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那一双双闪着光的眼睛_乡村_线上_学生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双双 眼睛 乡村 线上 学生

5年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资助的“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已培养1500名优秀乡村教师。为展示乡村教师风采,助力乡村振兴,本报特开设“在乡村教书育人”专栏。

弹指一挥间,匆匆已10年。2012年,我在省城一所小学实习,第一次走上讲台前准备了一通宵,第二天却没能克服当众授课的慌张。随着一声“上课”说出口,我的大脑变得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度过那漫长的40分钟,只记得连学生都看出了我的紧张,小声对我说:“老师,加油!”如今回想,我很感谢那一堂以失败告终的公开课,它让我知道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也让我发现自己那么爱孩子,爱那一双双闪着光的眼睛。

2013年师范毕业后,我满怀憧憬走进校园,成为一名乡村教师。那是一所离家很远的学校,母亲陪我坐公共汽车到县城,又转乘另一趟公共汽车,摇摇晃晃一路向南。到达学校时,几座砖红色的校舍立在那里,地面坑坑洼洼,还有不少杂草。胸口似乎被什么东西堵住了,我的青春就交给这里了吗?

内心虽有苦闷,但那个秋日天空格外湛蓝,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学校上空飘扬,我仰头看着无边的晴空,微风拂过脸颊,感到一种莫名的温暖和亲切。每一天,我与学生一起捡柴生火,一起去麦田画画,一起聆听梧桐的落叶声,也一起成长。在那里,我经历了至今最宝贵、最值得回忆的一段时光。

4年后因工作调整,我来到文桥小学任教。这也是一所乡村小学,校园很大,种有两棵高大的松柏,夏天里绿树成荫,学生经常聚在树下玩耍,我也像个大孩子,与他们坐在一起享受开心的时光。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平静的生活。我主动报名参加了社区和学校的“党员抗疫服务队”,自正月初六开始,每天参与抗疫值班巡查,开展宣传教育,有时还参加重点场所消杀工作。与此同时,教师开始线上教学。作为学校教务处负责人,我深入全校各班的微信群和钉钉群,指导教师线上教研和授课,组织学生进行线上“防疫知识知多少”比赛,检查统计教师线上教学和学生在线学习、完成作业的情况……因为每天早出晚归,以至于家里一岁多的女儿会叫“爸爸”却不会叫“妈妈”。

当疫情趋缓,学生返校,他们回到学校的第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准备教案,班上孩子突然出现,用眼罩蒙住我的双眼,拉着我的手说:“老师,跟我们走。”当我走进教室,摘下眼罩那一刻,全班学生一股脑向我奔来——就是这份爱的力量,让我找到了初心,明确了使命。

从第一次走上讲台至今已有10年,我仍旧是一名普通教师,每天穿梭在校园与家庭的路上,坚守在教育教学一线。对于如今的我来说,能把青春留在这里是很值得的一件事。教育从来不是高楼广厦、待遇丰厚,而是一心想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滋润心灵,用梦想成就梦想,坚守从教那颗初心。

谁说我们不是累并快乐着呢?看,学生在课堂上专注的神情;瞧,学生在运动场奔跑的身影;望,离别时学生依依不舍的模样,这不都是对我们付出的回报吗?头顶蓝天白云,在乡村与天真活泼的孩子一起生活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

(作者系江西省湖口县文桥中心小学教师,入选2020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

《中国教师报》2023年03月22日第9版

作者:徐 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