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佣人女儿开始,错爱了一生,25岁生日前一个月,30万人为她送葬_自杀_的是_联华

1935年3月8日,中国电影界一颗流星陨落。继艾霞自杀一年后,年仅25岁的阮玲玉成为了第二位自杀的著名演员,也是众多自杀演员中最出名的一位。消息一传出,随即就有五名爱慕者追随其香魂殉死。

四天之后的3月14日,阮玲玉的灵柩由十二位电影界大腕扶柩移往闸北的联义山庄墓地。途中盛况空前,灵车所经之处水泄不通,沿途夹道自发送行人数高达30万,十余公里不见尽头。上海租界当局被迫出动警车及大批警察护送,但仍然无法维持秩序。美国纽约时报的驻沪记者见状为之惊叹,将这登峰造极的一幕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哀礼”。

此番哀荣盛极一时,不禁引人好奇,惊动世界的葬礼背后,是一个怎样的故事?阮玲玉为何在事业最辉煌的时期选择自杀,到底是谁把她逼上绝路?是世所不容的嘈杂?是亲密爱人的攻击?抑或是有居心叵测的始作俑者?

一切,从头说起。

佣人的女儿

1910年4月26日,阮玲玉出生在上海朱家木桥祥安里的一个寒微家庭。母亲是典型的底层妇女,父亲是亚细亚油栈的一名工人。阮玲玉是阮家的第二个孩子,自从姐姐早夭后,她一直是家里的掌上明珠。然而,从小活泼阳光的性格却与日后那双充满忧郁的眼神格格不入。

展开全文

这一切的转折发生在她六岁那年,44岁的父亲早逝,她的生活失去了颜色,命运也随之改变。

母亲无一技之长,为了养家糊口,带着六岁的阮玲玉来到张家大院做帮佣。生活在深重拘严的贵族大院,阮玲玉渐渐变得沉默寡言。母亲的辛劳使她懂事早熟,小小年纪就跟在母亲身边当小丫头,学着打杂、洗衣、给老爷擦皮鞋、替太太抱小少爷。

阮玲玉八岁那年,开明的母亲考虑到了女儿的前途问题,托张家老爷的关系,替她争取到了半价学费入读上海著名的崇德女子学校。从那一天起,母亲叮嘱她在学校不能向任何人透露自己是佣人的女儿,平日没事也不要来张家找她。因此读书生涯里,阮玲玉大部分时间都寄宿于学校,关于身世一直不与人深谈。

主仆之恋

1925年,秋日的昆山公园,秋风拂过,残叶飘零,满地枯黄充斥着秋天的哀伤。

在这里,15岁的阮玲玉偶遇了18岁的张家少爷张达民。当时他们只是相互礼貌简单地问了个好,阮玲玉并不记在心上,但她亭亭玉立的倩影已在张达民脑海里挥之不去,之后便是张达民无数次费尽心机的偶遇。很快,他们相恋了。

张达民受过五四思想的洗礼,他并不歧视阮玲玉的身份,但这场主仆之恋遭到了张家太太的激烈反对。张达民的母亲认为阮玲玉有心勾引自己的儿子,以图入主张家媳妇好后半生衣食无忧。愤怒之下,捏造理由赶走了阮玲玉母女。本以为这样可以将两人拆散,却没想到这出“好戏”顺理成章地促成了二人同居。

张达民抓住阮玲玉母女俩无处落脚的难处,在外边租了房子,瞒着家里把她们接到了一起住。而此时的阮玲玉除了感恩戴德外,完全意识不到,自己与张达民的关系已经从恋爱转变为同居。过程之迅速,也让她糊里糊涂地走进了人生第一次婚姻。

同居的生活为阮玲玉吹起了一个泡影,张达民给了她与母亲从未有过的生活水平。这一年,阮玲玉放弃了人生追求,主动办理了退学手续。

然而,无论是张达民还是阮玲玉,两人结合成事实夫妻前,都没有把一切情况想到最坏,结果到后来双方大失所望。

同居不久,张达民纨绔根性暴露无遗,终日混迹赌场吃喝玩乐,过回了以往早已习惯的生活。但情况不同的是,由于多供养了两个人,固定的月份钱每月都过早见底,而家里又不肯多给钱,这导致他无法再像以前那样愉快地各种风花雪月。渐渐地,满腔怨气撒在了阮玲玉母女身上。

面对一个满身恶习不思进取的男人,阮玲玉顿感失望,却又只能无可奈何地继续依附着,指望张达民有朝一日能浪子回头。后来张家老爷去世,张达民要急着回去分财产,阮玲玉又以妻子身份一同回去奔丧。但尴尬的是,灵堂之上,她全程不受待见。

那一刻,阮玲玉仍抱着以后会被慢慢接纳的转机,但当张家太太对她抛来百般难色时,张达民的一声不吭,掐灭了她最后一丝幻想。

阮玲玉终于醒悟,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嫁入张家,也不可能指望得上一个没有经济大权,又游手好闲的男人。悻悻而回后,外出谋职成了她最迫切的想法。

踏上演艺之路

演员应该是疯子,我就是一个。

1926年3月,一则广告引起了阮玲玉的注意:

明星影片公司即将开拍新片《挂名夫妻》,公开招聘饰演女主角的演员,欢迎年轻漂亮有表演天赋且有志于电影事业的女士前来应试。

阮玲玉跃跃欲试,试镜过后,她顺利考入了明星公司,并且所出演的《挂名夫妻》大获成功,自此正式踏上了演员之路。

作为一名崭露头角的新人,阮玲玉初起步的演艺生涯备尝艰辛。自从《挂名夫妻》小有成就后,阮玲玉的事业一直走低迷。后来还与明星公司的老板闹不和,期间连续跳槽,所接的戏也是不喜欢的角色。

1928年夏季之后,阮玲玉遭到雪藏,一直赋闲家中,就连固定薪资都由人代送。更糟糕的是,此时的情感问题也将她折磨得焦头烂额。

张达民以最快的速度在赌场将所有遗产挥霍一空。这时他既不想找工作,但又想维持公子哥的生活,于是把魔爪伸向了阮玲玉。

阮玲玉收入有限,本以为帮了张达民一次,张达民就会痛改前非。可没想到替他还了旧债又有新债,赌博这个无底洞,怎么填都填不完。

为了钱这事,两人无休止地争吵。阮玲玉多次提出分手,一年之内与张达民分居三次,但每次都以张达民痛哭流涕的认错和做保证原谅了他。

其中最后一次提出分手时,张达民一改往日的死皮白赖。他早已摸准了阮玲玉软柿子的性格,放狠话说,若敢分手就把不好听的话传出去,让她的明星身份出丑。

阮玲玉极其在意名誉,被威胁后倍感人生迷惘,在事业感情双重打击下服用大量安眠药自杀,幸好发现及时抢救回来。

那一次是阮玲玉第一次自杀,捡回一命后,生活又给了她一点光,她的事业迎来了柳暗花明。

心碎前要大红大紫

1929年,阮玲玉借电影《故都春梦》中的一个“荡妇角色”一炮而红,随后所出演的《野草闲花》再度打响。两部电影公映后,打破了当时国产影片的卖座纪录,一举奠定了阮玲玉在无声电影时代的女皇地位。

然而,事业最振奋人心的时候,阮玲玉的感情生活依旧一团糟,且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彼时大红大紫的阮玲玉收入颇丰,但这正中张达民下怀,他将阮玲玉视作摇钱树,伸手拿钱的泼劲甚至到了胡搅蛮缠的地步:

“他会恐吓,他会闹,他要起赌博的本钱来,眼见我把衣饰当了凑钱给他,他也不叫一声可惜,……我真给缠不过了,于是我便亲自去找罗明佑先生(联华公司负责人)恳他代为设法给张达民找个职业,把他推荐在光华大戏院担任经理,月薪120元。可是他却偏偏仍常来公司跟我寻事、闹架。”

1933年,在阮玲玉离沪公干期间,张达民再次辞去了阮玲玉为他谋得的铁饭碗,转而偷了阮玲玉置于家中的一万元嫖赌吃光,随后又写信骗了阮玲玉最后仅有的三百元还赌债。

当阮玲玉回沪得知一切时,黯然伤神,为避口角,她没有半句责怪。但不想次日张达民再次输的两手空空,还欠了高利贷,苦巴巴地跟阮玲玉诉苦要钱,“生意又亏了嘛。”

索取无厌的借口让阮玲玉反感至极,悲忿之下忍不住揭了他的老底,

"你哪里是拿钱去做生意,分明是拿出去赌,你还在外面欠下赌债,我前些日子给你的三百元钱不是被你拿去还了赌债了吗?"

此话一出后,就有了让阮玲玉终生咬牙切齿的一幕。

被戳穿嘴脸的张达民恼羞成怒,知道是阮母告状了他的劣迹,抡起手就朝她脸上扇了两个耳光。

阮玲玉惊得脸色苍白失血,劳苦一生的母亲当面被打,激起了她忍无可忍的反抗。

1933年4月14日,阮玲玉托律师约见张达民谈判,正式宣告脱离关系,结束了八年同居生活。作为补偿条件,阮玲玉答应每月支付张达民一百元,为期两年。张达民得便宜后,短暂地淡出了阮玲玉的世界。

只不过,张达民的胃口怎会知足于每月一百元。直接让他乖乖离开的原因是阮玲玉背靠了一个张达民不敢惹的人——上海茶界大亨唐季珊。

我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阮玲玉暂避香港。在一个舞会上,她初识了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唐季珊。

唐季珊财力雄厚,不仅是著名的东南亚富商,还是阮玲玉所在联华公司的大股东。同时,他又是个情场老手,专门玩弄女性,且恶心之处是,他与女性交往从来都只是同居而不结婚,因为他不得放弃在乡下那一位给他带来巨大婚姻利益的原配妻子。

恰恰不幸的是,阮玲玉被他猎中了。多年来的经验让唐季珊一眼就摸透阮玲玉这样的女人适用什么手段。

唐季珊先是想方设法与阮玲玉见面,好让小报记者大做文章。之后又体察甚微地接触阮玲玉的生活,一方面不断关心阮玲玉的养女小玉,一方面又在阮母面前极尽阿谀奉承。每次阮玲玉心情不好的时候,都用那些百试不厌的招数哄得她心花怒放。

人在难过的时候,最难以拒绝关心,也最容易得到伤害。

那时的阮玲玉正值被张达民骚扰的当口,情绪失落到极点,突如其来的温暖让她毫不设防地接受了唐季珊。唐季珊得手后乘胜追击,立马在上海新闸路沁园村买下别墅送给阮玲玉,两人自此同居。这个过程,仅仅用了三个月。

在这个最甜蜜的时期,阮玲玉收到了一封陌生女子的来信,上面写着:你看到我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落笔处的名字为张织云,唐季珊的前女友。遗憾的是,阮玲玉无视了这个忠告。

死亡官司

假如我要当一个很有名,我要当一个神话,我便会在我最美、最锋芒的时候死去。

1935年,摆脱张达民近两年时间,阮玲玉着实喘了口气,她的演艺事业再度达到颠覆。继《神女》、《新女性》轰动电影界后,中国已无人能超越阮玲玉在默片时代的神话。

可是,在这个如日中天的时刻,曾经那个噩梦——张达民回来了。

离开阮玲玉的日子,张达民四处浪荡,全仗着阮玲玉每月贴的100元度日。眼看着协议期限将近,张达民穷凶极恶,再度向阮玲玉敲诈勒索,且开口就要五千。

阮玲玉不想多事,打算给一笔钱就当息事宁人。但这次不一样的是,她身边多了一个强势的男人,唐季珊坚决不答应,“你要给他钱是可以的,我是不给的,但是我觉得你这样给下去的话,是没完的,他是一个无赖。”

于是,一场死亡官司打响。

张达民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向法院递交诉状。一告阮玲玉侵占衣饰,伪造文书、窃取财物转移唐季珊;二告阮玲玉与唐季珊通奸妨害家庭。

收到传讯后,阮玲玉怕事情闹大,不想打官司。但是这时已经不是她能够做得了决定,因为张达民把唐季珊也告进去了。唐季珊为了个人名誉,随即应诉并反控张达民“虚构事实,妨害名誉”。

按照当时惯例,“案经自诉,事即公开”。加之案情涉及到的人物一个是重量级明星,一个是风流闻名的茶界大亨,案件一经审理后,丑闻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一些小报记者为提高报纸销量,把“人血馒头”的功夫发挥到极致,大肆捏造阮玲玉与两个男人的桃色新闻。各类报纸充斥着“未婚同居生活”、“私生女儿”、“移情别恋”等等淫秽揶揄的内容。报纸版头时常大写着“通奸案发”,“三角恋”,“荡妇”之类令人作呕的字眼,就连《申报》这种大报纸也不甘落后地以《阮玲玉小史一页》来凑热闹。

一时之间,阮玲玉的“龌蹉情史”人尽皆知。此番局面让唐季珊始料不及,他的自私让单纯的事件发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阮玲玉无辜地成为了两个男人斗争的牺牲品。

案件审理期间,阮玲玉全程没有出庭,托律师全权代办。她向好友黎民伟坦露心声,“我有充分证据,可以证明我无罪,不过报上登得太难听了,马路上卖报的小孩,嘴里乱喊着什么,更叫我听了难堪。”后来又再次强调,“九成九可以胜诉,惟惧上公堂为众目所视”。

足见阮玲玉对“人言可畏”的焦虑,即使案件胜诉,演艺生涯也尽毁无疑。

案件第二次开庭的前几天,《万象》画刊记者借面商工作的机会问阮玲玉怎么看待外面的流言蜚语。阮玲玉久不作答,最后无力地反问了一句,“先生,你看我是不是一个好人呢?”当好友费穆劝她看开点时,阮玲玉又再次同问,“费先生,你看我是一个好人吗?”

清者自清,问心无愧。这个心结除了阮玲玉自己,没人解得开。

于她看来,自己无拳无勇,已遍体鳞伤,如果只剩最后一口气,那么一定是要用来结束这难以承受之痛。

1935年3月7日晚,阮玲玉参加了联华公司部分员工在黎民伟家中的聚会。这天晚上,阮玲玉在现实中演绎了她人生中最后一场戏。晚会席间她神态自若,与人谈笑风生,频频向众人敬酒,完全看不出当下际遇的忧愁。

或许,这就是一个人最后的悲伤,没有任何让人起疑的细节,所有动作、表情,都是生命中最灿烂的一瞬间。

1935年3月8日,晚会结束后的凌晨,阮玲玉于家中服下了三瓶安眠药自杀。自杀的地点正是唐季珊送她的沁园村9号别墅。

曾经的礼物,成了如今的坟墓。

再剖死因——《新女性》招杀身之祸

悲观的人永远看不到希望,逼死一个悲观的人太简单了。

“人言可畏”是导致阮玲玉自杀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自杀前,阮玲玉受到过两轮小报记者的攻击,一轮是官司风波,而另一轮则是在官司风波较前一些的《新女性》风波。

《新女性》对阮玲玉来说是一部匪疑所思的影片,她在电影中所饰演的主人公韦明的原型正是一年前自杀的著名影星艾霞。若将两人的命运关联在一起,不觉让人毛骨悚然。

影片中的主人公韦明(艾霞)的人生经历与阮玲玉极其相似,同样是力求独立,骨子里对爱情至死不渝,却遭到了男人的玩弄。爱上有妇之夫,又无情地被抛弃,最终吞烟自杀。

在《新女性》的结尾处,阮玲玉扮演的韦明挣扎在死亡边缘时嘶声呼喊着"我要活,我要活啊!"

情绪的悲悸投入饱含着阮玲玉对生的渴望,然而最终她自己却没有活下来。可见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其次,由于《新女性》中的部分情节揭露了小报记者当年人身攻击影星艾霞的无耻行径,所以引来了记者公会发难。联华公司被迫道歉和删减画面,处理结果本来双方都满意,但是《新女性》公映后反响热烈,再次遭到小报记者眼红不满。于是在后来的官司风波中,就有了小报记者对电影主人公阮玲玉更加卖力的疯狂报复。

再剖死因——那些凶手

在阮玲玉死后,唐季珊曾刊登过两份阮玲玉留下的遗书,但内容充满了其本人的小丑表演。后来,两份真迹遗书被唐季珊的新欢梁赛珍良心发现登于《思明商学报》:

遗书一:

达民:我已被你迫死的,哪个人肯相信呢?你不想想我和你分离后,每月又津贴你一百元吗?你真无良心,现在我死了,你大概心满意足啊!人们一定以为我畏罪?其实我何罪可畏,我不过很悔悟不应该做你们两人的争夺品,但是太迟了!不必哭啊!我不会活了!也不用悔改,因为事情已到了这种地步。

遗书二:

季珊:没有你迷恋XX,没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约不会这样做吧!我死之后,将来一定会有人说你是玩弄女性的恶魔,更加要说我是没有灵魂的女性,但那时,我不在人世了,你自己去受吧!过去的织云,今日的我,明日是谁,我想你自己知道了就是。我死了,我并不敢恨你,希望你好好待妈妈和小囡囡。还有联华欠我的人工二千零五十元,请作抚养她们的费用,还请你细心看顾她们,因为她们惟有你可以靠了!没有我,你可以做你喜欢的事了,我很快乐。

从遗书中可见,张达民的死缠烂打,唐季珊的感情不忠,以及自杀的前夜与自杀的当夜遭到唐季珊痛殴,种种不堪间接地害死了阮玲玉。

值得另提的是,当阮玲玉对唐季珊感情失望时,她与《新女性》的导演蔡楚生发生过暧味。最无助的时候,阮玲玉希望蔡楚生将她带走。但是蔡楚生已有妻室,不愿担风险,所以拒绝了她。在感情处理上,阮玲玉是冲动的,蔡楚生是理性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对比。

综合以上,三个男人的所有做法,都是逼迫阮玲玉走上自杀之路的要因。不过,自杀并不代表死亡。

阮玲玉服用安眠药后,发现时才过了两个小时。而唐季珊却首先考虑到自身名誉问题,遂将阮玲玉送到较远的日本医院进行保密抢救。不料当晚没有值班医生,随后又辗转至一位私人诊所——他的朋友处。面对一位昏迷不醒的大明星,这位私人医生怯于担责不敢施救,最后又送到了大医院。那时候,所有的抢救都失去了意义。当天下午6时38分,阮玲玉停止了呼吸,年龄定格在了25岁生日前的一个月。

阮玲玉本来一直有机会获救,但是泯灭的人性害死了她,延误送医的唐季珊不失为直接凶手。

再剖死因——错爱的一生

纵观阮玲玉一生,从母亲带她进张家开始,她的死亡之路就环环相扣,处处吊诡。

母亲对她童年的过度保护,赋予了阮玲玉自卑懦弱的性格,以至于她在日后遇事则怕事,总想着委曲求全,得过且过。

同时,人在现实中的短视,容易让人误入歧途。当阮玲玉遇到张达民时,物质的短暂享受让她彻底沦陷,未稍加时间检验就轻易托付终身。但这一点,在之后阮玲玉已经济独立的情况下,也无法避免地重蹈覆辙了第一次的恋爱错误,依旧是以飞蛾扑火之势与唐季珊同居。

所以不难发觉,阮玲玉经济可以不附庸男人,但心灵却渴望依附男人。被张达民纠缠时就倚靠唐季珊,被唐季珊殴打时就寄望于蔡楚生。总是贪那么一点儿爱,贪那么一点儿依赖。最终结果就好比岸上的鱼,会死于对一滴水的渴望。

阮玲玉并不是执迷不悟的女人,只是可怜她每次清醒过后都一错再错,包括她最后选择自杀也是错误的。

或许不该鄙薄她的自杀,因为我们这些想活的人永远无法理解那些自杀者。但每每想到许许多多志节有亏、四肢不全、身废名裂、倾家荡产、丧尽天良、罪恶滔天,反自鸣得意苟安于世之人。我就不禁慨叹,还有什么比活着,更能诠释一个灵魂的意义。这应该就是我对阮玲玉发出的最后悲悯。

文|心做

图片参考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