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间丨通州区长孟景伟:高质量发展 建设更有温度厚度的副中心_中心_城市_北京

千年流淌的京杭大运河水光潋滟,述说着北京辉煌的建都史。2022年,城市副中心成为北京平原地区首个“国家森林城市”,运河两岸,“天然大氧吧”北京城市绿心公园、高端运河商务区、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以及即将正式开放的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三座新地标建筑都是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缩影。2023年,高质量发展仍是城市副中心的关键词。

1月18日,北京市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通州区委副书记、区长孟景伟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专访。他透露,2023年,城市副中心将谋划高质量这条主线,在生态、民生保障、文旅、运河商务区、重点工程项目等方面蓄力再发,推动副中心发展迈上新台阶。

1月17日,北京市人大代表、通州区委副书记、区长孟景伟谈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谈蝶变

教育医疗资源比肩中心城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全面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过去几年,高质量发展始终是副中心规划建设的主基调。采访时,孟景伟用“四个新”总结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城市战略定位实现了历史性的新跨越、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变革式新转变、城市功能品质实现了蝶变式新提升、区域协同发展实现多领域新突破。

201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在通州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从此,通州的战略定位就从北京的一个郊区县跨越上升到国家重大战略层面,与雄安新区一道成为北京新的“两翼”,城市战略定位实现了历史性的新跨越。

孟景伟称,近年来,城市副中心坚持疏解与承接双向发力,拆违量和腾退量均居全市第一,特别是随着腾笼换鸟,经济总量也在加速提升,GDP已经突破12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500亿元,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变革式新转变。

“城市副中心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比肩中心城区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而且我们连续五年通过了全国文明城区的复审,老城‘双修’高效推进,人居环境加快改善,城乡环境正逐步实现由‘盆景’到‘风景’的转变,城市功能品质实现了蝶变式新提升。”孟景伟谈到,这两年,城市副中心交通的互联互通好消息不断,燕潮大桥建成通车,厂通路、平谷线加快建设,潮白河大桥如期开工,京唐、京滨城际铁路顺利通车运营;跨区域的公共服务不断拓展,有超过3600项政务服务实现了跨区通办,便民惠企的范围持续扩展;产业协同更加紧密,已经连续4年举办了项目推介会,意向投资达到1080亿。“两翼”互动日益活跃,与雄安新区建立了工作对接机制,以期实现错位发展,这些都印证了城市副中心区域协同发展实现多领域新突破。

展开全文

谈千亿投资

加速推进一批重点项目高质量落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2023年城市副中心要保持千亿元以上投资强度,这千亿元资金将投向哪些重点项目?孟景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答案。

1月17日,北京市人大代表、通州区委副书记、区长孟景伟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他谈到,城市副中心将聚焦生态、交通、医疗、文旅等多个领域等高质量发展,蓄力再发,推动副中心发展迈上新台阶。以教育医疗为例,目前北京学校、人大附中等近20所市级优质教育资源入驻副中心,仅2022年就新增学位8730个。友谊医院、人民医院等五家市属医院开业运营。“副中心的优质医疗资源不仅能满足通州居民的看病就医需求,还辐射到北三县,有效降低了中心城区的医疗压力。”

交通方面,将加快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区快速连接的步伐,进一步织密优化城市副中心路网,不断地构建完善城市副中心内部的绿色交通体系。“目前从城市副中心通达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有6条,而且广渠路东延2021年建成通车,从东四环到城市副中心仅20分钟。2022年京通快速、京哈高速分时段、分路段取消收费,方便了市民出行,降低了大家的交通成本。”孟景伟称,目前,城市副中心的路网密度已经提升至每平方公里4.4公里。东六环入地工程正在加快推进,入地以后,原有的六环路高架桥将变身“高线公园”。亚洲最大的地下交通枢纽——城市副中心交通枢纽站正在加速建设,建成以后会成为北京站城一体、产城融合的新门户。

在文旅高质量发展层面,城市副中心为市民提供多层次、高品质的文化产品。2021年9月,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盛大开园,游客接待量超过1300万人次,成为首都文化旅游的新地标,2023年,城市副中心将落实报告要求,高水平建设运营环球主题公园。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里,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三座新地标,建筑面积超30万平方米,是提升城市副中心文化风貌、促进文化艺术传播的标志性文化设施群,被市民亲切地称为一座“文化粮仓”、一艘“运河之舟”、一间“森林书苑”。“目前,这三颗‘文化新明珠’外立面已经精彩亮相,2023年年底将具备面向公众开放条件。”孟景伟称,这三大地标投入使用后将成为集文化体验、共享交流、演艺演出、展览展示、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活力组团和北京市又一新地标,使城市的“高颜值”与“深内涵”更具副中心文化韵味。

孟景伟称,政府报告中提到的:确保行政办公区二期竣工,启动第二批市级行政机关搬迁,做精做优运河商务区,加快建设张家湾、台湖、宋庄等特色小镇,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升级为国家级平台,大力推进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平谷线、厂通路、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等重点项目。

谈新一年

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

2023年,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副中心会有哪些新变化?

孟景伟表示,城市副中心将继续紧扣“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聚焦百姓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持续强化民生保障,建设更有温度和厚度的副中心。

在教育方面,将继续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和受益面。“继北京教科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杨庄校区等一批新建学校投入使用后,今年台湖镇公租房小学、东方厂安置房幼儿园等一批学校、幼儿园也会陆续投入使用,开工建设文旅区中小学,启动运河小学教育集团等第三批集团化试点,城乡教育更加均衡化、普惠化。”

在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品质方面,在新冠调整为“乙类乙管”的背景下,城市副中心将在“保健康、防重症”的原有保障基础上,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再启动一至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持续完善“三甲医院+社区医院”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模式,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此外,还将全力保障市疾控中心迁建和友谊医院二期、安贞医院、首儿所、市卫生职业学院等项目加快推进,实现优质资源快速投入使用。

孟景伟称,在民生保障方面,2023年,副中心将继续全力向弱有众扶、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的更高保障水平迈进。从满足全区支柱产业用工和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便就业两方面发力,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不少于1.5万人。将建立健全“租购补”并举住房制度,建设保障性住房2万套,进一步推进区域职住平衡。

在文化体育事业方面,2023年要力争大运河国家5A级景区创建成功,持续打通道路、桥下空间断点,串联大光楼、漕运码头等五大片区,打造25公里特色滨河游览环线,方便公众以多种方式遇见运河、探访通州。“我们将举办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大运河阅读行动计划、赛艇大师赛等品牌赛事活动,让居民文化生活体验更加丰富多彩,副中心百姓的获得感持续增强。”

孟景伟表示,城市副中心还将紧紧抓好扩大投资、促进消费、服务企业三件大事,打好经济发展的组合拳,跑出经济发展的加速度,确保一季度开门红,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3年,城市副中心将绘就出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张璐 王方杰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陈荻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