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在北大西洋纽芬兰附近海域,美国海军的一艘探险船正在作业,他们此次出海的任务是寻找冷战期间消失在大西洋的两艘核潜艇——USS“蝎子”号和“长尾鲨”号,但是对外宣称是寻找沉没的泰坦尼克号。
船长罗伯特·巴拉德正站在船头吹着海风,望着前方的海面。突然,船员走过来报告:“长官,发现沉船碎片轨迹。”
船长来到观测室,看到检测器屏幕上出现的明显黑点,命令道:“录像探测仪和灯光探测仪马上下潜。”
经过一番操作,探测仪来到了水下3000多米处,已经可以看到沉船的大致轮廓,其体积之庞大,并不像是核潜艇,摄像探测仪再靠近一些,船员们在屏幕上看到了诡异的景象。
沉船的船体上有一排排小小的窟窿,乍看上去就像许多双眼睛,巴拉德和船员立即意识到,这是一艘客船,而那些窟窿,就是客船里各房间的窗户。
虽然这艘沉船的船头扎进了海底的泥土里,但是能够看出这艘船的体积非常的大,比他们的探险船几乎大了一倍。
巴拉德心想,一艘客船竟然那么大,这一定不是一般的客船,他立即让人叫来船上的考古学家仔细观察。
考古学家让探测仪操作员切换了几个方位,看了一会儿显示器屏幕,嘴里开始喃喃道:“泰坦尼克号?”,接着兴奋地大声说道:“是!是泰坦尼克号!这是泰坦尼克号!”
船员们先是愣了一下,然后不由自主地开始欢呼,手舞足蹈,互相拥抱。巴拉德立即命人向上级报告,他们发现了73年前沉没的超级巨轮泰坦尼克号。
之前已经有两个船队被派往这片海域寻找泰坦尼克号,均无功而返。
与之前船队使用的声呐技术不同,巴拉德的做法是,运用设备仔细探测船只沉入海底时在海中留下的碎片轨迹,最终成功找到了泰坦尼克号。
接到巴拉德的报告后,上级马上指派了更多的科学家和考古学家前往沉船海域。
展开全文
可是经过仔细研究后,科学家们说道:这艘船不能打捞,绝对不能打捞!碰都不可以碰!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永不沉没”的巨轮,初航即撞沉没
发现泰坦尼克号之后,虽然科学家大都主张不打捞泰坦尼克号,但是世人们当然希望这艘沉船的更多秘密能够被发掘出来。
于是在专家们的努力下,通过至今37年的探索和研究,当年那艘号称“永不沉没的巨轮”的泰坦尼克号的相关历史,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19世纪末期,英国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造船业变得越来越发达,一些造船公司开始打造更大的邮轮,当时的白星轮船公司与哈兰德·沃尔夫公司签订了合同,要共同打造三艘世界级超级邮轮。
泰坦尼克号就是其中之一。
泰坦尼克号在建造的过程中,由于管理上的局限和技术上的瑕疵,发生了多次事故,根据当时的记载,此次工程总参与人数达15000人,有200多人受伤,9人意外身亡。
伴随着工人们的血汗,这艘举世闻名的邮轮终于在1912年2月3日建造完毕并正式下水,准备在3月20日开始处女航行,后来因为一些事情而耽搁,到了4月10日才开始处女航行。
这艘由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倾力打造的巨轮,船身总长269米,总宽度29米,重达4.6万吨,总排水量达500多吨,载容量3500人,是当时世界上客船体积之最,建造完成后被誉为“工业史上的奇迹”。
由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泰坦尼克号在下水的时候就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大家对其报以巨大的期望,将其称为“永不沉没的轮船”。
4月10日中午,泰坦尼克号载着两千多名乘客,从英国南安普顿的海洋码头出发,驶向了美国纽约。
泰坦尼克号上的船舱分为三个等级,一等舱、二等舱和三等舱,一等舱中是一些早已提前拿到船票的富豪或贵族,二等舱中除了一些中产阶层之外,也住着一些没有买到一等舱船票的有钱人,三等舱中的普通乘客虽然待遇一般,但是气氛也算其乐融融,大家都为能够遇上这么一艘巨轮的处女航行而感到高兴,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希望。
出发当日的晚上7点,泰坦尼克号抵达法国瑟堡港,许多人听说这艘巨轮会在当晚经过这个港口,纷纷到港口周围来观看。
几个人拿着船票登上了轮船,船上有20多人到达了目的地,这些人有些恋恋不舍地走下这艘豪华巨轮,感到意犹未尽,但他们不会想到,自己会因为提前下船而躲过一场巨大的劫难,且后来被称为“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泰坦尼克号离开法国后,继续航行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
4月14日夜里,船上的乘客有的在餐厅里用餐,有的在舱房里休息,有的在栏杆边吹风看海,突然,观察室中的瞭望员看着前方瞪大了眼睛,随之立即拿起电话:“有冰山!”值班的两个人接到电话后马上通知了其他船员。
船长拿起电话喊道:“右满舵!所有发动机关闭!”
所有工作人员一番折腾,希望轮船能够成功避过冰山,但是遗憾的是,由于船身过于庞大,轮船的前部侧面位置还是撞上了冰山,船身开始多处漏水,并缓慢下沉。船长立即向附近船只发出了求救信号,通知所有乘客,让人拿出救生艇。
虽然是在生死关头,每个人都很紧张,但是船上并没有陷入混乱。在船员的指挥下,乘客们有序移动到船边,当时救生艇非常有限,成年男子将逃生的机会全部留给妇女儿童,许多夫妻、父子、母子含泪告别,并从此生死两隔。
不过在男乘客中也有在面临道义考验时贪生怕死的,一个名叫细野正文的日本男子,在船员安排妇女儿童有序登船时,他男扮女装混上了救生艇,捡回了一条命。
但是一回到国内,他的身份和性别很快就被揭穿,受到国内报纸的公开指责,带着羞耻和惭愧度过了余生。
由于救生艇不够,许多乘客和船员无法搭乘救生艇,在轮船沉没后只能跳进冰冷的海水里,最后几乎全部身亡。
这次沉船事故一共造成了1514人死亡,成为了历史上和平时期最严重的船难事故。
这艘当时世界上的超级邮轮,处女航行便撞冰山沉没,世界感到震惊,一些国家为此降了半旗,很多国家元首表达了哀悼。
沉船事件发生后,打造泰坦尼克号的白星公司为了安抚遇难者家属,做出了大量赔偿,并很快派出了打捞队去搜寻尸体,但由于技术有限,最终只找到了300多具遗体,其余的1000多名遇难者的遗体只能和轮船的残骸一起沉入了海洋深处。
出了这么大的沉船事故,事故原因自然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家对此有着种种的猜测,有的说是轮船公司为了骗取高额的保险费,制造了这次事故,有的说是铆钉或者钢板不合格,导致船体轻易被冰山撞烂,但是这些说法都没能站住脚。
比较靠谱的一种说法,是望远镜没有得到使用。
对于大型轮船的长途航行来说,望远镜是用来观察航行情况的重要物品,而刚刚下水不久的泰坦尼克号,管理还有些混乱。
在起航之前,二副把船上唯一的一副双筒望远镜锁在了柜子里,且柜子唯一的钥匙在他身上,而他却没有上船。
船起锚之后,瞭望员才发现没有望远镜,只好用肉眼观察情况,所以没有及时发现冰山。
当他们发现冰山时,泰坦尼克号与冰山只有400米的距离,避开已经来不及了。
沉船残骸被发现
在轮船沉没后,各个机构以及有些遇难者的家人曾耗费巨资想要寻找沉船的位置,但是由于当时的打捞技术有限,一直都无功而返。
直到1985年,美国海军军官罗伯巴拉德的团队在大西洋海底发现了泰坦尼克号的残骸。
巴拉德
听说泰坦尼克号被发现后,世人纷纷投来关注的目光,等待着探险队将其打捞上来,让这艘超级油轮以及里面的文物财宝重见天日。
可是科学家们经过仔细研究,却说:碰都碰不得。
据探测结果显示,泰坦尼克号残骸的位置位于大西洋海底,深度达到了3784米,在这个深度,气压至少是海平面的400倍,而目前全球潜水员能承受的最大的水下作业深度也只有550米,想要对沉船进行任何的人为操作都难上加难,更别提打捞。
虽然人类在深潜器的帮助下可以下潜到很深的海底,但是想要在3784米深的深海里打捞沉船依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再者,由于坠落时巨大的重力加速度,它已经深深陷在了海床里,根本打捞不上来。而且泰坦尼克号在撞击冰山的时候,船体是断成了两截的,它的船首和船尾在海底的位置相距600多米,船体的其他碎片在黑暗而冰冷的海底更是踪迹难寻。
即使现在技术得到了突破,人类有能力在深海四千米处打捞沉船了,但是1985年泰坦尼克号残骸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是严重生锈的破船,根本承受不住打捞时所带来的外力强度。
泰坦尼克号经过长时间的海水浸泡,沉船受到严重的腐蚀,深海强大的洋流、岩石和细菌也在不断侵蚀着轮船的各个部位,船体和内部物体都已经变得非常脆弱,任何外力的接触都有可能会让这艘沉睡多年的邮轮被腐蚀得更快,已经不可能再进行打捞工作了。
尽管如此,大家关于泰坦尼克号打捞计划的讨论始终没有停止过,其中有各种奇思妙想的主意。
有个叫查尔斯的建筑师提议用电磁铁把泰坦尼克号吸出海面,后来经过研究,发现这种方法并不现实。
首先,要置备那么大的一块电磁铁,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根本不可能做到。
其次,潜艇的下潜深度有限,最大潜艇的下潜深度也一般只有600米左右,更别说3750米的深海。
再者,就算电磁铁制造成功,产生的电磁干扰也会影响潜艇的运作,使得潜艇无法顺利下潜。
后来有人提出了一个耗资500亿美元的方案。就是在沉船四周放着大量装满水的塑料浮筒,然后传输电流,不断将浮桶中的水电解为气体,让船体依靠气体的浮力升至水面,由于花费过大,这种方式很快也被专家否定。
还有人建议用装满氦气的尼龙气球拉动船体上浮,但泰坦尼克号重达4.6万吨,需要制备的氦气太多,人们恐怕要花费至少10年才能制备完成,这样做并不值得。
以现在的技术,最多只能依靠潜水机器人打捞出船中的一些物品。英国白星航运公司是唯一一家可以合法从泰坦尼克号残骸中收集文物的公司。
到20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之时,他们采用潜水机器人已经打捞出了相当一部分物品,估值高达2亿英镑。
就在去年,该公司声称已经开发了一种特殊的机器人,可以不需要切开船体,而是通过甲板屋的屋顶进入,取回曾用来发出泰坦尼克号最后遇险信号的马可尼无线系统。
但与此同时,英美政府也在2020年签订条约,禁止对泰坦尼克号的人工制品继续进行打捞,以此希望长眠于大西洋海底的遇难者得到安息。
从泰坦尼克号被发现至今,已经大约有5000件文物被取回,现在大都静静地躺在博物馆里,所以泰坦尼克号除了本身的残骸以外,基本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了。
既然泰坦尼克号本身打捞的难度如此大,也没有那么大的打捞必要,与其尝试破坏性地打捞,还不如让它作为历史遗产长眠在海底。
沉船的现在与未来
如今,泰坦尼克号残骸已经受到了来自联合国科学文化组织的保护,对于泰坦尼克号,任何未经允许的勘探和掠夺行为都将被视为违法。
现在人们能做的,就是运用各种探测器对这艘超级油轮进行更彻底的研究,为世人留下更多的影像和资料,在人类的文化宝库中尽可能多地留下有关这艘船的辉煌。
为此,一支科考探险队前往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北大西洋海域,运用技术手段记录了船体的腐蚀情况,并分析了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对附近海域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
这支探险队共进行了五次下潜,在3800多米深的海下检查这艘沉船的状况。在拍摄了船体的一些部分以后,队员们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生动地还原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的景象。
在鱼群往来的海洋深处,这艘巨轮的两半船身分别静静地躺在海底的水草里,底部已经深深镶嵌在泥土之中,在海盐和细菌的腐蚀下,船身已经流失大量铁质,在海洋动物的冲撞下,腐朽的船身已经千疮百孔,事故发生时发现冰山的瞭望台已经消失,影视剧中经典画面里的前端围栏摇摇欲坠,曾经有许多乘客聚集和来往的甲板多处破损,船侧栏杆几乎全部消失。
近两年,又有一支科考队下潜到了泰坦尼克号残骸处,组织此次科考的水下探索公司总裁表示,他们要在残骸消失或变得无法辨认前记录下这一切。
同时,科学家也在不断地对船体受损情况进行评估,试图用成像技术和3D摄影技术将泰坦尼克号的残骸在陆地上进行复原,希望能将这一文化遗产永远保存下来。
泰坦尼克号历史学会前主席塔姆达曾说:“应该让大自然拿回属于他的东西,泰坦尼克号变成海床上的一片棕色的污渍,只是个时间问题。”
有预测称,泰坦尼克号的残骸可能会在2030年所剩无几,最终彻底和深海融为一体。
这次巨大的沉船事件,给我们上了极其沉重的一课,在大自然的巨大力量面前,人类社会显得太过脆弱,我们不应该对自己的科技抱有绝对的信心,无论科技文明发展到何种程度,都要对大自然保持一份敬畏。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