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宜人之城 用“脚”投票
原标题:不论学历、不限年龄,对人才敞开怀抱——(引题)
宜昌:宜人之城 用“脚”投票(主题)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金凌云 通讯员 杨陈
阅读提要
3月29日,宜昌第二届“330”三峡国际人才日活动拉开帷幕,3天9场活动,让区域人才招引再升级。
2021年,宜昌首次发布“1+4”人才政策,派发5.86亿元“人才大礼包”,真金白银兑现各类政策资金1.01亿元;拿出300个创新人才专项事业编制,打造创新场景发布平台;在全国首创大学生就业住房储备金制度,“宜才码”9大类15项人才服务不断迭代升级,注册已超过10万人。
人才迁徙,用“脚”投票。2022年,宜昌新引进各类人才7.26万人,其中市外户籍人才超过5万人,占比近70%。本地人才“留宜率”也加速回升,较去年同期增加5个百分点,达到31.8%。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宜昌成为人口净流入城市。
取消人才学历及年龄限制
“工资性收入35万元,生活补贴30万元,全年收入超过60万元。”毕业才一年,安琪集团博士朱婷婷的收入让朋友羡慕不已。
朱婷婷是四川眉山人,南京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去年1月,她毕业后来到宜昌,加入安琪集团,担任环保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根据该集团人才政策,博士起点年薪30万至55万元。宜昌市“1+4”人才新政规定,对博士给予一次性30万元生活补贴。
借助政策东风,安琪去年一年引才546人,同比提升60%,非宜昌籍人才占比提升至50%。他们多为95后,其中博士3人、硕士112人。目前,该公司520多名员工成功申领“宜才码”,其中51人获得购房补贴券,139人享受租房补贴,243人申请到生活补贴。
宜昌市委人才办主要负责人介绍,为让政策享受对象覆盖全社会、全年龄段人才,宜昌将全面取消人才在学历、年龄等方面的限制,提升宜昌吸引力。
在Ⅰ期9大类15项服务事项全部落地基础上,宜昌推出“宜才码”Ⅱ期服务事项,新增来宜就业储备金、新生旅游卡公交卡、办税绿色通道、城区便捷停车、商圈消费折扣等重点服务事项。“宜才码”实行开放注册,部分宜昌籍在外人才及来宜开展技术交流、项目合作等宜昌市外人才,可提供注册及认定服务,东站、机场提供全天候贵宾通道服务,在宜期间可享受免费入住三峡人才城人才公寓、便捷就医、休假疗养等服务。
核心平台可享“自主引才权”
来自河南南阳的刘杰,2022年来到宜昌,入职中船重工安谱(湖北)仪器有限公司从事仪器研发。
“在宜昌能感受到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刘杰说。2021年,中船重工安谱(湖北)仪器有限公司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宜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共有52家。
展开全文
近年来,宜昌绿色化工、装备制造两大千亿产业强势崛起,吸引众多全国性研发平台在宜昌密集布局,为人才提供就业平台。
去年的首届“330”人才日上,中科大博士郑磊得知宜昌迫切需要锂电新能源领域人才,6月份一毕业,便入职三峡实验室,成为实验室新能源材料研发中心副主任。
作为全省重点实验室之一,三峡实验室围绕磷石膏综合利用、微电子关键化学品、新能源关键材料等六大方向与全国科研院所展开合作,实验室聘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焰新院士、复旦大学陈芬儿院士、四川大学王玉忠院士和华南理工大学瞿金平院士等12位专家为首席科学家,从中科院过程所、中科院深研院、武汉工程大学和三峡大学双聘高层次人才48人,其中博士36人,教授研究员8人。
为招募引进急需紧缺的核心人才,湖北三峡实验室被赋予自主引才权,人才先引进,再“一事一议”申报政策待遇。创新机制和培养模式,三峡实验室已成为宜昌高端研发人才聚集地。
“关键服务”盯紧拔尖创新人才
强产兴城,城市能级跨越,与人才和人口密不可分。
值得注意的是,升级后的宜昌“1+4”人才政策,一手抓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一手抓有效劳动力人口,通过抓牢两个“关键群体”,打造“塔尖高耸、塔身壮实、塔基稳固”的人才矩阵。
其核心政策《关于支持拔尖创新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立足拔尖创新人才创新创业实际诉求,提出“强化市场导向”“深化政府牵引”“优化环境营造”等更具针对性的支持政策,为拔尖创新人才精准提供研发标的、精准寻访招引拔尖创新人才团队;鼓励国有企业先行先试,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创业平台以及新产品试用场景和首单支持等“关键服务”;构筑创新创业生态,为拔尖创新人才“轻装上阵”减轻负担。
更有《关于聚集新生代劳动力人口来宜留宜就业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提高政策覆盖面,各类奖补和资金投入进一步向中专、技校毕业生等敞开。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到2025年,宜昌城区预计将新引进大学生等各类人才20万以上,新增人才总量40万,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00万人,带动城区新增人口40万以上,城区常住人口达到200万以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