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不务正业”的李响,不想待在古典舞舒适圈里_舞蹈_披荆斩棘_古典舞

大热综艺《披荆斩棘的哥哥》播出到现在,青年舞蹈家李响应该是讨论度很高的哥哥之一了。记得节目开篇时,李响半开玩笑也半认真地说,来到这里,“大家会不会说我不务正业?”

这句话让艺绽君印象很深刻。李响今年29岁,跳舞25年,在舞蹈事业上投入了绝大部分人生。他拥有足够辉煌的履历:4岁走进舞蹈教室,9岁进入山东潍坊艺校,11岁到广东舞蹈学校,16岁考进解放军艺术学院。

许多观众熟悉李响,是通过综艺节目《舞蹈风暴》。一次次惊艳表现,让早已足够优秀、但相对“冷门”的李响被更多人看见,观众们热爱他起舞时那份独有的轻盈矫健。

还记得他登场时带来的古典舞《行者》吗?真可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行者》

这段表演圈粉无数,那是他最擅长的表演方式。“身边有很多声音告诉我,应该继续跳古典舞。”李响却很倔强。到底想做什么,他一直很清楚,也很坚持。看过《披荆斩棘的哥哥》的观众,应该都能感觉到。

展开全文

参加《舞蹈风暴》时,除了《行者》,李响只把拿手的古典舞留给了决赛,除此之外,一路走来,他的作品风格各异,都不在自己的舒适圈里。

“感到舒服和安逸的时候,一定是不会进步的。”植根在剧场中的表演者总是怀有一种天然的危机感,他们渴望留下作品,艺术生涯相对短暂的舞者们更是如此,“怎样让观众在有限的作品里看到无限的可能?只有靠不断的突破。重复就是一种消耗。”

《我和我》

于是,当《披荆斩棘的哥哥》节目组发来邀约时,他没有犹豫。“我很兴奋。这么一档大型的、‘全品类’的节目能够想到邀请舞者,在我的印象里是从来没有过的。”作为万千舞者中的一员,李响义无反顾,“这个节目的覆盖范围比《舞蹈风暴》还要广,也许会有更多的观众通过节目去关注舞蹈行业。”

这是一个值得被给予关注的艺术领域。那些令人惊叹的舞姿和技巧凝结着数不清的汗水伤痛,李响的膝盖上有一块隆起的硬疙瘩,是跳跃和碰撞留下的痕迹,这样的伤,他身上太多了。

李响也想尝试“舞者”之外的多面性。在他学舞的童年时代,“艺术家”的形象鲜明得有些单调:他们怀着苦行僧般的坚定意志,用毕生时间在某个门类中钻研打磨,年老时回顾前路,当得起一句“德艺双馨”。

“这是我从小被灌输的一种观念,但时代不同了,世界越来越多元化。”李响说,“我们可以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但不代表要被它限制和束缚。”观众也许会一直用“舞蹈家”的滤镜来看待李响,“这些都没有问题,也无关对错,但没有人能左右别人的人生。”

比起取悦外界的种种观点,李响更愿意“善待”自己。“披荆斩棘”是他的价值观,具体到这档综艺,就是“要做那些不属于我该做的事”。他有个小小的期待:回看节目时,屏幕上的那个人会让他感到惊讶,“不像是我自己”。

不管走得多远,“我不可能脱离舞蹈,舞蹈是我的根。”现在,根茎已经足够强壮,李响在做的许多工作,都是希望它能开出更多枝叶。“但根也是需要维护的,在舞蹈行业,我仍然需要做出成绩和作品,要有行动。”李响始终有自己的想法。未来,他仍然会回归剧场,态度也会更加谨慎,“一定要给根选择好的营养液,而不是随便去做些什么。”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