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明珠醇酒业:二月二,龙抬头,好年景,春开头
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
二月二日龙抬头,万物复苏雨似油。
年年角宿光明亮,岁岁如意大丰收。
二月二龙抬头
2023年2月21日,
农历二月初二,
是龙抬头的日子,
名曰“龙头节”。
《二月二日》
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译文
二月二日新雨初霁,小草和田畦里的菜都发出了嫩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河渠纵横交汇的十字渡口,一群身着轻衫牵着细马的少年行走在绿杨荫里。
节日由来
展开全文
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因为龙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俗话说: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此时,
阳气回升,大地解冻,
春耕将始,正是万物复苏之际。
由于“龙抬头”,
意味着万物复苏、扬眉吐气,
自古以来,
人们把二月二这天,
作为辞旧迎新,祈福纳祥的吉日!
节日习俗
1、采龙气
早上卯时(5点到7点之间),此乃卯月卯日卯时,出门面向东方深吸六口气,冥想一团青气从头顶百会穴下行至丹田,充满脏腑,整团青气包裹全身,然后步行向正东方走百步。
这时路上遇到行人要微笑致意,可吸财气旺气。此为第一吉。
2、剃龙头
故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这天,家家理发店都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岀人头地;大人理发,则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兆头、好运气。
3、吃龙食
农历二月初二还有“龙抬头,吃猪头”的习惯。人们纷纷购买猪头肉,希望新年有个好兆头。
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4、放龙灯
黄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河地区还有“放龙灯”的习俗。不少人家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晩时分,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为龙照路。借此娱乐同时又传递一种美好的祝愿。
5、围粮仓
农历二月初二清晨,北方很多地区的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妇从自家锅灶底掏一筐烧柴禾余下的草木灰,拿一把小铁铲子铲些草木灰,人走手摇,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圆来。
围仓的圆圈,大套小,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围单不围双。围好仓后,把家中的粮食虔诚地放在仓的中间,还有意撒在仓的外围,象征当年的大丰收。
6、祭社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
由于“地载万物”、“聚财于地”,我国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称“社”、“社神”、“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称“土地伯公”。“二月二”社日主要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借敬神、娱神而娱人。
土地神,又称福德正神、社神等,是中国民间信仰之一。农历"二月二"是土地公的诞生日。
土地神属于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
7、开笔礼
二月初三为文昌诞辰日,文昌是主宰功名之神,该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举登第,在这天敬奉文昌神,让文昌神保佑孩子学业有成,科举高中。
开笔就是开始写文章,仪式主要有拜孔子像、讲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赠文房四宝等内容。现在很多地方也恢复了这项活动。
文昌帝君掌理考试命运、主宰士子的功名利禄,比孔子还受读书人的欢迎。
8、敲龙头
东北部分地区在二月二早晨,以长竿击打房梁,谓之“敲龙头”。把龙唤醒,佑一方平安。
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
9、引钱龙
龙司水,水润而生财。有些地区盛行在二月二这一天“引钱龙”,当然,引的方式也略有不同。例如有的在水壶里放置几枚古钱或硬币,到家附近的水井、流动的河或湖泊打一壶水,一路细洒着回到家,将壶里的水和硬币倒入屯水的缸里,意为龙循水迹引而至家;有的则用铜钱拉红线回家置于瓮中;有的则以煤灰为引钱。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