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电话_奶奶_铲车_爷爷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奶奶 电话 奶奶 铲车 爷爷

奶奶的电话

文/ 王保金 柯贤会

“孙儿呀,奶奶把饺子包好了,快点回来吃!”张灯似乎看见电话那头奶奶的微笑。

“好的,奶奶,马上就回来了!”张灯迫不及待地朝回赶,好像奶奶饺子的香味从手机里飘了出来。

张灯一边冒着雨滂沱大雨开着铲车朝回走,一边想:同样是疼爱自己的奶奶打来的电话,为什么以前接电话总是紧张发毛,现在接电话总是心情舒畅。

思来想去,他明白了:这一切源于移民搬迁!

2018年前,张灯一家居住在汉滨区坝河镇鸭鸽山脑上的深沟里,两山夹持,林木茂盛,遮天蔽日,整条沟只有几户人家。听爷爷说,在他爷爷那一代,为了躲避战乱,他们从湖北麻城沿路迁徙乞讨,受尽苦难折磨,最后来到坝河镇这个深山老林里。刚来的时候,先辈们用树木茅草搭建房屋,遮风挡雨,后来条件逐渐改善,盖起了土木结构的瓦房,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归的生活。

瓦房虽然坚实牢固,但是冬冷夏热,尤其是冬天,四面透风,冷得像冰窖一样,一入冬季,奶奶就得跟那些缝隙作斗争。最大的缝隙在门上,张灯家的门是用几块木板钉成的,有几条缝隙,雨雪会“不请自来”,奶奶找来几块废旧的黑色胶皮,剪成长条形,钉在木板门上,雨雪便进不来了。墙上的缝隙怎么办呢?奶奶从山上挖来黏性大的泥土,和水调匀,糊在缝隙间,就不透风了,只是过一阵子,泥巴干了又会变成粉末落下来,得重新糊。窗子上的缝隙,奶奶也有办法对付,她找来旧纸片、旧报纸,熬一点浆糊把缝隙糊上,果然,风进不来了。还没落冬,奶奶便在堂屋角角里燃起了疙瘩柴,满屋子里都是烟雾,熏得一家子人直流泪,还不敢开窗户。

深山里的老屋房子里又黑暗又潮湿,住着特别压抑,爷爷还因此得了风湿性关节炎,久治不愈,张灯小时候就想:啥时候能住上高大亮堂不漏风的楼房就好了。可是这谈何容易,那时候,建一栋楼房少说也要十几万元钱,担一挑柴只能卖几十元钱的他们来说,这是空中楼阁、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山沟里村民的出行就更加困难了,上山的路曲折蜿蜒,陡峭凶险,只能徒步,到镇上买东西单趟要走3个多小时,来回一趟半天时间就没了。张灯小时候最害怕的就是冬天早上上学了,为了不迟到,不但要起早,摸黑攀爬陡峭山崖,穿过浅水,蹚过小河,还要急匆匆地爬上石阶,走过草丛,钻过森林,有几次差点从悬崖掉下,惊出一身冷汗,瘫坐在地上,久久缓不过神来,他多次诅咒这恼人的大山。

后来,村上通了电话,爷爷凑钱买了一部“老年手机”,信号时有时无,有时候为了打个电话,要上几个山头才能找到信号。虽然不太方便,但是有总归比没有手机的好,喜得奶奶捧着手机左看右看,嘟囔着:“这玩意儿咋这么神奇?千里外的声音都能听得见?”手机成为他们与外面联系的唯一“高速通道”。

张灯清楚记得2009年11月6号那天,奶奶突然把电话打到班主任魏老师那,让张灯接电话,张灯接过电话,奶奶急匆匆地说:“孙儿,你赶快回来,家里出大事了!”张灯火急火燎、脚手并用地赶回家,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妈妈直挺挺地躺在地面的干稻草上,嘴里流出来的水在地上积了一大摊,智障的爸爸蹲在妈妈身旁哭泣,奶奶说:“你妈妈中午到秧田边放牛,癫痫病发作,倒在秧田里,长时间呛水,发现时已经没有气息了。”张灯瞬间如五雷轰顶,泪如雨下,哭晕了过去。醒来后,他对着大山喊:“这可恶的大山啊!啥时候才能走出去?!”

展开全文

后来,在亲戚朋友和邻居的帮助下,张灯安葬了母亲,懂事的他看到家里特别困难,他和弟弟上学需要费用开支,爷爷风湿性关节炎不敢去大医院治疗,只能寻找土方子医治,效果一直不明显,长期的病痛折磨使爷爷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他和弟弟有了放弃学业的想法。

村委会和镇村干部考虑到张灯家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四处奔走、联络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和问题,把他们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低保救助,免费供养他和弟弟上学。每次拿到救济款,张灯和他的弟弟都颤抖着手,把钱久久地捂在胸口,他们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走出大山,报答社会。

张灯上完初中后,帮扶干部又帮他联系到了安康城区的一家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大型机械驾驶技术,申报了雨露计划,提供补助。镇村两级帮扶干部还多次认真细致地给他家讲解医疗扶贫政策,鼓励爷爷积极治疗,同时,帮助他们树立脱贫、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庆幸的是爷爷的病情还不是非常严重,前期是由于无经济条件去大医院治疗所以耽搁了,但现在医疗扶贫政策下他们不用再担心治疗费用的问题,从而使他们更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为战胜困难增强了信心和勇气。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爷爷终于甩掉了拐杖,可以下地干活了,奶奶的脸上也挂上了笑容。

技校毕业后,张灯选择了外出打工,他来到深圳的一家汽修厂上班。打工期间,张灯最操心的是仍然居住在深山老林里的爷爷奶奶和上高中的弟弟,他经常给家里打电话,嘘寒问暖。

有一次,当他给奶奶打电话时,奶奶说:“你爷爷前几天犁地,牛耍疯,把爷爷打倒,腔子骨折断了、手腕也骨折了!”张灯听后,就要立即请假,从外地赶回来,把爷爷接到医院治疗,奶奶说:“你不要操心,现在有医保,报销的高,我们已经住进医院了,我经管着把你爷爷病治好,孙子你安安心心给人家把活路干好就行了。”张灯听后,一股热泪奔涌而出,心里满是感激。

脱贫攻坚力度一天比一天大,张灯家的好事也是一茬接着一茬。2017年的一天,张灯又接到奶奶的电话,奶奶说:“孙儿,村上说我们家5口人,按政策只用交一万元钱,就可以在社区选一套三室两厅100平方米的楼房,这是我们世世代代做梦也没想到的好事情啊!咱们赶快把钱交了吧!”说完,奶奶开心地笑了,笑声把张灯手机的荧屏都震动了。

挂了奶奶的电话,张灯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曾几何时,每当看到别人家盖起了楼房住上了新房,而他们全家依然住在低矮潮湿的瓦房里,心里充满了羡慕和惆怅,怎奈一个“穷”字,让他们无能为力,颜面尽失。

如今,真能天上馅饼?好运能砸到自己头上?他半信半疑地给几位本村的贫困户和亲戚打电话了解情况,他们都说是真的。没过多久,村委会的领导也给他打来电话,详细说明了脱贫攻坚的政策,领导说:“移民搬迁和脱贫攻坚目标是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不但要让贫困户不愁吃不愁穿,而且要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你要相信党和政府说话是算数的”。听了领导一席话,张灯高兴坏了,全家人住楼房的美好梦想马上就要实现了,他立即给家里打了钱,让爷爷去交了,并在离镇政府最近的斑竹园社区选了房子。“这里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有学校和卫生院,楼下还建有毛绒玩具工厂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和我老家比,真是天上人间啊!”

2018年夏天,社区房子建好了,爷爷奶奶就迫不及待地给张灯打电话,让他赶快回来装修,过年好住新房子,张灯向厂里请假回来,仅用一个多月时间,房子就装修好了,当年冬月初八,张灯一家就高高兴兴地搬进了社区的新楼房,曾经的奢望这么快变成现实,一家人别提有多高兴了。

“千好万好还是党的政策好,河深海深不如党的恩情深”,搬家那天,张灯喜不自胜,亲手在大门贴上红彤彤的对联。爷爷说:“我做梦都没有想到这一辈子能住上新楼房,党的扶贫搬迁政策就是好啊!”

张灯的新家虽然装修简朴,但干净整齐,沙发、茶几、电视等居家用品齐全,客厅最醒目位置墙上贴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画像和一张新旧房屋对比照。“以前的日子太苦了,感谢党和国家,感谢总书记让我过上了如今的好日子!”

搬到社区的张灯,想着现在农村修公路、建园区、盖房子等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自己懂大型机械驾驶技术,如果买一辆铲车,肯定会很快发家致富的,而且住在社区,交通方便,停车不是问题,加上爷爷奶奶年龄大了需要照顾,自己常年在外漂泊也不是办法,2019年,他申请信用社贴息贷款,买了一辆铲车,在当地干活挣钱,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他弟弟也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张灯一家主动申请退出了贫困户。

张灯楼上居住着一个叫刘芳的女孩,从二郎村搬迁而来,在楼下的毛绒玩具厂上班,天天上下班从张灯门前经过,由于年龄相仿、经历相同,两个人一来二去熟悉了,谈起了恋爱,不久便结婚了,爷爷奶奶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经常对人说:“我们现在喜事一个接着一个,全家人团团圆圆地在一起,生活过得很美!我这个老骨头还想多活几十年哩。”

茶余饭后,爷爷奶奶经常到社区广场的百姓大舞台上跳舞锻炼,看文化下乡节目,认识了很多老人朋友,张灯再也不用担心家里老人了。

社区还给他们分了一块约30平方米‘爱心田园’,种上各种蔬菜,全家够吃,有时吃不完还送给邻居、朋友。“离开老家啥都好,就是惦记着村里那点地,政府分的土地就像及时雨,不仅解决了我们庄稼人对土地的依恋,更满足了我们对新鲜蔬菜的需求。”张灯爷爷说他从心里感激今天的好日子。

有时候,张灯一家散步走到‘爱心田园’边,小田园里农作物品类繁多,茄子、黄瓜、豆角、玉米等长势喜人。“张灯,我看你家地里的辣椒都快熟透了,你准备啥时采摘呀。”说话的是张灯的邻居李香香,她是来自繁荣村的搬迁户,也在楼下的社区工厂上班,下班休息时,到自己“爱心田园”干活,她一边和张灯打着招呼,一边继续在田里松土、除草、施肥,干得不亦乐乎。

像张灯、李香香一样,在斑竹园社区享受“爱心田园”政策红利的群众有2000多户,总共划分土地50余亩,确保有需求的搬迁户每户至少分配20平方米,张灯只是其中的一员。

2021年秋天,顽皮的秋雨不知疲倦地在秦巴汉水耍疯,一会儿推倒一座石坎,一会儿冲走一道小桥,一会儿拔掉几根树木,一会儿挖开一面山坡,闹腾的人们不得安宁。

凌晨5点多,张灯接到繁荣村干部程显宝打来的电话,说山体滑坡,挡住通往村里的道路,让他赶快开着铲车去疏通。挂了电话,张灯翻身起床,饭都没顾上吃一口,就急急忙忙开上铲车往繁荣村赶,他知道这是一个救急和挣钱两不误的好活路。

张灯一边开车一边想,这个铲车买得真是时候,自从买了铲车后,修路的、建房的、运泥土的、清理塌方的,活儿一茬接着一茬来,仅两年零八个月,不仅铲车的本钱挣回来了,还有了积蓄,他情不自禁地说:“只要勤劳,我们穷人富起来也快啊!”

转过山峁,来到寺姑河,张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平日温顺的河流变了一个模样,山洪咆哮着,像一匹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一辆满载顾客的村村通班车被困在河中央,一只车轮已经掉入公路下面,山洪夹着碎石打破了车窗,车上几名高个男子从车窗翻出来,下到河里,湍急的河水迅速漫到脖子处,这时再也没人敢跳了,车毁人亡的危险随时都会发生。

情况十分紧急,张灯没来得及多想,开着铲车冲了过去,先是推倒横在河边的一棵大树,然后一路开到班车左侧,从窗户里救出婴幼儿,然后是女乘客,最后是男乘客,持续一个多小时,分三次救下全部人员,然后找来绳索,把班车也拉过了河,停放在安全地带。

正当张灯准备离开时,河对面又来了十几个人,他仔细一看,原来这些人是区上和镇上的帮扶干部,他们要到村上帮助村民防汛抢险救灾,张灯二话没说就把铲车开了过去,把干部们接过来。接着又接送了几批过河群众,其间还把村上一位急性肠炎病人送到镇卫生院看病,直到天快黑的时候,张灯才赶到繁荣村,把塌方清理掉。

返回时,张灯在镇上的商店买了十几箱泡面、花生奶、饮料,送到社区,说:“你们这些镇村干部,连续几周防汛辛苦了,感谢你们之前对我家的帮扶和照顾,买这些吃的表达一点心意”。

张灯说完,搬下所有东西,发动铲车准备回家时,车上耀眼灯光把村委会门前场地边的牌匾照得通亮,其中一块“汉滨区移民搬迁脱贫攻坚情况简介”的牌子特别耀眼,张灯情不自禁地来到牌匾前仔细看了起来,上面写着:“汉滨区位于陕西南部、汉江上游,北依秦岭,南枕巴山,辖2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395个行政村、100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0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9.9万人,是典型的人口大区,也是国家级扶贫重点县区、全省唯一贫困人口超过10万的深度贫困县区,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4.11万户12.88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四分之一。“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汉滨区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紧盯‘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目标,坚持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率推进,全区共建设安置点204个,6.12万户21.77万人搬出“穷窝”,入住新居,过上新生活,231个贫困村55568户192078人,于2019年实现整区脱贫摘帽。如今,搬迁群众过上了好日子、住上了好房子、养成了好习惯、形成了好风气,汉滨区易地扶贫搬迁锦绣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正当张灯看得入神的时候,奶奶电话又响了起来:“孙儿,是不是雨大出啥事了,怎么还没有回来啊?下饺子的水都哗哗啦啦开了好几遍了,就等你回来下哩。”张灯连忙答道:“奶奶,现在还能出啥事啊,有啥事也都是好事,马上回来!”然后,开着铲车,哼着小曲向社区家的方向开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