政府告上了法院,希望追回守护二十五年的“安拉的眼泪”,并索赔25年来的看管费。

然而,阿勒泰市政府认为,一切的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陨石也不例外,所有权应归于国家。由此,此次起诉被法院驳回,这让朱曼一家不能理解。

全球最大的星星陨石带

目前已知的陨石样品有四万多块,其中火星陨石为三十二块,月球陨石三十多块。作为天外来物,陨石的价值颇高,一旦被科学家认定,那就成了价值连城的宝贝,深受宠爱。

陨石其实也就是流星落地后的残骸,在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一些质量大的流星没有完全燃烧,它们如同一条从天而降的“火龙”,且伴有轰鸣声,其残骸落到了地面上就成了陨石。

部分陨石落在地面前就会发生爆炸,从而形成碎片,且如同雨水一样降落。因陨石的成分不同,科学家将其分为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三种。

因陨石研究价值高,成分特别,其拍卖价一直居高不下,早在1993年时,苏富比拍卖行就拍卖一颗0.33g的月球陨石,成交价为44.25万美元;1998年5月,纽约拍卖行拍卖0.28g的火星陨石,其成交价为336万美金,等同于黄金的一千倍,可见其有多值钱,正因如此,陨石也被称为“天外流金”。

我国的新疆地区是陨石发现的主要地区,这里有着中国发现的最大的铁陨石“银骆驼”,重量为三十吨,坠落于阿勒泰青河县,1898年被牧民寻得,1963年被地质工作者找到,两年后对外展出,1999年被运送至日本,吸引了日本人的热情欢迎。

其中阿勒泰有着全球最长最广的星星陨落带,这里的地形交错复杂,气候变化无常,因是沙漠地区,植被比较少,且人迹罕至,大量陨石被藏匿在角落中无人发现。

除了中国最大、全球第四大陨石“银骆驼”外,2004年这里又发现了430千克的铁陨石乌拉斯台,2011年阿勒泰地区又发现了五吨重的铁陨石乌希里克。这三块陨石的发现时间跨度为118年,却同属于全球最大的陨石雨,也就是阿勒泰陨石雨。

阿勒泰很多地方都散落着陨石,其品种有玻璃陨石、硅化铁陨石、伊丁石陨石、铁陨石。

展开全文

每个陨石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科学家也注重对陨石的收集,毕竟这些陨石身上有着地球上难以寻觅的“天外信息”,在陨石中发现六十多种有机化合物,这也意味着地球形成前,有机化合物就已出现。

正因阿勒泰地区的陨石众多,每年都有不少“陨石猎人”奔赴阿勒泰,即便这里的气候变化多端,随时都可能要了性命。

牧民守护天外流金25年

1986年夏季的一天,牧民朱曼•热阿玛扎恩按照往常惯例来到牧场放牧,将一大群牛羊赶到目的地后,朱曼就找到一个地方闲坐着,等牛羊吃上一阵子再赶到其他地方。

就这样,时间过得很快,朱曼赶着牛羊换了一个又一个地方。不过在看管牛羊时,一只顽皮的小羊突然跑远了。朱曼见状,立马跟了上去,当地的地形比较复杂,他生怕羊走远后找不到羊群了。

寻找小羊时,朱曼意外发现远处闪耀着光芒,看上去十分刺眼,他不知前面为何物,如果是寻常石头,显然不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光。

就这样,被这道奇光吸引的他,将追赶小羊的事情放在脑后,连忙走了过去,来到了一处乱石堆旁。不过走近了后,朱曼这才发现,它还真的是一块石头。只不过这个石头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金属般的红色光芒,甚是好看。

朱曼没什么文化,对这个石头并不能理解,也不知道它就是天外陨石,但直觉告诉他,这块石头不简单,它被压在一个巨大的花岗石之上,如果不是这次偶然发现,恐怕还很难寻觅它的存在。朱曼认为,这块奇石立在这里显得格格不入,其来历一定非凡。

朱曼将走失的小羊找到后,就将妻子喊来,让其照看好牛羊,他随即走向村委会,将自己的这一发现告诉村书记。

村书记称赞他为人老实忠厚,见到奇物能够及时上报。又跟着他来到了现场,村书记看到这个奇石后,也对其称赞不已,或许在大家看来,石头灰不溜秋的,这个石头却可以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村书记又将这一发现上报给了镇政府,镇里也来人进行参观,确证这个石头不一般。只不过这个石头个头太大,预估有二十吨,当年都是农用车,再加上牧场地形复杂,无法运走这块奇石。

再加上朱曼对这个石头很是喜欢,主动提出要保管这个奇石。镇政府和村委会决定,让朱曼继续看管这个奇石。

就这样,朱曼之后多年里一直负责奇石的看管,每天放牧没事时,他就会来到奇石前,对其仔细的观赏和打量,从来没想过要卖掉它。

值得一提的是,因当地的气候比较异常,到了9月份时牧期就结束了,此时的气候条件恶劣,无法再放牧。为了防止有人进山偷奇石,朱曼仍然会时不时来到牧场,看看奇石是否安然无恙。

然而,即便是这样,奇石上依旧有破坏的痕迹,上面的切割痕迹就足以见证它的不平凡经历,甚至还有人想要拿炸药轰炸。正是在朱曼的保护下,这个奇石才一直安然无恙。

其实朱曼也怀疑这个奇石就是传说中的“陨石”,至于为何,还因美联社的一篇报道:新疆阜康一牧民将重达一吨重的陨石偷运到美国,并卖出了两百四十万美元,也就是说它一克就价值300美金,比黄金还值钱。

这个陨石名为“阜康陨石”,它是2000年一个牧民在戈壁滩发现的,但并没有将其上报给政府部门,反而是藏匿在家中,并偷偷卖出去。

2003年时,这颗陨石出现在美国的拍卖会上,它被切割部分拍卖,其价格比黄金还贵上百倍,卖出了2400万美元,如果全部卖出价值超20亿元。至于它为何这么昂贵,还因其是稀有的橄榄石铁陨石,且至今45亿年,和地球一样古老,一半由绿橄榄组成,如同工艺品一般。

在阳光下看起来十分灿烂,有着燃烧般的色彩,可惜却被白菜价卖出去。美联社对这一拍卖消息大肆报告,使得中国网友对其颇为关注,大家也对那个牧民义愤填膺。

朱曼是从两个儿子那里得知这个消息,儿子看到这个新闻后,联想到自家牧场里“发光”的奇石,猜测其是陨石。

但朱曼并没有对其产生歪心思,也没有切片检测其成分,只是让儿子多注意看管。毕竟自己年龄大了,很少再去牧场。

也正是“阜康陨石”卖出天价,陨石界的人对这个奇石动了心,不少人对其产生了歹心。然而,他们都因陨石难以切割,且当地的气候恶劣,很难将这么大的石头运输下山,只好选择放弃。

“陨石猎人”让其身份大白天下

在陨石界有一类人,他们以寻找陨石为职业,其中有些人是陨石爱好者,也有一些人渴望一夜致富。这些人如同猎人一般,来到人迹罕至的荒漠、草原、戈壁、森林,寻找太空中掉落的陨石。

朱曼看护的陨石,早就被一群“陨石猎人”盯着,不过真正让这个陨石被政府承认的,是海拉提、张宝林等人。

海拉提是哈萨克族向导,他因经常听人说起阿勒泰陨石话题,久而久之对当地的陨石情况也有所了解。

一次,他和牛羊收购商加尔恒聊天时,听闻阿勒泰克兰大峡谷的夏牧场,有一块十分奇特的大石头,众人都猜测其是陨石,但即便是当地人也不知陨石的准确位置。

2011年前后,北京陨石专家张宝林,接待了一个特别的陨石爱好者老宋,对方拿着一块馒头大小的陨石切片,请求张宝林鉴定其真伪。

张宝林对其仔细研究了一番,发现它正是陨石,且应该是在一块大的陨石中切割下来的。老宋也表示,这个切片的母体如同厨房般大小,目前正处在阿勒泰某牧场的乱石堆中。

张宝林听了后不可置信,他问道:“你确定,母体如同厨房一般大小?”老宋肯定的点了点头,他表示:“应该没错,陨石界早就不是秘密了。”

张宝林陷入了沉思中,阿勒泰是我国最大的陨石聚集地,如果这个陨石真的有厨房那么大,那就意味着和“银骆驼”是同一个母体。

随后,他提出要借老宋的陨石切片,并来到实验室进行研究,发现它和“银骆驼”样本惊人相似,也就是说它们是同一个大陨石中分解落下的。

张宝林表示,在新疆乌拉斯台也有一块430公斤的陨石,被证实和“银骆驼”出自同一母体。而根据陨石的分散规律,不同陨石落在一条直线上,且一般重量轻的先掉落在地上,个头最大的陨石落在最前面。

因此,张宝林猜测,这个没被发现的陨石,其重量可能为八十吨左右。如果推断正确,那将可以还原人类史上最大一次陨石降落过程,且会为天文学提供有用信息。

2011年4月,海拉提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希望他加入由张宝林、雷克斯等人组织的陨石队伍,并让他再找一个搭档。

海拉提欣然同意,随后他又联系了加尔恒,毕竟是加尔恒告诉他那个奇石的消息。

而张宝林等人之所以要找海拉提,其实还是为了能寻找向导,且他们懂得当地语言,对传说中的奇石有了解。

不过鉴于妻子已怀孕7个月,身边需要人来照顾,且寻找陨石是一件十分危险的工作,他开始犹豫了。探险队得知后,提出要给他一笔费用,他这才答应。

这个大陨石具体位置,探险队无一人知道,就连海拉提、加尔恒都不清楚,只知道距离市区一百多公里,且海拔两千五百米的一个名为阿克布拉克的夏牧场内,且这个牧场每年7-9月才有牧民放牧,其他时间看不到几个人。

2011年4月,以当地人海拉提、加尔恒两人为向导,带领着陨石专家张宝林和一群爱好者,来到了阿尔泰山区。然而,这里的气候多变,刚刚还是晴天,紧接着就可能会突降阵雨,转眼功夫就可以让原本干枯的河道变成泥河。

阿勒泰的高山还有残雪没有融化,其天气变化多端,寻找陨石之路很是困难。张宝林等人接连几次进山都没有什么发现,同时他们一行人无法忍受如此变化多端的天气,因此第一次搜寻之路无功而返。

大家很不甘心,临走前对海拉提、加尔恒两人说道:“希望你们继续寻找,我们会定期支付一笔报酬,直到你们找到为止。”

本身生活条件不太好的海拉提两人,听了后很是高兴, 他们愉快地答应下来。张宝林专家又格外嘱咐:“这个陨石非常大,如果找到了一定要上报国家,必然有重奖!”

正因张宝林的这句话,让海拉提、加尔恒两人信心大增,他们心中牢牢记住“国家有重奖”,此时已将寻找陨石当成改变命运的事情。

探险队离开后,海拉提、加尔恒放下其他工作,一门心思扑在了寻找陨石的日程中,每天骑着摩托车来到阿克布拉克山口,再步行三个小时,来到山里,每天只携带四个大饼作为一天的伙食。

探险之路困难,在山中随时都会经历暴雨的侵袭,很快山谷就会泛滥成河,让下山之路困难;有时候阳光高照,晒得人头晕目眩;还有的时候,浓雾升起,他们无法判断前行的方向。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天黑之前必须要下山,不然夜间就会有冻死的可能,或者被其他猛兽袭击。海拉提回忆称:“为了寻找陨石,我们碰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风险,其性命差点丢掉。”

即便经历了多种困难,不过海拉提两人依旧不放弃,每当想起张宝林专家那句话“国家有重奖”,他们就信心十足,此时他们已将其当做改变命运的方式,认为只要找到陨石,生活就会有所改变。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连日来的寻找中,海拉提、加尔恒两人终于有所发现,原来这个陨石就处在冰川漂砾区,这里有着遍地的花岗岩,想要寻找陨石,其难度无疑是在一堆玻璃碎渣中寻找材质不同的那个。

海拉提表示:“这块陨石的落地点十分隐秘,从南面看不到,从北面也看不到,这个陨石被压在花岗岩之上,唯有太阳光照射,才能反衬出奇异的红色光泽,此时才能被人发现。”

2011年6月17日下午,沿着山路一路找过来的海拉提和加尔恒,此时累得气喘吁吁,但他们发现远处有一个牧场,联系那个奇石就在牧场附近,不顾炎热,加快了脚步。

走到牧场后,海拉提两人环顾四周,果然顺着刺眼的光线发现了异常,他们两人兴奋地跑了上前,找到了传说中的大陨石。

此时海拉提两人才发现,自己并不是没找到,好多次都和这个陨石擦肩而过,只不过因它被压在花岗岩下,这才一直没有发现它的身影。

想到自己的命运可能会因为这个陨石而发生改变,两个大男人激动不已,兴奋地呐喊,声音响彻山谷。他们喜极而泣,还拥抱在一起,说:“这是上苍赐予我们的,今后我们的生活必然会有不一样的改变,到时候我们可以带着自己的妻儿离开这个地方,去城市里居住。”

海拉提两人正幻想着自己今后的美好生活,幻想着国家能够给予重赏,渴望着生活能有所改变。不过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打断了两人的幻想,他们随即躲在花岗岩下,摸着硕大的陨石,内心激动不已。

但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到了傍晚,考虑到天黑后危险重重,海拉提两人拿着斧头,从陨石上切下了一个样本,并拍照合影留作证据,做好标记,这一切完成后天快要黑了,海拉提、加尔恒急匆匆往山下走。

这一天,海拉提两人非常高兴,即便忙碌了一天,可他们两人没有半点疲惫感,回去的路上唱着山歌,渴望命运即将转变的那天。

下山后,他们立马联系此前联系的新疆陨友,并在一层层联系之下,找到了陨石专家张宝林。此后几日,海拉提两人每天聚在一起,勾勒着未来的美好生活,急切等待最新消息。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然而,心细的海拉提发现,那个新疆陨友用自己的名义汇报陨石的发现情况。海拉提两人很是心急,明明他们率先发现陨石,他们应该是“第一发现者”。

海拉提辗转找到了北京天文馆的联系方式,并提出了抗议,对方表示:“张教授说是你们先发现的,他可以作证,你们放心,没人能改变这个事实。”有了这个消息后,两人这才松了口气。

一个月后,张宝林等陨石专家,带着记者专程来到新疆,在政府官员的陪同下,跟着海拉提两人来到了陨石面前。

看着陨石闪耀着金光闪闪的光泽,现场的人无不感叹,纷纷表示:“这个陨石实在是太漂亮了。”

张宝林说:“这必然是陨石,只不过简单测量了下,重量应该在18吨左右,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第二大陨石,和银骆驼是一对。”

这块陨石被发现后,再次成了热点新闻,在一番讨论下,大家将其命名为“安拉之泪”。

“安拉之泪”归属权之争

此时的海拉提刚刚晋升人夫,又有了这一发现,可谓是双喜临门。而北京天文馆则为他们二人颁发了荣誉证书,但他们预想的奖金却一直没有下发,也没有人提及。

有人预测他们可领取百万元的奖金,海拉提两人没有想这么多,认为几十万应该可以。

不过“安拉之泪”被确认后,当地政府就利用一个月的时间修建了一条进山的道路,并用上大型设备将这块陨石运送到市政府大院保护起来。

海拉提、加尔恒提出了质疑,但市政府表示所有权应该归于政府所有,今后政府还会建立博物馆,以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并提出为两人各奖励五千元。

因这笔钱和想象中差距甚远,海拉提两人拒绝了这笔钱,他们企图通过法律来获得更多的奖励,却发现国家对陨石方面的法律一片空白,既没有奖励说明,也没有归属权说明,如此一来政府将其收为国有是不合适的。

从2011年10月到2013年,海拉提两人一直和政府理论,之后更是一气之下告上了法庭,认为“第一发现者”应该拥有陨石的所有权。

政府给出了驳回意见,该陨石上人为雕刻的痕迹明显,显然是早有人发现它的存在,他们二人并非第一发现者。

在僵持之时,朱曼从专家口中得知“安拉之泪”至少价值两个亿,也站了出来,他表示自己守护陨石二十五年,政府却在自己未知的情况下,强行将陨石运走,只给了儿子两万元补偿,这显然并不合理。

朱曼还拿出了村委会出具的证明,表明自己的委托人身份,并表示放牧的阿克布拉克草原早在1984年就分配给了朱曼和长子,他作为牧场的主人和陨石的发现者、守护者,应该享受处理“安拉之泪”的权利。

海拉提两人认为,很多人看到了那个陨石,但他们并没有证明它是陨石,而自己却是科研单位认定的“第一发现者”。

而关于海拉提两人和政府的官司,在法院一年的调解下结案,海拉提两人获得多少利益并没有对外透露,外界猜测肯定比5000元高出数倍。

2015年朱曼一家又对政府起诉,但这桩案子被驳回,政府方面认为陨石是自然资源,所有权应该归属国家。

直至今日,关于陨石的归属权问题一直没有法律依据,也没有被发现者、保护者的补偿机制,以至于不少人发现了陨石后,选择偷偷将其卖掉,这不得不说是一大损失。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